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返乡创业现状分析
此次接受调查的菏泽市返乡创业人员的平均为38岁,其中30岁至45岁之间的占了65.2%,男性占90.9%,女性占9.1%。
1.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愿比较强烈
在接受调查的150名菏泽市返乡农民工中,有78%的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意愿。其原因在于:一是大量的农民工到发达地区就业,学会了一些专业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最重要的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信息、客户等宝贵的创业资源。二是他们对当地的资源、市场、行情、商机等比较熟悉,外出农民工在外打拼,其思想观念也接受了城市现代化的冲击,因此,相对的思想观念开放,脑子较灵活,有较强的创业愿望:三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外出打工收入不高,而自主创业收入比较乐观,因此创业意愿比较强。
2.返乡农民工创业领域多元化
菏泽市农民工返乡后在诸多领域进行创业,比如: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小型工矿企业、经商、乡村旅游业等。农民工返乡创业从一、二、三产业上来看: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到27.8%,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占31.7%,第三产业服务业占31.1%,其他9.4%。虽然返乡创业者大多从事二三产业,但调查显示发现97.5%的创业者并没有放弃农业,创业者在创业的同时,其所在家庭还继续承包耕地,他们和农业之间仍然存在天然联系。
3.返乡创业者多采取合伙创业,自主创业的比例较少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菏泽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多采取合伙或者家庭集体创业的形式,自主创业的比例很少,其原因如下:一是个人自有资金积累不足,集体创业可以聚集资金;二是集体创业可以共享资源,分担风险;三是个人文化水平有限,集体创业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
4.农民工对政府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
64%的菏泽市农民工对政府的扶持创业政策并不全面,零零散散的了解部分政策,这说明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农民工并没有完全知晓,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也是因为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有限的。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1)创新资源短缺
创业不同于一般就业,它有投资和经营的特点。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低,薄的基础,缺乏足够的商业资本积累,农民缺乏资金业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调查中,认为资金筹集困难的占70%以上,远远高于交通不便、人才不足、缺乏配套产业等其他因素。在总资金来源业务,自有资金占52%,占18%,借用私营银行贷款占28%,政府资金占2%。政府和银行的支持资金达不到三分之一。虽然农民创业或多或少储蓄,但创业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仍然没有多少存款。如果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并不把钱给更大的努力,如果问题不解决,大多数农民只是一腔热情,很难实现业务计划和展示他们的才能。此外,农民创业过程中受限于技术,难以进入到一些高技术、高收益的产业。
(2)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由于大部分返乡的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眼界得到的拓展,其相应的人力资本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受大城市生活以及大城市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其从总体上说具备了返乡创业的基本条件。然而由于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比较低,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而阻碍了农民工在创业中的进程。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缺乏良好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很多管理都是根据领导的经验来进行,致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从而严重的限制了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技术创新意识、营销观念落后、营销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单一品种,缺乏市场竞争力。创办企业普遍规模小,效率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发展潜力大大减少。
(3)创业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完善
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同时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就业量的增加。地方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工创业,相应的创业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政策的执行相比,我国地方政府与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大部分返乡的农民工所处的乡镇相对偏远,即便创业也只能进行很小规模的创业,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对自身的经济收入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改观,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2.原因分析
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政府对农民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主要还是停留在吸引农民返乡创业阶段,并没有做出对农民创业的后续支持政策。这就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后,新企业建立起来,但无法长期进行生产。创业资金缺乏,资本集中度低:缺乏创业资金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调查发现,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有90%人上的人认为创业的最大制因素就是资金。农民工无法向金融机构获得大额贷款。因此,资金的缺乏导致创办企业的资本集中度低,无法进行高资本运作,企业预算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目标。
三、返乡创业的几点建议
1.政府应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措施,减轻农民工税收负担;搞好融资服务,各类银行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对还贷信誉高的,可扩大二次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积极鼓励乡村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问题;政府也应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实现创业政策与创业者的有效对接。
2.要为返乡民工搭建创业平台,为返乡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在办理就业创业相关手续过程中,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为返乡民工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限,适当降低有关收费标准,并在用工管理、社会保险、降低就业创业风险等方面提供服务。
3.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技能保障。各级政府要重视返乡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把它作为解决返乡民工就业创业,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工作来抓,在建立完善返乡民工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成果转化上狠下功夫,使农民工就业转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模化,大幅度提高农民工自身“造血”功能,增强进入就业市场竞争力。
4.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文化素质偏低、无专业技能、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可采取送科技下乡、开展专家面对面技术讲座活动、实行技术能手“传、帮、带”等方式,向他们传授农村适用技术,引导他们围绕农村市场找出路,增强自主创业本领;对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头脑比较灵活的青年民工,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他们就业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柯健.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求实,2009
[2]蔡肪,都阳.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袁雯妮.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问题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陆架光,谭彩虹,谢燕芳.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
[5]李志朋,王霄,张桂林.浅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9
作者简介:王文康,男,汉族,菏泽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