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GIS属性数据库中属性管理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在进行GIS属性数据库的应用时,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由于在进行地图制图时,对相关的编辑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而目前一些制图软件的设置,都是在图形基础上完成的,没有很好地进行属性管理相关技术的应用,以此,在地图制图编辑中进行属性管理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制图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的结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系统,能够一体化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编辑等工作,这样,就能很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质量。
一、在制图过程中连接属性数据库
在地图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整理时,一般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管理。如果想要对数据进行更新,就要在编辑完成之后进行,在进行地图制图编辑时,最主要的是进行内容的符号化处理,必须要根据相关的属性信息进行符号的确定。现阶段在进行商品化制图时,相关制图软件可以直接和系统进行连接,实现符号化生产,但是在进行符号化生产之后,根据地图上的符号,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要素属性的提取,也不能进行属性信息的分离,因此,在进行地图制图时,就要对属性信息进行不断的存储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想要进行属性信息的存储工作,就要在制图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的连接,通过它进行属性信息的存放,只有这样,在进行地图的修改处理之后,属性信息才能有效进行保留。其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作图平面上进行信息的获取,再经过不断变换得到平面坐标,也可以从属性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提取,因此,进行属性信息的存储就是最为关键性的工作[1]。
二、地图编辑从基于图形、符号到基于地理属性
在进行地图的制图过程中,通过属性数据库的应用,能实现制图编辑技术的不断创新。现阶段大多数制图软件,都没有考虑到数据的获取,过度追求地图的出版,因此在进行地图编辑时,都是从符号或者是图形的角度直接进行编辑工作,这种编辑方式没有考虑到地理属性,也没有将地理属性和符号之间产生很好地联系,使得相关操作变得非常困难。实际上,在进行地图制图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在确定了出版的要求之后,开始进行制图时,符号和属性之间就产生联系,这点在控制表中可以进行发现,如果将编辑的环境和数据库进行连接,此时数据库就可以进行属性信息的存储,工作人员想要进行要素的修改时,首先要进行的是属性信息的修改,然后,根据相关的要素进行符号的确定,这样就能很好地完成修改工作。由于符号中是蕴含着地理信息的,因此,在进行地图编辑时,工作人员主要是对要素以及参数进行修改,而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地图要素的编辑,既保证操作的简单性,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修改的直观性[2]。
三、基于集成GIS属性数据库的地图制图编辑技术
由于要素是比较复杂的,这就使得符号和属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多的,在进行制图编辑时,它们也能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制图时,并不是要让所有的要素中都含有地理属性,例如,在地图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进行解释说明的,这些内容与数据库之间是不需要建立联系的,因此,有地理属性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针对地图要素是否要和数据库进行连接,相关工作人员也要采取不同的编辑工具进行工作,在进行制图工作时,必须要满足出版的需求,但是,符号和属性库中的内容是不需要保持一致的。
(一)地图编辑的三个层次
地图制图编辑技术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图形符号、地理属性以及制图综合方面的编辑。其中,图形符号的编辑在地图制图编辑中是应用性最广的,经常在商品化的图形编辑中进行使用;再者,地理属性的编辑在实际制图过程中,是不断进行要素属性的应用,从而将其符号化,由于在进行操作时,必须要对编辑环境进行有效控制,这就使得它的编辑形式和其他的是不一样的。在进行地图编辑时,是需要使用到视口工具、图形创建工具以及属性编辑工具的,前两者是商品化制图软件中存在的,只是在使用的时候有略微的差异,如果只是进行地图的符号化工作,这些是能够进行满足的,但如果要进行一体化生产,就必须进行地理属性编辑工具的使用,才能满足地图出版的各类需求。因此,在进行一体化生产时,最主要的就是要对地图要素进行编辑以及整理,在修改属性的同时,要通过相关技术的使用,使符号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一对一关系的应用
一对一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图形符号对应一个数据库属性记录。当在制图过程中要素发生变化时,例如位置或者是形状,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编辑工具等,直接进行形状以及位置的更改;如果是属性发生变化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编辑工具进行修改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进行新要素的采集时,首先要进行属性的确定工作,然后,在进行位置的确定,还要通过相关操作进行符号的布置,需要注意的是,由一对一关系也可以演变为一对多或者是多对一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类型关系的应用,在实际的制图过程中是可以互相进行转变的[3]。
(三)一对多关系的应用
一对多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由之前的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的关系,它主要的用途是为了保证要素和地名之间的联系。一对多关系主要体现出要素的多样化,同时一对多关系也是在GIS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关系,通过和属性表的连接就进行属性信息的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制图工作的,也能提升制图的效率。
(四)多对一关系的应用
多对一关系就是指多个对一个这种情况,它主要是在地理属性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应用。例如,一条小河,被分成了很多段,虽然它们没有在同一个地方,但是,由于它们是源自同一条小河,相关的信息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就能很好地进行应用;再如,针对一些居住地,若地名和属性存在对应关系,同时,在符合与记录也存在一定连接,这样也可以进行应用的[4]。
(五)多对多关系的应用
多对多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由一对一变成了多对多的关系,它是由其他关系演变而来的。多对多的关系主要是用在一模一样属性的情况下,例如,在地图中,都是用一些面来表示一个国家的行政地区,其中它们的面域点属性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说,这些面域点是同时指向一个数据库属性记录的,这种情况就是多对多的关系,可以进行多对多关系的应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GIS属性数据库在地图制图编辑中进行应用,不仅能促进数据管理和制图编辑系统的结合,还能打造一体化的系统,保证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就要不断加强在地图制图编辑中GIS属性数据库的应用,实现对编辑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青春.集成GIS属性数据库的地图制图编辑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14):29+31.
[2]薄伟伟,楚楠,王燕,等.基于GIS数据库的地图制图技术研究[C]//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2014(4):1-2.
[3]李全乐,黄彦丽,蔡楠.集成GIS数据的地图制图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18):1-2.
[4]罗康,张驰月.地图制图中引入GIS属性数据库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