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若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境内山地和盆地相间,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于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2.1℃,极端最高温43.9℃,极端最低温为-22.6℃。年均降水量为34.1mm,蒸发量达到2072.4mm。年均日照时数为2455.1h。红枣是若羌县的特产,若羌红枣甜脆适口,香味浓厚,多食不厌,优质红枣含糖量高,色红、皮薄肉厚,紧松适中,果肉细腻,清甜爽口,具有十分高的市场认同度。本文主要对若羌县红枣生长期内气象灾害进行气候条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气象防御措施,旨在不断提升若羌红枣的品质和产量。
1 若羌红枣种植优势
若羌红枣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若羌县主要种植灰枣、骏枣、冬枣,其中灰枣种植面积最大。若羌枣区面对大沙漠,背靠阿尔金山,远离城市、工业等污染区。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酷热少雨,气候干热,风大尘多,光照时间长,日温差大,光合有效辐射极高,光热资源匹配极佳,属典型的大陆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大,年均气温12.1℃,年平均无霜期203天,适宜优质红枣的种植。
2若羌红枣生长所需气候条件
2.1 温度条件
若羌红枣属于喜温植物,在生长期内需要一定的热量积累,但是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尽相同。正常情形下春季温度达到11.5℃以上时,枣树逐渐萌芽,日均温度达到15℃以上时,枣树可枝叶发展花芽开始分化。日均温度达到18.5-20℃之间时,枣树进入现蕾始花期。红枣盛花阶段的最佳气温为22-25℃,此间若日均气温未达到20℃或超过30℃则会对枣树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红枣坐果和果实膨大阶段的最佳温度为26-29℃,若此间日均温度在18℃以下则会降低浆果生长速度,使成熟期推后。红枣成熟阶段的旬平均温度最好为18.5-22.5℃,昼夜温差若达到12℃则更利于果实含糖量积累。
在整个红枣生长发育阶段,≥10℃的逐日活动温度总和需达到3300℃,若日均温度低于5℃,则枣树会进入休眠期,此间的红枣则会因休眠更好适应低温天气。但低龄枣树抵御低温的能力较差,需要注意防范。
2.2水分条件
红枣生长发育期内对水分的需求不严格,但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对降水量和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花期需要一定水分支持,空气湿度最好在75-80%范围内,降水量要高于25mm,如此花粉方可正常受精,并且能提升枣树坐果率。若是开花期空气湿度不足那么花粉粒无法正常发芽,导致出现落花落果的情况。成熟期的红枣树对水分需求则较低,晴天无大风天气最好。
2.3 光照条件
枣树为喜光植物,对光照要求比较高。枣树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根据树体所接收的光照时长成正比,合理的光照时长利于细胞分化,树体积累养分速度加快,生长健壮。坐果率和光照时长也成正比,光照不足会导致坐果率降低,影响树根发育,树根发育不良导致难以及时供给树体所需的水分及养分。
3 若羌县气象灾害分析
3.1 高温干旱
高温天气在5-9月频发,此间正是若羌红枣的主要生长期,尤其是七月份,高温天气频现,平均最高气温达36℃,刚好和枣树开花坐果的时间段重合。6月份红枣处在开花盛期及幼果形成期,≥35℃高温天气对红枣开花授粉及幼果生长影响较为明显,会造成焦花现象及花期授粉不良和幼果脱落等。坐果期高温容易导致落果和果实日灼病。持续性的高温还会形成干热风,枣树叶片水分蒸腾作用增强,枣花盛开后花粉快速风干,不利于枣树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高温天气还会导致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
干旱是若羌县常见的自然灾害,基本年年有,频次高是其突出特点,而且干旱过程持续性强,在干旱灾害过程中可连续数月无降水天气出现。虽然枣树比较抗旱,但干旱持续时间过长则显著不利于枣树生长和结果。根系长时间吸水不足会导致植株发育停止,尤其春旱和春末夏初旱容易造成幼苗干枯,其次还会导致落叶、落果等灾害。干旱还易诱发枣树产生生理性病害,干旱环境中枣树自身水分在大量流失,地下水的蒸发量也在增加,可能导致土壤碱性化程度加剧。土壤表层的盐离子增加会降低枣树吸收微量元素的效率,从而出现缩果病、枣树叶病等病害。此外,干旱还导致病虫害大量繁殖,传播病虫害的昆虫数量增加。持续的干旱使得枣树细胞缺水严重,若是突降大雨或大水灌溉容易导致树体吸水过量,细胞膨胀出现果裂。若羌枣树种植区系灌溉农业,干旱对若羌红枣主产区影响较小,但遇夏季供水不及时会导致红枣落花落果,导致红枣减产。
