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快乐”为依托,以终身体育为主要目的,以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在实践中使学生的体质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使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得以体现。所以,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小学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课程的要求,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趣味体育概念
趣味体育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和体质特点,建构一种富有情趣、观赏性和体验性的体育课程。趣味体育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和生产活动等有机地融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低效的状况。作者从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中得知,关于趣味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有许多分歧,每一位研究学者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把趣味体育看成是体育游戏、时尚体育、娱乐体育等。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为中心的趣味体育,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外部参与程度。兴趣体育注重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因此,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具有娱乐性的体育教学。
二、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创新。目前,大部分的老师都在尝试将游戏教学方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但由于传统的游戏教学方法太过陈旧,没有及时更新体育课堂上的游戏,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游戏的理解和学习都比较熟悉,很难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鲜的体验,从而减少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因此,未来在运用“游戏”教学方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要注重在“玩”方法上不断地创新,能使学生在“玩”过程中得到“新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和现实的接受能力,合理地选择游戏形式,并充分考虑到教学情境,发掘出最适合的游戏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跳绳”训练时,单纯地让他们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会让他们觉得无聊,老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跳绳接力,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一组获胜。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腿部肌肉的练习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要领,比如,可以设计“竹竿舞”,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蛙跳、短跑等常规的腿部力量练习相比,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强得多,通过设置竞赛类游戏,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在练习中发挥最佳水平,并能促进其协作意识的形成。
(二)运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体育课堂导入。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必须设置好引导的环节。小学生一般都很爱看动画片,老师在给学生们上课前,就可以利用多媒介装置,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运动会》中的运动项目和比赛的内容,让学生们对体育课更加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的注意力的目的。
(三)注重创造适当的教学情景。在运用“游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要注重营造合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蛙跳”这个运动要领的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青蛙过河”的情景,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想要跳过河的青蛙,老师要给他们演示标准的蛙跳动作,让他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跳过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蛙跳兴趣。
(四)开展多元体育竞赛,全面落实趣味教学。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只有通过举办竞赛活动,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我的教育实践来看,在小学进行体育竞赛是一种创新的途径。所以,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竞赛,使兴趣教学得到充分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小学的体育教育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比如,我带着同学们进行了一场“运动会”,包括跳远,跳高,长跑,短跑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兴趣来参加,而我和体育部的老师则是“裁判”,负责记录每个人的成绩。最终,选出每个体育项目的前三名,并对前三名进行表彰。这样,既能让学生们玩得开心,又能激起他们的竞争欲望,从而提升他们的体育素质。
(五)对体育游戏活动的综合评价。关于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小学体育教育中,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归纳和评价,从而为更好地运用游戏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对此,体育老师必须要明确和掌握学生的参与状况,根据他们的实际参与和游戏实践,来评估他们的活动,主要是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认识自己,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六)提高体育老师教学能力。在趣味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它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兴趣教学的真实含义,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教师能够通过对职业技能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增强自己的兴趣教育能力,探索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推动兴趣教育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只有对他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知道他们的需求,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安排相关的活动。比如,将舞蹈,武术,街舞,跆拳道等课程设置在教室里,让孩子们感觉到了教学的乐趣,增加了他们的参与度。另外,体育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多了解学生们的喜好,以及时代发展的内容,将更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体育教育之中,从而提升教育的质量。在体育课开始之前,可以先进行课前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爱好、对体育的理解,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意见,对课程进行完善。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健康地发展。
结语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用有趣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对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教学场所等因素,确保游戏教学的实施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处于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从而使小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得到了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卢美梅.以趣为引快乐学习——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 [J].考试周刊,2021,11(25):127–128.
[2]刘珂同.试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灌篮,2021(5):86,88.
[4]赵振岚.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艺术,202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