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面对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环境污染和能源的过量消耗是现阶段较为普遍、严峻的问题,且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在出现能源预警以后,各个国家纷纷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采用哪种电气技术、选定何种性能的节能设备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时间仓促、技术水平有限,出台的节能措施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合理性,对解决能源消耗问题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一、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
(一)智能建筑
通过对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对电气设备、信息设备等相关的各项系统进行充分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建筑、办公以及通信自动化集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即为智能建筑,其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舒适、节能和高效的生活环境。对智能建筑进行建设的基础,在于对建筑的各方面实施智能化控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关于智能建筑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尚未发展至成熟阶段,所以在目前,智能建筑中所包含的智能效果,还不能够进行有效发挥。
(二)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
实现建筑中的智能化管控,主要目的就在于针对智能电气节能技术开展创新设计,以促使建筑内的各项设施在整体能耗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实现高效的运行,由此可见,在智能建筑建设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即为电气智能化节能技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仍将降低能耗作为建筑电气工程建设工作的重点部分,主要原因在于,在当代建筑中,建筑能耗量最大的即为电气能耗,由此可见,切实实现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的创新和优化,是实现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如何促使智能建筑内相应设施实现有效的智能化节能,属于目前针对节能技术进行优化创新的重点内容。
二、民用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问题分析
(一)用电负荷导致的能量损失
运用用电负荷预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我国民用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流失,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在用电负荷预测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之间有较大误差。如果在施工前的设计方案中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用电负荷预测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在建筑施工成本方面的投入,并且也有利于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二)建筑材料质量导致能源消耗损失
外墙保温、地下室以及屋面等保温都属于建筑节能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建筑节能产品中却不包括废物利用以及资源再生利用。民用建筑企业要对建筑中使用的节能材料的选择进行严格把控,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整个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节能效率,尤其是高性能的节能材料,可以帮助整个节能设计进行优化,能源利用的效率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在市场中,一部分民用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节省部分成本投入,所选择的材料质量达不到实际需求标准,这样不仅会使整个建筑中的节能效果达不到预期理想。
(三)建筑额外设备导致能源消耗损失
在建筑改造、扩建的环节中增添节能型技术,从而使得在居民在能够享有同等质量的环境需求的基础下,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提高室内外能量交换效率,在保障人们生活需求以及室内外环境质量条件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因为空调制冷制热以及供暖热水等耗能较大额外设备所带来的能源消耗。
三、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的策略分析
(一)电气设备节能设计
所谓的电气设备,其具体就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其作为我国电气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应用设备,充分提高了当前自动控制系统中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应用价值,从根本上促进了电气设备中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基本设备的优化性能,从而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应用水平,促进了工作效率和应用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对于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为了优化供配电系统 (配电室、变压器电源室等)中重要设备的供配电系统、节约电力资源、提高电气设备的寿命和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在优化供配电系统中进行设计,以节约供配电系统的能源。通过减少负载中心的配电半径以及电源和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有效减少电源损耗,从根本上实现电源和配电系统的节能。
(三)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照明控制,是以节约用电和适用为宗旨,配合建筑内各场所的天然采光状况,恰当地控制场所内的建筑电气照明,来满足该场所的照明需求。建筑电气照明的控制方式多种多样:有单灯控制和分区、分组控制,有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有分布控制和集中控制等。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应与场所的具体特征和需求相适应。比如:对同一场所内,因自然采光状况的差异,电气照明采用单灯或分组控制;对宾馆的客房,除冰箱插座电源独立外,其它电源设总开关并由门锁联动控制,在客人离开时,联动断开客房总电源;对照明有固定时间和照度要求的场所,采用定时控制方式;对人流少、照明需要时间短的场所,像住宅楼的走道、楼梯间,采用自熄式声光定时控制;对建筑面积大、功能复杂、人流量大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各场所,采用智能自动化集中控制等。智能自动化集中控制,是利用科学的智能化技术,对建筑内各种场所需求的照明,由控制中心进行智能的自动优化管理控制。
(四)给排水和暗室中的电气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设计应该在通风系统设计中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电力需求放置高效的设备管道,从而减少障碍。建筑电气设计通常在给排水设计中使用变频装置来满足节水节能要求,而给排水设计可以避免使用负压供水装置,从而净化水质并减少电力驱动。暗室的电气节能设计主要包括地下室密封室、电梯等空间。首先要有适当的应急电源设备,保证独立的供电系统。电梯应选择合适的电梯,合理控制电梯数量,确认电缆的路径规划,然后将电梯连接到电梯组控制系统,以便在平时使用时控制电梯的操作,并确保电梯的正常使用和节能。
四、结束语
在建筑改造、扩建的环节中增添节能型技术,从而使得在居民在能够享有同等质量的环境需求的基础下,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提高室内外能量交换效率,在保障人们生活需求以及室内外环境质量条件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因为空调制冷制热以及供暖热水等耗能较大额外设备所带来的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丁建永.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6-7.
[2]任彩峰,于苹.关于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及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379.
[3]严治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7,(33):196,230.
[4]刘秋杉,梁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9):2673.
[5]张亮忠.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2):4329.
[6]张楚.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151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