3.2 大风沙尘
若羌县气候较为干燥,地表植物较为稀少,冷空气便于入侵,加之地形作用影响,容易出现大风沙尘天气。春季是大风高发期,以四至月为最。四月若羌县气温上升幅度大,出现显著气压梯度,为大风天气出现创造条件。若羌年平均风速为2.1m/s,极大风速为32.7m/s。4-6月正值红枣萌芽、树叶伸展及开花的关键阶段。若遇强风天气枣树新抽嫩芽会被风干,新发枝条易被吹断。花期大风会造成枣树大量落花,花期出现沙尘天气会降低枣树光合作用的能力,授粉下降,影响坐果。夏季正值枣树花期幼果期,抵御大风能力较弱,而且强风环境下昆虫类活动减少,不利于枣树的授粉受精。
3.3 干热风
干热风多为夏季冷空气入侵和热低压的天气形势下形成。若羌县是新疆干热风比较严重的地区,年平均干热风24天,在县域内农区各地均有发生,在靠近戈壁滩的裸露地区更甚。5月中旬红枣陆续进入开花始期,5月下旬进入开花盛期,7月中下旬陆续进入开花末期。红枣开花期正是若羌干热风盛行期,干热风会造成枣花柱头枯萎脱落、焦花、幼果脱落,干热风是影响若羌红枣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子。
4 气象防御措施
4.1 建立健全灾害防御机制
气象部门成立应对气象灾害的保障服务、气象服务、人影作业工作组,与应急、农牧局等部门开展联合会商,共同分析研判灾害形势,积极应对旱情、高温、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天气发展。及时启动预警应急响应,配合地方政府制定《抗旱救灾工作方案》,重视人工增雨作业,妥善调配增雨火箭弹等装备。针对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要及时向党政领导、相关部门报送天气分析预报和预防措施;与农业部门合作,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合理安排农时,减轻灾害危害;及时向社会公众广泛发布高温预报和预警信息。
4.2 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在遵守全国技术规范框架的前提下,从本县灾害特点和实际服务需求出发,细化普查技术,编制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细则,通过专家评审等工作,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风险普查技术体系,为高质量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供科技支撑。针对县域内的干旱、高温、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开展致灾因子调查和危险性评估、以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建立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通过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一方面可以摸清本地区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全社会科学设定各个区域基础设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有利于推进韧性城市、韧性乡村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抵御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
4.3加强田间管理
4.3.1花期浇水
在枣树开花始期,为防止干旱、高温、干热风造成的“焦花”现象,花前应追肥灌水一次。盛花期灌一次浅水。
4.3.2花期喷水、喷肥
花期喷水可增加空气湿度,迅速补充朱提营养,提高坐果率。花期喷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枣树开花盛期进行,叶面喷肥、喷水应避开高温时段进行,一般在上午12点以前,下午9点以后喷洒,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山翠翠,莫振忠.红枣种植气候条件及气象服务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6):2.
[2]张爱强.且末县红枣种植气候条件及气象服务研究[J].农家参谋,2020(12):187-188.
[3]徐羹慧,毛炜峄,陆帼英.新疆防灾减灾对策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