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森林经营是指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经营森林,本身具有系统性、可行性、科学性特点,不仅可以提升森林生物的多样化,还有利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建设一批示范模式林,从而为后续可持续森林经营推广等工作提供借鉴。为更好地了解可持续森林经营状况,林草局应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两方面出发,通过构建评价模型等方式综合评估可持续森林的经营现状,旨在为其他区域林森可持续经营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1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及森林经营模式演变趋势
1.1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概述
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即通过潜在及现实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科学管理林地,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活力及健康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与其他类型森林经营模式相比,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更具优势,其既可以满足当代人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不会危机子孙后代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另外,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下,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始终处于持续协调发展状态,更符合新时代林业发展需求。
1.2森林经营模式演变趋势
了解我国森林经营模式的演变趋势,大致为以采伐利用为主的经营模式→永续经营模式→多效益经营模式→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现阶段我国森林经营模式逐渐由多效益经营模式向生态经营模式转变,由分类经营指导思想向可持续经营管理理念转变,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推动森林经营制度体系转变,从而有效提高森林的质量,以满足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对森林资源的需求。
2可持续森林经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方法
2.1净现值方法
净现值法作为最常见的森林效益评价方法,主要以收获净现值为指标衡量和持续森林经营模式对林农收益的影响。当净现值大于零时,表示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净现值越大,代表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效益越高。另外,净现值是指森林经营成本折现与经营收益之间的差额,外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净现值评价经营效益,并选择净现值最大的经营模式。
2.2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反映了不同经营模式林地自身的最大盈利能力,净现值为0时的贴现率即为内部收益率。原则上,内部收益率大于贴现率时,表示森林经营方案是可行的,其值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则相反。另外,内部收益率法能够把经营周期内的收益与支出联系起来,以判断经营方案的可行性。
3可持续森林经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实践
3.1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3.1.1确定评价模型
常见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模型有线性加权和法模型与乘法合成法模型。当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测度指标间相互独立时.常用线性加权和法模型。当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测度指标间有强烈的关联时,用此模型,主要有连乘法、乘除法与乘方法等。为了避免评价值过小,便于直观地比较评价结果,常采用乘方法模型。
3.1.2确定评价权重
一般情况下,权重主要经主观、客观等方法加以确定,主观方法随意性突出,客观方法很难全面反映专业知识,不利于发现问题,得到的结论不够准确。而主客结合方法可以弥补两者各自缺陷,常用方法包括AHP、嫡权法等。AHP是以系统逻辑作为切入点对评价指标进行梳理,划分成多个层次之后进行对比,由此形成评价指标,量化处理较为重要的指标,计算不同指标在总指标中占据的权重。嫡是系统尚未确定情况下的度量表现,直接反映出不同指标蕴含的信息量,以此划分指标权重等级。
3.2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过程中,为健全指标评价体系,基于研究目标所在区域分析经营要求,例如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减少资源消耗等,参考当地政府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出的政策文件,秉持科学、可行性以及系统性原则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指标合理性,反映研究林区经营要求。选择适当手段收集数据,基于此监测当地环境,为管理决策制定提供参考。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联系,保证指标权重平衡,从全局出发对当地林区经营状况进行评估。
3.3数据来源及数据标准化处理
利用目标值指数法可以做到高效处理数据,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获得相对数,这也是比较指标的评价表现。正常情况下,研究区域规划值、小康社会参考值均可以作为目标值使用。正效指标计算主要依照下述公式进行,即标准化值P=(指标值/目标值)×100%=(D/S)×100%,若指标值高于目标值,最终结果取1。负效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标准化值P=(目标值/指标值)×100%=(S,/D,)×100%,当目标值大于指标值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取1。
3.5权重及各级指标综合评价值
按照上述提及的方法进行操作,经过计算之后可以确定不同指标AHP权重以及嫡权重,依据需求分类整理这些数据,留待后续环节使用。随后通过计算确定系统层以及状态层的AHP权重、嫡权重等,根据应用需求采取针对性方式处理这些数据,深入分析这些数据,挖掘内在价值。之后,合理运用线性加权和法模型,计算不同标准在同一时间段的综合指数。深究各指标权重,了解不同权重发挥的作用,由此确定不同标准对评判结果造成的影响,如此可以对整体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决策。
3.6结果分析
由上述分析内容可以看出,不同方法运用过后会对指标造成不同影响,权重指标排序会因此改变。AHP权重反映了生态环境现状以及资源储备情况,有助于改善生态质量。嫡权重蕴含经济元素,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转变的直接体现。而且,即便是同一标准情况下,也不意味着各指标权重完全相同,其中依旧存在较大差距。在AHP权重中,森林覆盖率最为高,嫡权重当中,人均GDP更高,而嫡权重内指标排序集合了两者所有重要指标,满足林区发展提出的需求。
4总结
综上所述,可持续森林经营过程中生态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反映林地的最大盈利能力,还能够为后续森林经营工作提供参考,以保证我国林业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可持续森林经营期间,可以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等方法准确评估可持续森林经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准确反映林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等信息,从而为后续可持续森林建设、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指导。上文就可持续森林经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展开探讨,总结了大量经验,以期能够为类似森林经营效益评估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彭朝俊.论科学的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态效益[J].华东科技:综合,2021(8):1.
[2]刘瑞容.森林抚育经营对生态效益的影响[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1):42-44.
[3]刘志莉.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