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制种的过程中,花期相遇是水稻制种过程中的基本技术之一,所谓的花期相遇是指母本不育系与父本恢复系能在同一时间内抽穗开花,母本在开花期有足够的父本花粉供应授粉。从水稻制种的角度来讲,花期相遇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制种的质量产量。根据大竹县水稻制种的一些经验,可以将水稻的花期相遇程度分为4种类型,也就是花期理想相遇、花期相遇、花期基本相遇和花期不遇,在这4种类型之下水稻制种的质量和产量呈现出逐一下降的趋势。花期不遇水稻制种可能绝产。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站在实践角度,针对大竹县水稻制种花期相遇及气象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父本的播种期
水稻制种主要是指杂交水稻制种,尽管其类型不同,但是父本恢复系与母本不育系的生育期和生育特征是基本不一致的,这种差异可能会极大的影响制种的效率和产量。从实践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也就是父本生育期比母本长60天以上,这就决定了,在播种的过程中必须先播种父本,然后再播种母本。还有一种情况下父本的生育期比母本短,主要是看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比如香两优68等,这种情况下需要先播种母本,然后再根据差异播种父本。父本播种期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安全抽穗扬花期的始穗期和父本本身的播始历期,通过对大竹县最近十几年的杂交水稻制种材料的研究分析发现,本县的杂交水稻安全抽穗扬花期对应的气象条件如下:第一,花期内,连续三天为晴朗或者多云天气;第二,气温在21℃ —35℃之间,日平均温度为24℃-29℃。第三,田间的相对湿度为80%以上。根据上述条件确定的抽穗扬花的时间,但是在具体的选择上还需要考虑不同的水稻品种。就大竹县而言,主要包括二九南1号A、金南特43AV20A、珍灿97A二九矮1号、宜香优2115等,其中播始历期最短的为二九南1号A(51-60),最长的是明恢63(85-110)。
二、播差期与母本播种期的确定
(一)播差期
1.时差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水稻种植的时间分期播种或制种的生育方式,通过参考历年的相关气象条件来推算出其花期,即理想花期的相遇时间,以及父母本播始历期相差的天数,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播种时间的差异。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发现,亲本在播种条件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其花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同一个地区,在同一个季节内,用相同组合的父母本进行制种,如果不属于上述条件,则不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尤其是在春季制种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其他方法来确定播差期。
2.叶差法
这种方法是以双心主茎总叶片数及其不同生育时间出叶速度为基础来推算父母本的播差期。不育系的母本与恢复性父本,在正常气候条件和培育条件之下,其主茎叶片数保持相对稳定性,生长的速度也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如 V20A、 珍汕 97A、 金 23A、 协青早 A、 优IA等品种主茎叶片数 11~13 叶,其它大竹县制种水稻品种也有类似的规律。在实践中只要掌握了某个品种的不同叶子的出叶时间,就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其抽穗时间,一般情况下秧田期, 3~4 天长出 1 片叶,大田营养生长阶段4-6天长出一片叶子。除了准确的把握不同品种叶子的生长速度之外,还需要考虑温度因素对叶子生长的影响,以便于能够进一步增强花期相遇预测的准确定性。
3.温差法
这种方法是将双亲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的差值作为父母本播差期安排的方法 ,温度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之所以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品种的亲本在不同年份、季节上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计算双亲的的有效积温值,计算方法是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下限温度和生物学上限温度,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上述公式中,A表示的有效积温,T表示平均气温,L为生物学有限温度,H表示上限温度等。
父母本的积温差值相等的计算过程,父本播种后的第二天起进行温度累加逐渐得出这一结果,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T表示父母本的积温差值相等的值,A表示父本有效积温,B表示母本有效积温,C表示有效积温。
(二)母本播种期的确定
在确定母本的播种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父本播种期和播差期等确定,同时还需要考虑叶时差值的吻合程度、父本秧苗素质和长势长相情况等,另外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母本的播种时间。在确定的过程中,如果叶差和时差吻合,则根据计算的结果按时播种即可,如果叶差到了、时差没有到,以叶差为准,如果叶差推迟,播种的时间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推迟。另外,父本秧苗的长势长相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如果长势良好,长势比较快,可以适当的提前1~2天进行播种,如果长势较差,则需要适当的推迟1~2天播种。另外,如果计划播种时间存在阴雨天气,可以在计划播种之前提前1~2天播种。
三、花期预测和调节
(一)花期预测
杂交水稻的制种是通过确定适宜的播差期和规范化的播种活动来进行花期预测,以此来确保花期相遇的适宜性。但是,在实际的制种栽培过程中,即便是进行了精确的预算,也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花期相遇不理想,比如说温度因素以及土壤性质等等。尽管如此仍然需要进行花期预测,采用不同的花期预测方法来确保预测的准确性,比如说幼剥检法、叶片预测法等等,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确保花期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只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很难保证花期预测的准确性。
(二)花期调节
花期调节是人工干预花期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确保这种过程中花期相遇适宜性的关键方法和手段,这种方法主要针对花期不育,或者是相遇程度是比较差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栽培管理方法和措施,是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来促进或者是延缓父母本的生育过程,进一步提高花期相遇的效果。花期调节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比如说通过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控制阴雨天气的方式来加快花期,也可以通过浇水、控制和降低温度来延缓生长发育。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生产需要以及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干预影响和效果等因素来确定,最好制定一个详细科学的干预方案,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花期干预效果。
总之,大竹县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与气象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在水稻制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水稻制种品种以及其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大竹县的气象规律及其发展状况等综合因素加以分析和确定,合理的控制花期相遇的时间。在准确进行花期相遇,时间预测的前提之下,还要采取一些人工干预方法和措施,确保花期相遇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水稻的人工制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曾雪华,刘行军,曾欣,吴刘忠爱,尹劲松.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与气象条件的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 2015(16)
[2]熊朝,吴辉,刘钊,张海清,肖层林,刘爱民.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J]. 作物研究.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