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例如建筑的生态环保理念体现度等越来越高。在建筑学中,生态建筑设计就是指在保证建筑自身属性能够满足使用者要求的基础上,改变不适应现阶段实际的设计形式,丰富建筑结构设计内容,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等理念,减少建筑方案设计时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促进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建筑行业向环保型行业转变,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的蓬勃发展。
一、生态建筑设计概述
(一)生态建筑设计概念
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在各个角度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地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各项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现阶段,生态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也是相关企业获得新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法。提高生态建筑设计水平可以让现阶段的生态环保理念取代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思维形式,使建筑结构设计走向多元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促进生态良好循环的实现。 (二)生态建筑设计意义
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及生态良好循环的实现是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奋斗目标。建筑设计作为建筑行业的基础性环节,生态环保理念与建筑设计的有机融合可以促进建筑行业在各个环节普遍应用生态环保理念,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资源利用率。通过贯彻落实生态环保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建筑设计水平,同时保护好周边环境,使得建筑完美的融入到环境之中。推动生态建筑设计,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可以在保护大自然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
节水系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水资源消耗随之增加。为缓解日益增加的用水压力,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迫在眉睫。节水系统是通过将城市的部分污水经过相关处理后再度循环利用,进而缓解城市用水压力。将节水系统与城市住宅外部的生态植草沟、住宅区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净化池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城市部分污水的自我净化,与此同时增加住宅区的水体景观,为提高城市形象奠定基础。
合理地应用节能环保型材料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前提。节能环保型新材料基本不含或少含有害物质,显著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能。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建筑整体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选择节能环保型材料例如节能灯等,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内有害物含量,对推动城市建设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此外,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将保温材料用于建筑墙体中,不仅能实现节能减排,还能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空调等使用频率,间接减少资源浪费。
外部景观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外部景观是评价建筑物舒适程度的重要标准。科学合理的外部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观赏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水平。
二、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一)因地适宜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必须牢记因地适宜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在进行方案设计时,综合考虑建筑的环境例如地质、气候等,充分重视其生态价值,实现就地取材。设计人员要重视周围环境,尽可能保留对建筑有价值的要素,使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提前勘察周围植被、水文地貌、以及人文等各方面情况,在充分了解之后再进行相关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避免方案不适合而导致难以实施。
(二)关注建筑整体性
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必须要关注建筑的整体设计。建筑方案设计要尽可能的考虑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并予以解决方法,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实践性。必须在保证建筑的各项自我属性达到相应标准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的生态性,使建筑整体协调统一。
(三)以人为本
此外,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作为生态建筑设计原则的重中之重。提出生态建筑理念主要是为了减少建筑对自然的破坏,但其前提是为使用者创造出便捷安全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必须在各个方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建筑物内的噪音、电磁场辐射等各种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体现人文关怀,保证使用者安全。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采光效果,通过不断改善建筑物内的温度及湿度等因素,让人们在使用建筑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给人一种舒适、方便、安心的感觉,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或工作效率。
三、提高生态建筑设计水平的方法
(一)应用新型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在各个方面的不断突破,新型材料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要想提高生态建筑设计水平,就必须要节省建筑原材料。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要及时转变相关理念,更新相关知识,加强对各类新型建筑材料及相应施工技术的了解,结合建筑物各个方面的要求进行择优选择。与此同时,在保存材料时注意防腐防潮,避免由于材料保存不当导致建筑质量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生态性不断提高。
(二)应用新能源
各类新能源在各个环节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不但极大地缓解了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还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投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大量应用新能源,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建筑物产生的能耗并提高建筑物的应用效率。在各类新能源中,太阳能有成本比较低、含量丰富且对自然危害低等各种优点,建筑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可以通过太阳能供给,所以各类建筑普遍将太阳能应用于各个环节。而主要用于保暖系统中的地热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煤矿的消耗,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实现。
(三)结合新技术
在建筑设计及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使建筑实现生态化、智能化,利用智能化机器可以在某些方面提高建筑的自我属性。将智能计算机、环境建设等各项技术融入生态建筑设计,可以极大的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保护环境。例如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远程控制建筑的温度、光照等,利用各方面的要素提高建筑生态化水平,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四、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中,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实现生态污染的缓解,因此加强生态建筑设计质量是相关企业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为生态建筑提供新型材料或新型能源,利用各类施工技艺提高建筑生态性,使人们对建筑行业的第一印象不再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此外,现代建筑设计不仅包括基础结构设计等传统观念,也加入了与内部装修设计有关的一些内容,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环境污染等各种要素。通过促进建筑行业中生态建筑的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红霞.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建筑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20,50(22):154.
[2]夏晓光.生态化建筑的设计与发展趋势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8):152-153.
[3]孔凡力.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发展趋势论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229-230.
[4]王晨晨,周晓益,王俊锋,王磊.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