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AHF)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源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左心功能异常,导致心肌收缩压力变低所造成的急性心脏排血异常。患者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乏力、心率加快,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夜间高枕睡眠,若不及时干预治疗,患者极易发生心源性休克以及急性肺水肿。临床上常以药物保守对症干预治疗为主,因此对于护理的要求较高。研究表明,应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重症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1]。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心衰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综合重症护理干预,并就急性心衰病人重症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心衰患者。5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26名,患者年龄56-74岁,平均(64.8±6.5)岁。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差异,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及研究两组。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经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P>0.05)。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急性心衰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知晓研究内容,自愿选择干预方式并签署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排除标准:病史资料残缺;患者死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中途转院或因个人因素退出本次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28例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内容包括:评估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配合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波动,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
研究组28例施以综合重症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鉴于大部分急性心衰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心态变化,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的不安情绪,并以心理学为基础,对患者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沟通期间保持态度亲切和蔼,聆听患者内心所需,必要时让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治疗心态。
(2)吸氧护理干预:针对病情严重者将吸氧浓度控制于6~8L/min左右,针对病情较轻者则控制在2~4L/min左右。每间隔两小时将吸氧导管更换一次,湿化液通常为50%浓度的酒精,同时及时更换湿化液以此防止失效。
(3)环境舒适干预:让患者确保睡眠质量,保持病区卫生的干净整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天气寒冷时可用空气净化器净化病区空气。保障室温在26℃左右。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要确保轻柔避免对患者产生刺激。
(5)饮食及健康指导:依据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并结合患者民族信仰及饮食喜好,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膳食方案;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可给予鼻饲营养干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全面化健康知识指导工作,使患者家属明确疾病诱发原因、以及治疗目的。
1.3评价指标
1.3.1护理质量
护理结束后,采用院内自制的护理质量测评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从护理水平、应用效果、应急能力以及护理服务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单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评价越高
1.3.2不良事件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常见不良事件包括有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心源性休克等。
1.4结果统计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用t、(x̄±s)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表示,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评价见表1。
表1:护理质量评价对比(x̄±s,分)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在护理干预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3.讨论
鉴于急性心衰患者多有心脏疾病史,因长期疾病困扰患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并且对疾病治疗产生消极心理,非常不利于护理治疗的工作开展[2]。因此,在急性心衰护理工作中,首先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压力树立积极心态。重症护理临床上针对重急症患者所实施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急救有效性,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急性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有效性。而综合重症护理干预,是以重症护理为基础,对患者开展的更具有全面性及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与楚藤学者的研究数据对比,基本一致,均证实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干预价值。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重症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佳,张静.急性心衰病人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1):208-209.
[2]文诗凡.急性心衰病人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