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绿色包装发展研究
朱晓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晓艳,.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绿色包装发展研究[J].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228.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包装行业也开始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绿色包装的研发和应用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包装的概念及要求入手,分析我国绿色包装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为包装行业和环境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绿色包装;建议
DOI:10.12721/ccn.2023.157228
基金资助: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绿色包装

在人口快速膨胀、现有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压力下,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科学地开发与使用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达到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破坏资源、环境的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为我们子孙后代考虑的一种可长远的发展方式。

绿色包装概念最早源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联合国环境及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之后,绿色包装才逐渐成型。绿色包装又被称为生态包装和环境友善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可再生的包装。绿色包装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其满足环保、安全的要求,又具备经济、适度和废弃物可回收与再利用的特点。

二、我国绿色包装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当前市场经济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包装成为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部分产品过度包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我国,商家抓住消费者对商品外观的关注心理,对商品包装大做文章,导致市场上过度包装的现象十分常见,尤其节日期间的各类礼品包装过于隆重。快递过度包装问题近年来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包装胶带缠绕过多、包装层数多以及快递填充物过多,如邮寄玻璃制品、电子产品等易碎及高附加值产品时,出于保护产品的目的,会大量使用气泡膜、泡沫等。千亿级别件快件所使用的巨量胶带、纸箱等包装材料,加上商品原本的过度包装,会消耗大量资源,造成环境污染。

(二)包装材料不环保,废弃物污染严重

目前,包装物很多是不可降解的材料,如广泛使用的尼龙袋、塑料袋,在包装盒内起减震作用的空气囊、泡沫块,快递包装所使用透明胶带等,其生产材料多为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且含有塑化剂、阻燃剂等有害物质。对这些材料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直接丢弃、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材料降解周期很长、甚至无法降解,用直接丢弃或以填埋方式处理便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而选用焚烧的方法,则会产生大量刺鼻的有害气体和浓重烟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就是说如果不从源头上改进包装材料,这类包装废弃物会造成对生态环境无可逆转的破坏。

(三)包装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从我国快递包装角度来看,快递包装物的标准化水平低,快递包装的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加大了回收难度。企业宁愿斥资购入新材料,也不愿耗时费力从废旧包装中筛选出可使用的包装。此外消费者的回收利用意识低,在获得商品后,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直接扔掉商品销售包装和快递包装,并未想到要进行二次利用。到目前为止,国内约有 80% 的包装产品仅使用一次便成为废弃物,且回收利用率很低,甚至不到20%。

(四)绿色包装相关法规及标准亟待完善

虽然绿色和环保一直都是国家政策中多次提及的内容,我国也陆续出台了《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绿色包装评价方法和准则》、《关于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等促进绿色包装发展的标准、法规,但从实际情况看,很多环节仍然存在难易执行或是空白,如关于绿色包装缺乏统一的、具体的评价标准,现有法规并没有对废弃包装的回收率做出硬性要求等,导致企业、相关部门在执行时存在困难,绿色包装相关的法规及标准亟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包装发展建议

绿色包装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到包装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可循环(recycle)、可降解(degradable)、可再生(regenerate)以及无危害(refuse),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多措并举。

(一)简化包装,减少资源消耗

企业应当实行包装减量化,在满足保护商品、方便运输和存储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降低包装空隙率。要主动落实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政策中关于减量化的要求,如落实快递封套用纸的定量要求、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厚度要求;要不打折扣地执行“包装空隙率”指标,如粮食包装不超过自身商品体积的10%;要积极落实其他限制过度包装的标准和法规的具体要求,如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包装成本的总和不宜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12%;要积极探索包装简化的实施方法与路径,如中国邮政集团推广使用的45 毫米窄胶带,免胶带箱等就是有效的探索;要通过包装结构、包装形式、包裹方式的创新研究,减少或降低纸箱、缓冲材料、纸质面单的使用量,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二)加大绿色包装材料的应用与研发力度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绿色包装的最重要要求之一是环保要求。满足环保要求要从包装的原材料及加工工艺入手,要加大绿色包装材料的应用与研发力度。一是多使用可回收再制造的材料,如玻璃材料类、金属材料类、还有纸制品材料等;二是尽可能减少不可和不易降解材料的使用,如减少对塑料袋、胶带的使用,而应更多地使用和研发能够在大自然中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或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易分解的材料,如生物合成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减少环境污染;三是多研发和应用在回收后进行焚烧,并且对大气不造成污染,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四是包装过程中尽可能选择无毒材料,控制使用包装和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材料,如降低有毒添加剂和粘合剂的使用,包装印刷中用醇性油墨、水基油墨、UV 油墨、豆油基油墨等代替甲笨类油墨,加快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 

(三)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我国应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推行完善的绿色包装回收制度,对回收的体系、物流网络、分类分拣技术进行有效指导和监管。建议实施“谁污染、谁治理”责任制度,将包装生命周期中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快递企业等重要参与方纳入规定框架,搭建“包装废物回收系统”。要设法使得包装回收更加地便利化,可在小区合适位置和每个快递收发点建立快递回收站以此提供快递包装回收服务,实现当场回收;也可开发线上软件,提供在线预约回收快递包装服务。要针对不同的快递封装用品,印刷可回收标志、重复使用标志或塑料产品标志,便于回收处理。要多研发、推广诸如循环包装袋、共享快递盒等可循环、可回收利用的新型包装容器,减小包装废弃物回收压力。 

(四)完善绿色包装政策法规

国家应尽快完善绿色包装相关政策法规,以立法形式禁止在包装材料生产和包装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对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生产企业采取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可以建立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比如对生产和使用包装材料的商户厂家,依据其使用和生产的包装的原材料是否安全或是否使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运用税收等实施奖惩机制,鼓励商家企业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安全环保的包装材料;建议对做好包装物回收的制造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提供补贴,鼓励回收,提升回收率。

参考文献:

1.黄昌海 物流包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分析,运输包装,2022:11-16.

2.阮洪  循环经济视域下快递绿色包装体系的构建探析,环保科技,2022:10-13.

3.李明雪 以绿色包装助力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市场,2021:8-11.

作者:朱晓艳 武汉晴川学院 讲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