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王晓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晓雯,.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4.6. DOI:10.12724/ccn.2024.157047.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阐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现状、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探讨提升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方式。
关键词: 社会支持老年人心理健康
DOI:10.12724/ccn.2024.157047
基金资助:

前言:

社会支持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情感、物质、信息等方面的关怀与支持。对于老年人来说,主要包括家人、亲属、朋友、社区组织等给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其获得的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社会应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与适当的社会支持。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老年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来自多方、多层次的理解与关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见,评价老年人的健康,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是否被疾病困扰层面,心理、社会适应等层面的健康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明确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社会支持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还需探究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可有目的地设计针对性策略,保障老年人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保持心理健康。

对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在理论层面的意义主要在于,可以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理论体系,加深对社会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方面的知识认知。在实践层面的意义在于,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本研究可促进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还可为有老年人的家庭提供科学指导,使家庭成员致力于改善与老年人的相处模式。另外,本研究也为社区管理提供了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可提供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服务以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当下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推动作用。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大多老年人大都处于退休阶段且独自生活,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与社会脱节,这些情况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会有负面影响。老年人在退休后,一部分乐于寻找自己的爱好,积极面对退休生活;但是也有一些人会由于身份转变带来的落差而产生价值感降低的负面情绪,不能很好完成社会身份的转换,负面情绪不断积聚且疏解不当,将会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收入的减少,会导致老年人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出现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随着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的下降,认知能力的减退也是困扰老年人的普遍问题。此外,睡眠障碍使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社会支持分为许多类型,如家庭支持、社区支持、社会组织支持、朋友支持、社会政策支持等。在家庭方面,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子女,可及时地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照顾与关怀。但当今社会子女与老人分开居住的现象更为普遍,双方处在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子女无法对老年人提供频繁的照顾和陪伴。在家庭支持中来自配偶的支持也至关重要,但由于疾病导致的健康问题或老年离婚问题使许多老年人缺乏来自伴侣的家庭支持,甚至部分老年人由于丧偶独自生活。在社区方面,部分社区能够提供丰富且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活动场所、辅助及娱乐设施,但部分社区的相关服务和设施缺乏精细化管理,存在“面子工程”现象,无法满足老年的实际使用需求,老年人的社区生活仍存在诸多不便。在社会组织方面,当前有志愿团队、社会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和帮助,但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在朋友支持方面,有长期稳定朋友的老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较低。在政策方面,国家的养老机制在不断完善,针对老年人出现的养老助残补贴、免费乘坐公交车、优先购票、普及无障碍适老设施等配套政策也逐渐增多,虽然部分地区在落实时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但整体效果明显[1]。但是社会对于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关注程度有待提升,需多方合力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创造更优秀的社会支持。

四、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机制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联系密切且相互影响。当老年人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会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在活动中会增加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机会。这一部分老年人遇到问题时,会更乐于向他人求助。当老年人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他们会减少自己的社交活动,出现问题时能得到的社会支持有限,易产生自我怀疑、胆怯等情绪。另一方面,足够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获得物质上的支持,还可帮助老年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因此也更不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还可帮助老年人获得成就感与价值感,帮助老年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产生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提升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策略

(一)社会政策支持

老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部分原因来自于经济压力,制定更完善的养老机制可有效避免老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针对经济压力,国家可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险可承受范围内调整养老金,使部分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可通过领取养老金保证基础的生活需求。老年人常伴有健康问题,社会主管部门可针对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优化,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险的报销比例,有针对性的服务优惠政策。对于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可建立长期照护机制,减轻老年人由于失能而增加的家庭负担。税收政策向照护老年人进行倾斜,对需要赡养老人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也是减轻家庭养老经济压力的现实举措。老年人可通过社交来释放心理压力,增设养老设施、提供更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帮助老年人扩大社交范围,保持身心健康[2]。老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部分原因源于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关注老年教育领域,为老年人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使老年人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此外,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再就业机会,在社会中挖掘适合老年人工作的岗位,建立老年人就业的支持政策,鼓励有能力有精力的老年人再就业。

(二)社会建设支持

为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社会建设支持必不可少。可鼓励老年人成立自发的社会组织,通过筹划、运行一系列组织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发挥余热的出处,既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也能激发老年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关注空巢老人,加强宣传、组织并完善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走访,为老年人提供所须的物质、服务以及情感支持。通过投建场所设施,如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配备相应的娱乐设施、健身器材、学习资源,定期开展慢病管理、消防常识、反诈宣讲、技能培训、理财管理等宣传活动,既能帮助老年人创造接触社会、拓展交流圈的机会,也能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技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自我识别与调节,为使老年人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要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心理健康知识,让老年人对心理健康产生足够的重视,有能力识别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必要时及时就医[3]。当前,城市管理者对于适老化无障碍出行设施的规划与实施仍缺乏精细化管理。加强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保障、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体现,政府需采取政策支持、出资保障、宣传引导、舆论监督、多方共治等方式,为持续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提供坚实保障。

(三)医疗保健体系支持

近年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在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工作中,还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可增设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专业心理医生和治疗师,并对这部分专业人士进行持续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在老年人的常规体检中,可增设心理健康项目,便于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老年人更便捷的得到心理咨询服务,社区服务可以和心理健康服务相结合,使老年人在社区中就可以得到简单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宣传的同时,可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使老年人不出家门就可以得到专业的的心理健康咨询。研发更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使老年人在进行心理健康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舒适和放松[4]。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设立科研课题,重点关注出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和预防及治疗的方法。

(四)强化家庭支持

在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是最显著的。为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加强家庭支持,使老年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被重视。绝大部分老年人由于无需工作,独自生活会产生孤独感,子女应当尽量在工作之余多抽出时间来陪伴老年人,与老年人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增加日常交流,让老年人在子女的关怀中感到温暖,帮助老年人保持心理的健康。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从而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当老年人出现无法理解新生事物的情况时,子女应给予充足的耐心和理解,帮助老年人理解新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亲友要经常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交流让老年人倾诉自己的想法,也让亲友对老年人有更深的了解。此外,在日常的起居饮食中,亲属也应时刻注意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关注短时间内老年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老年人做出决定时,在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亲属尽量采取支持的态度,让老年人有足够的自我认同感[5]。面对个人兴趣爱好比较单一的老年人,亲属可以更有耐心地指导他们使用电子设备,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丰富老年生活。

总结: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应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应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提升的策略可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支持政策、加强社会建设支持、提升医疗保健体系支持、强化家庭支持等方面展开。此外,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展开提升社会支持工作的同时,要关注两者间的相互影响,以确保提升策略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刘玟, 温勇. 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 2023, (01): 44-50.

[2]郝子健.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 (07): 165-167.

[3]杨露, 罗娟, 姚佳伟.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2, (04): 53-55.

[4]刘玟, 温勇. 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 2023, (01): 44-50.

[5]张勃, 刘聪慧, 叶江林. 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研究[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3, (05): 32-3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