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气象信息传播是指将气象科学研究成果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公众的过程。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气象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也更加丰富。
一、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的特点
1.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渠道的多元化为气象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除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报纸媒体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也成为了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这些新媒体渠道的出现使得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信息传递速度也更快,传播效果也更加广泛。
2.信息传递的快速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气象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也使得气象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比如,当一场台风来临时,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到受众,从而保障公众的人身安全。
3.传播的广泛性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更广。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气象信息可以覆盖到全国乃至全球各个地区的受众,而不受地域限制。这也使得气象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更大,对于提高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和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的问题
1.信息的可信度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气象信息,但同时也存在大量不实、虚假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会误导公众,而且会影响公众的决策,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2.信息传播效率不高
虽然新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但对于公众对于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来说,仅仅是快速传递信息还不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受众的需求和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率。
三、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1.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传播效率和传播质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新兴媒体渠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些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还可以创新气象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形式,使得气象信息传播更加丰富、生动、有趣。微信公众号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新媒体渠道,许多气象部门和机构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用于发布气象预报、天气变化、气象科普等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气象信息,而气象部门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实现与公众的互动,收集公众反馈和意见,提高气象服务质量。除了微信公众号之外,短视频也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新媒体形式。通过短视频,可以将气象信息与生活、娱乐等元素结合起来,提高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比如,在短视频中加入气象科普知识、气象互动游戏等元素,可以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气象信息,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2.加强媒体合作与联动
在融媒体时代,各类媒体之间的合作与联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媒体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不同类型的媒体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气象信息传播的任务。这种媒体合作和联动的方式,可以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公众。首先,气象部门可以与新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气象部门具有专业的气象知识和数据资源。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与新闻媒体合作,将气象信息与新闻报道相结合,通过新闻媒体的渠道向公众传递气象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气象信息的关注度和传播效果,更好地服务公众,同时也可以帮助气象部门树立公众形象。其次,气象部门还可以与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点。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气象信息、进行气象科普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气象信息,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加强信息监管和管理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是气象信息传播面临的一大问题。一些虚假的气象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失。因此,加强信息监管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气象信息审核和发布机制,对于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和筛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审核机制应该针对不同媒体和信息来源制定不同的审核标准和流程,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其次,加强信息的发布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发布体系,包括信息的发布渠道、信息的发布频率和发布内容等,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于信息发布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信息发布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减少发布不实信息的风险。最后,建立公众投诉机制,接受公众对于不实信息的举报和投诉,及时处理和回应。相关部门应该设立监督和管理机构,对于举报和投诉进行认真调查和处理,及时纠正不实信息,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4.关注公众需求,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
针对公众需求,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是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公众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和方式,以满足公众的需求。首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多元化。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移动应用等新媒体渠道,让公众随时随地获取气象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传统媒体、户外广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信息。其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对于青少年群体,可以采用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气象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对于农民和渔民等特定职业人群,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与农业和渔业相关的气象信息,以方便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最后,在重大气象事件的传播中,需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信息,以便公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信息,如微信公众号、短信、广播、电视等,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同时,也要加强对于重大气象事件的预警和预测,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结论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气象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全面、广泛,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可信度、传播效率、竞争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媒体合作与联动、加强信息监管和管理、关注公众需求等,以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海清,黄莹霞.融媒体时代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的变革[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4):36-38.
[2]赖雨薇,林美言,白龙.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探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1(02):94-96.
[3]次仁德吉,方乐群,宗吉.融媒体时代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的变革[J].农村实用技术,2019(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