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以科伦药业为例
何壬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壬语 ,. 医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以科伦药业为例[J]. 会计研究杂志,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2.
摘要: 随着由中国政府部门所提交的2030年前碳排放量达峰计划和在2060年争取到达国际碳中和标准的水平计划的实施,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公众所关心的问题。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有义务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医疗产品作为中国的重点污染产品之一,其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将形成大批垃圾、废气、固体废弃物,如未按环保处理或者未按规定达标排放将对全社会产生危害。
本文以科伦医药为例,重点剖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业现状,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建议通过进一步丰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法,引导公司积极主动地披露环保会计信息,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构建完整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切实提升医药行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医药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DOI:10.12721/ccn.2022.157042
基金资助: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一)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20年度)》表明,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稳健向上,披露指标也不断创新高,2020年指标为三十七点三五,比二零一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七,涨幅为历年最大,且总体上仍为二星级水平。为了更全方位、细致剖析不同区域公司的环保信息水准,《研究报告》将珠江三角洲区域公司发布的环境责任信息内容提取,进行典型样本数据分析,结论表明:与京津冀、长三角洲比较,珠江三角洲公司披露水准较高,披露指数平均值分别为四十二点三一,优于京津冀(34.51)和长三角洲(32.49)。从一级指标得分率来看,珠三角上市公司的一级指标得分率分别为百分之五十五点四五、百分之三十五点九五、百分之四十二点三九,均优于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

(二)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本文选择了医药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家在沪深A股主板挂牌的企业,依次是康弘药业、复星医药、中国医药、科伦药业、华海医药、哈药股份、千金药业、众生药业、圣济堂、浙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企业在二零二零年的数据为重点调研目标,在沪深主板挂牌的企业发展较为成熟,环境信息披露也具有特色。整理统计后发现,每家企业都在年报中披露了相关环境信息,其中只有复星医药与科伦药业发布了独立环境报告,除哈药股份和千金药业外均有独立社会责任报告。

(三)科伦药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1. 科伦药业简介

位于四川成都的科伦药业与1996年成立,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在2017年凭借自身实力冲进中国医药工业的前三名,2020年还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是集稳健与创新于一体的实力药企。

2. 环保管理体质

科伦药业环境工作实施分级管理,分部下设EHS监督处,下设环境保护专员,专门主管、检查督促各子(分)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每个子(分)企业均设立专职环保管理机构,由子(分)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负责管理子(分)企业的具体环境管理工作,制定环境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和各项记录,合法规范地运营环境治污机构,以实现废物安全达标的排放,并防止各种环境污染事故产生。

3.环保投入情况

科伦药业自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连续十一年都发布了独立的环境报告书,在同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表现较为优异。在2016年以前的环境报告书中并未详细披露各部分明细支出,但从2017年以来的环境报告书都详细列明了环保总投入中的环保设施建设费,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费和其他环保费用的明细支出,和近几年的支出对比趋势。由报告书可知环保总投入是在逐年递增的,其中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费在总投入中占比最大,有关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主要集中在环保投入费用。

4.环保绩效

2020年万元工业产值总能耗同比增加百分之十八点三,万元工业产值水资源消耗同比增加百分之十一点五;万元工业产值 SO2排放量同比减少百分之五十一点二,万元工业产值NOx排放量同比降低百分之三十六点九,万元工业产值中烟尘排放量同比降低百分之四十五点四,万元工业产值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同比减少百分之六点九。二零二零年水资源重复利用量达到一千三百八十七点七万立方米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百分之四十三点九。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不统一

因为国内外都缺乏规范统一的披露规范,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各医药企业披露方法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大部分公司都采用了年度报告的方法,甚至还有部分发布在环境社会责任报告上,而很少发布了独立环境报告,这也导致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混乱、零散或不够集中,从而降低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公司在发布环境会计信息时部分使用定量的信息披露,但部分公司采用定性的信息发布方法,发布方式的不统一,对信息的可靠性形成了负面影响。

(二)企业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可信度低

医药行业披露的内容更侧重于对环保的态度、过去进行的一系列环保措施和发生事项,而缺少具体的污染排放情况数据,没有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数据的核算,披露的信息可信度较低。很多公司不喜欢主动公开,发布出来的多是一些对公司有利的环保消息,对环保负债,纠纷和环境罚款等负面环保新闻较少公开,发布出来的消息也不完整,削弱了消息的准确性。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中国的《会计法》对环境会计的规范,尚有许多未完善。由于没有比较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标准,而且各个企业的公开标准和公开内容都是各不相同的,也缺乏一种比较统一的可供参考的标准模板,使得企业实际中运用起来就会遇到了诸多困难。

(四)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健全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是对重污染制药公司能够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的基本保障。我国环境会计方面还没形成完备的法律制度,因此并没有确切的绿色会计科目设置。根据科伦药业环境会计信息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由于公司环境会计的重点在环境投资费用,而尚未有对环保负债、环境权利、环保成本等具体内容规定,限制了公司环境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在我国大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不佳,如果在三表一注的基础上,另外设置环境会计信息报表,使用者能够清晰明了地掌握所需要的信息,更好地掌握公司的运作与生产状况,降低公司舞弊的概率。不要只覆盖营业外收入、递延收益以及政府财政补贴等这些科目,要更多设置固定的下设明细绿色会计科目、文字表达方式,使涉及到环境信息的科目起到实际效果。

(二)鼓励企业积极主动披露全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作为重污染行业之一的制药领域,在我国环境政策收紧的状况下,其生产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如要继续发展下去,就需要改变经营理念,改变生产工艺,采购环境设备,降低污染的排放量,使公司管理者意识到环境会计信息公开能够树立优秀的企业社会形象,提高公司品牌利益,在管理层形成公开环境会计信息的推力,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公开有关的环境信息。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当下中国环保立法不完善的情形下,要参考海外的优秀成功经验,根据医药制造行业特殊的行情,完善有关规章制度,通过惩罚与奖励结合的方式,对环保信息公开不规范的公司进行惩戒,这才能带给公司一定外部压力,促使公司加大对环境会计信息公开的意愿,公开形式随意、公开内容信息不全面的情况才会有所改善。 

(四)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首先,确认企业的环境资产。即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或使用时能减少污染的资产,且可实现量化。其次,确认企业的环境负债。即企业应支付的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产生是源于企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然后,确认企业的环境收益。即在一定时期内治理环境、改良经营方式所带来的收益。最后,还应披露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重大环境问题,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情况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环境问题的处罚等。

三、结语

由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医药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并不乐观,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发布独立环境报告的意识,仅仅是为了应付国家要求而在年报中简单带过环境信息。如今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做出改变,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明确企业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向社会传递正确的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陈舒,倪梦玮.碳达峰与环境会计发展研究——基于碳排放会计的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21(07):42-48.

[2]华秋红.“双碳”背景下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04):47-53.

[3]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02):3-10+96.

[4]曹国俊.“双碳”目标下加快环境会计发展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12):96-100.

作者简介:

姓名:何壬语(1997-),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安徽省马鞍山市,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