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患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女性中最为常见,若不及时接受治疗,会给内脏器官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但该疾病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康复。临床还未找到主要的致病因素,但初步判断与患者的免疫系统、内分泌情况、遗传等因素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上升。循证护理即是根据临床治疗经验以及科学理论,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病情康复[1]。本文则选取了56例确诊患者进行实验,探究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实验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中所容纳的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选取于我院,要求截取时间范围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间,对其行之随机规范化方式分组。28例纳入至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自进行了16例和12例的选取,年龄区间含括了18~56岁,均值分析数据为(37.03±1.02)岁;28例纳入至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各自进行了15例和13例的选取,年龄区间含括了17~58岁,均值分析数据为(37.54±1.32)岁。上述纳入对象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施以循证护理,含括内容有:①组建护理小组:选择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加入实验,挑选1名护士长和主管护士作为主要负责人,另外再挑选2名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员负责相关文献收集的工作。在正式投入工作前对其进行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专业度,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②提出与收集循证问题:发现循证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小组成员进行记录,并以开展小组会议的方式对循证问题进行讨论分析。③将各个循证问题分配至各小组成员,让其收集相关佐证文献以及依据。④优化完善护理方案:所有成员共同参与所收集文献的验证,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参考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对两组的生活质量作出比较,量表比较内容含括了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认知能力的评定,每项指标满分100,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2)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值对比:统计比较患者出现心肌炎、呼吸困难、肺出血、肺栓塞症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依托SPSS22.0实施统计,计数在开展表述时,经(%)完成,通过χ²检验获取结果,计量在开展表述时,通过()进行,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
关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的实验数据显示为观察组得分较之于对照组示为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生活质量评估数值对比(x̄±s,分)
2.2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值对比
据临床观察数据结果看,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肌炎、呼吸困难、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之于对照组以更低值呈现(P<0.05),如表2所示。
表2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值对比[n(%)]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治愈难、易复发等特点的疾病,若长期通过药物控制病情,身体会遭受严重损害。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符合现代医学理念,将患者置于护理工作的中心,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2]。通过组建循证护理小组,针对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寻找有力的依据进行分析,有效解决问题。结合患者的真实情况,对护理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效提高了护理效果[3]。本文试验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之于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居更低水平(P<0.05)。
综上,将循证护理干预实施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救治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玉峰, 王雪. 循证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4(6):33-35.
[2] 蒋红, 张梦云, 杜华英,等.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0, 31(3):85-87.
[3] 梅培培, 周兰兰. 循证护理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