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持续发展与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并且这些方面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类福祉等。
1.2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建筑工程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较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责任不清等也会影响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1.3可持续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的影响和改善作用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节能减排: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使用新型材料、新型设备和新型技术,优化建筑设计等。资源循环利用: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利用,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社会公正: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类福祉,例如关注员工福利、社会责任等。
2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已经采取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措施。
2.1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优化建筑设计、实行建筑能耗计量等方式实现。其中,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例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采用LED灯等高效节能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电力消耗,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2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建筑垃圾、采用可再生能源、节水、节材等方式实现。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回收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和废弃物等;采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例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节水、节材等措施也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和环境的污染。
2.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采用低碳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建筑物烟气、污水、垃圾等的处理方式实现。采用低碳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可再生、可降解、无毒无害的材料;建筑物烟气、污水、垃圾等的处理和处置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例如采用环保设备和技术对建筑物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处理和处置。
2.4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完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推广和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能源消耗标准、环保标准、节能减排政策等,从而推动企业和个人更加积极地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重要保障。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对新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技术水平。例如,建筑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不断创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智能节能技术,开发新型环保材料等,都将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建立健全的管理标准化机制。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以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的责任和监督。政府可以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和执法,鼓励企业积极推广可持续发展实践,建立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进行环保、能耗等指标的评估和监测,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让社会各界和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监督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情况。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研究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
3.1绿色建筑认证
绿色建筑认证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内,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健康和舒适等为目标,采用节能、节水、节材、低碳等绿色建筑技术,获得相关绿色建筑认证资格的过程。绿色建筑认证可以鼓励建筑业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建筑的环境性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3.2生命周期评估
生命周期评估是指对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通过生命周期评估,可以评估建筑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等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情况,帮助建筑工程管理者找到优化设计和管理标准化的方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3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是指通过采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建筑技术和节能设备等方式,减少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的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包括隔热材料、节能门窗、太阳能利用、热泵、燃气锅炉、新风系统、LED照明等。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是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通过回收、再利用、再生和资源循环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的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能。
3.5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在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企业应该通过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积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企业可以关注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注重员工的安全和福利,尊重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赢发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方法包括绿色建筑认证、生命周期评估、建筑节能技术、循环经济模式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中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入实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喜宁.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16):96-97+100.
[2]宋东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在实践中的应用[J].砖瓦,2023,(08):85-87+92.
[3]李岩.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3,8(07):112-114.
[4]陈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2,(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