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层次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程的特性
高层次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主要包括高职体育教育与职业本科体育教育。他们不仅强调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的态度。在课程设计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高层次职业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还强调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高职与职业本科的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将高层次职业教育中的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结合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的双重提升。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体育教学则通过身体锻炼和团队合作,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坚持和拼搏,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验到合作与竞争的精神,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例如,在体育竞赛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体会到尊重对手和裁判的必要性,这些都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可以设计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如体育竞赛中的公平裁判、团队协作等,这些都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此外,结合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可以设计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如体育竞赛中的公平裁判、团队协作等,这些都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因此,在高职与职业本科的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提升,更能在思想道德上得到熏陶,使他们成为既有能力又有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教育理念,符合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期待。
3高层次职业教育中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3.1设计与体育课程教材密切结合的课程内容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将思政元素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确保思政教育与体育技能训练并重。例如,通过讲述体育历史人物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穿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践行这些价值观。同时,课程内容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参与、体验和反思,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此外,课程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和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引导。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高层次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将不再仅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而是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提升的平台。
3.2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点,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体验合作与奉献的价值,从而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课程内容应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模拟职场体育活动,如团队建设训练、领导力挑战等,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培养其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课程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体育赛事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精神的普世价值,以及在国际交流中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通过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3优化教学方式
为了提升高层次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关键在于优化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这样,学生可以在更加开放和互动的环境中接受思政教育,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思政课程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体育活动中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技能。通过这些优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技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体育课上学习到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通过思政教育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4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估制度
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估制度是确保高层次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环节。评估制度应全面覆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体育技能水平以及思政教育的融入程度。首先,评估内容应包括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情况,以及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力和责任感等。其次,评估方式应多元化,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通过日常观察、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此外,评估结果应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紧密相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在思想道德和体育技能上不断进步。最后,教学评估制度的构建还应考虑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定期的教学反思和同行评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的质量。通过这样的评估制度,可以确保高层次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4结语
高层次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而且也展现了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层次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通过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和竞争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晋愈飞.高职体育教学要注重课程思政建设[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4):73-76.
[2]陈国文,林振翀,吉丽.高职体育公共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体育世界,2021,(03):65-67.
作者简介:王庆余,男,1982.10生人,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学硕士,副教授,排球国家一级裁判员。现任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军体教学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