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应用研究
王亚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亚娟,. 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应用研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8364.
摘要: 趣味田径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多样性和教育性,为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趣味田径的引入,契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体育学习平台。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初中体育;趣味田径;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364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趣味田径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将娱乐性、趣味性与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相结合,为初中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的意义

趣味田径以其独特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和新颖的活动设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投入体育活动。在各种趣味田径项目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奔跑、跳跃、投掷等动作锻炼了他们的速度、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等。许多趣味田径项目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为达成目标努力,从而有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趣味竞赛的形式,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正确面对输赢,不断挑战自我,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了应对挑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许多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教学时,局限于传统的几个项目且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长期重复进行这些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他们对趣味田径的参与热情和兴趣。部分教师在选择趣味田径项目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当下的流行元素和时尚趋势,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趣味田径项目的深入挖掘和拓展,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没有充分发挥趣味田径的丰富内涵和多种教育功能,使得趣味田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评价不科学

评价指标过于侧重学生的运动成绩,在趣味田径比赛中只关注学生的跑步速度、投掷距离等量化指标,而忽视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培养等重要方面。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给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带来挫败感,降低他们参与趣味田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趣味田径教学中的真实收获和成长。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较少。这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学生也难以从多元化的评价中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应用策略

(一)开发新颖有趣的项目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开发新颖项目至关重要。主题性的田径挑战赛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方式,以“校园探险家”为主题,设计一系列与田径相关的挑战关卡。在校园操场上设置不同的“探险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个关卡,包含不同的田径任务。如在“森林穿越区”,设置障碍赛跑,学生需要跨越模拟的树枝、小溪等障碍,考验他们的速度和敏捷性;在“宝藏挖掘区”,进行投掷项目,学生要将“工具”(如沙包)准确投掷到指定区域,模拟挖掘宝藏的过程,锻炼他们的力量和准确性。在设计这些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能迅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二)将多元化元素融入田径教学

在跑步训练中可以结合音乐节奏。选择节奏明快、富有动感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进行跑步。在进行短跑训练时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感受步伐与节奏的契合,提高跑步的速度和节奏感。在跑步过程中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手臂的摆动、身体的扭动等,使跑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对于投掷项目可以将其设计成游戏形式,“投掷大作战”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规定区域内设置不同的目标点,每个目标点代表不同的分值,学生用投掷物(如垒球)投向目标点,累计小组得分。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融入音乐营造氛围,增加紧张感和趣味性。还可以设置特殊规则,如特定的投掷姿势或在投掷前先完成一个舞蹈动作,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和娱乐性。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程度、技能的掌握程度、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在一场趣味接力赛中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准备活动,在比赛过程中是否努力奔跑、是否与队友默契配合,以及是否尝试新的交接棒技巧等。在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或阶段的学习后,立即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你这次在跑步的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继续保持哦!”对于存在的问题要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建议“在交接棒时,你可以再提前一点做好准备,这样会更顺畅。”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国内外优秀的趣味田径比赛视频、教学示范视频等。通过观看比赛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趣味田径的魅力和竞技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教学示范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习效果。在教授跳远项目时,教师可以播放专业运动员的跳远视频,让学生观察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动作环节,然后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跳远的技术要点。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将抽象的田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有效开展家校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趣味田径的重要性和价值,让家长了解趣味田径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的积极影响。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趣味田径教学的情况和计划,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展示学生在趣味田径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和学习成果,如学生的比赛照片、视频等,让家长直观地感受到孩子在趣味田径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学校可以组织亲子趣味田径活动,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通过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让家长亲身感受趣味田径的乐趣,更好地引导孩子参与体育锻炼。举办亲子接力赛、亲子跳远比赛等,让家长和孩子在比赛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积极的意义。通过丰富多样的项目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它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提升了身体素质。在未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应持续关注趣味田径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和家校合作,让趣味田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燕文军.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智力,2022,(33):28-31.

[2]樊强.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6):71-72.

[3]陈鑫.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2,(08):147-150.

[4]季长志.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田径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1):117-118.

[5]高聪,董慢慢.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6):59-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