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高波博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波博,.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 中国电力技术,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9537.
摘要:
现阶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居民日常生活,对电力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对电力供给可靠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电力自动化技术综合了现代化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优势,不仅可以保障配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同时还可以实现故障监测、预警及控制,可以有效提升电力供给可靠性,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可以推动企业发展,构建现代化的电力系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9537
基金资助:

1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1.1电网调度自动化

通过现代电网调度系统,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通过电网调度系统,可以实时了解电网的运行状况,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借助计算机技术,收集电网运行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从而更好地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此外,电网调度自动化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电网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电网调度自动化不仅可以使电网调度更加科学,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因此,电网调度自动化具有许多功能和优点。

1.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结合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对变电站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最终完成变电站设备和电力系统的重组和优化。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和作用,通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电网自动化建设的需要,也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水平。通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系统中各单元模块的故障,进而帮助人们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全控型开关设备的应用

全控型开关设备能够更大的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实现大规模的集约型生产。电厂通过用全控型开关设备替换半控型晶闸管的方式,有效减少了电力生产的成本。这是电子交流变频技术在电力电子器件革新中的应用,最终使用到电力生产系统中,有效地提升了电力生产的效率。

2.2谐振式变换器的应用

谐振式变换器应用于变电站系统中,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系统中的应用。原本的变电站系统中使用的是低频变换器,后来革新成为高频变换器。传统的变换器存在诸多的弊端,低频变换器的效率低、响应速度慢。高频变换器虽然提高了效率和速度,但同时带来了噪音大,容易过载的副作用。两种变换器都不能够满足目前变电站系统生产的需求。随着技术的革新,谐振式变换器出现在电力系统中,他有零电压或者零电流的工作特点,能够弥补低频和高频变换器的不足。谐振式变换器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力生产系统中,随着应用时间的增加,正在不断实现技术升级和革新。

2.3对于变电站的科学维护

如何在变电站全面实施电气智能化技术是当前电力自动化建设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变电站已开始注重通信系统与电子计算机的科学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合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完成各种电力结构和变电所装置的科学重组,加强细化工作。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系统各环节的连接配置越来越简化。改变了以往复杂的操作模式,操作难度低。整个流程非常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它非常适合当前变电站建设的发展趋势。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不断完善微机保护功能,使信息监控不断优化,有助于弥补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各种不足。

2.4推进配电网智能化建设

将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配电网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镇间配电的智能化供应,保障周边居民的正常用电。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城市自动化系统实施更加高效的故障优化工作,促进国家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正是由于配电网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积极推广,保证了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电气智能化技术的使用,还可以使用户更仔细地观察测量数据,提高企业的可信度,进行线损统计。

2.5远程监控式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之一是远程监控应用。远程监控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时空意义。首先,它可以大大减少电缆在空间上的占地面积,从而降低电缆采购、安装和维护的成本,而且安装方便、省时、省力。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和迭代,远程监控设备已经非常成熟。在执行监控任务时,可以长时间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内部结构一开始就预置了远程监控兼容模块,可以带来更多的功能扩展,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为控制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收集和掌握整体运行情况。远程监控也有一些缺点或局限性,即对通信网络的依赖性极大。如果通信网络的速度达不到系统应用的正常水平,整个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就会非常慢,而且由于信息通信是在实时在线连接状态下进行的,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对于如此海量的信息,及时的采集、传输、处理、整理和分析需要专业的硬件设备和优化的系统网络来实现。对于一般的小企业来说,很难承担如此复杂系统的运行维护。因此,除了远程监控系统外,一些企业还会选择其他辅助操作系统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6在功率测控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第二个应用是电力测控。在电气工程中,电力测控的主要目的是使电力传输安全稳定,因此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分散测控的要求,从而对电力传输有一个全面的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增强电厂的监控效果,提高分散测控过程中的监控能力。利用电气自动调平技术的优点,在分散测控模式下,通过总线控制将各模块的监控信息进行集成,对保证输电的顺利运行,促进电厂更高效的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具有良好的数据采集能力,依靠感应装置的功能和相应模块的处理将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做出下一步反应,保证发电的实时控制,降低相关事故的风险,对保证电厂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本系统的运行,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操作的难度,为维修工作提供更为方便的处理环境。

2.7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我国用电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改变了整体负荷。电力企业需要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保证工作延迟补偿的效率,降低电能损耗,发挥智能设备的作用,从而不断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在电力工程中,低压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是利用三相电容器采集信号。对三相无功补偿的要求不同。采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不利于电压平衡,也不利于配电工作的监督检测,不利于电力工程的发展。采用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可以优化低压无功补偿技术,结合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有效地监测负荷变化过程。将分相补偿与三相共补偿相结合,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电网负荷合理使用分相补偿方式,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电网的经济性,保持三相状态的平衡。

3结束语

在国家及社会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的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实现电力行业产能的增加、电力成本的降低、能源分配的合理化等诸多优势。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实现电力行业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伟.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1(12):136-137.

[2]姜定伟.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22):51-52.DOI:10.13535/j.cnki.10-1507/n.2021.22.21.

[3]刘大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1,23(20):80-8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