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人防工程是地铁建设领域极为关键的部分,地铁人防工程建设应注重其建设管理模式的选用,力争以最低的成本满足最大的效益,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整体的防护能力。
国务院、住建部和发改委先后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推进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EPC工程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或者若干阶段承包,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
由于地铁兼顾人防工程是地铁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具有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工期要求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若采用EPC工程承包模式,可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的深度融合,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降低了业主单位面临的风险,同时,也易于工期目标实现,有利于项目的快速推进和顺利实施。
二、地铁兼顾人防工程项目特点
地铁兼顾人防工程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口部防护设备、通风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地铁兼顾人防工程设防方式一般按照“车站 + 与其相连的地下区间”原则,在防护单元之间设置双向受力的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平时运营时,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处于开启状态,人防门设置多重可靠的定位锁定装置,地铁车辆可以安全通过;战时处于关闭状态,保证每个防护单元防护的独立要求。[2]
地铁兼顾人防工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专业性强
地铁兼顾人防工程专业性强包括资质专业、监理专业、设备专业和专项验收,具体表现为:
(1)资质专业
设计单位需住建部颁发的建筑行业(人防工程)设计资质或国家人防办公室颁发的人防工程和其他人防防护设施设计行政许可资质。人防设备安装和检测单位需有经过国家人防办公室认定资质。
(2)监理专业
人防专业需聘请专业监理机构,严禁人防监理由其他土建、机电工程的监理单位兼任。
(3)设备专业
地铁人防设备应能满足地铁工程的人防防护要求,具有操作简便,平战转换快捷,维修保养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必须是通过国家人防办专家鉴定的产品,禁止将未通过批准的人防设备在地铁人防工程中使用。
(4)专项验收
地铁兼顾人防工程需在属地人防办公室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下进行专项验收,其档案资料也相应建立专卷进行存档。
2、要求精度高
人防工程以“防护、密闭”为主要特征,设备安装精度要求高,垂直度、平整度允许偏差一般在1‰以内,相比于一般土建工程的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并且由于非标准设备多,即使是相同项目、相同设备,人防设备制造安装的技术和现场实际情况也各有不同。施工过程和后期成品保护期间造成的微小的尺寸偏差都会对人防工程的防护性能和密闭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3、交叉施工多
地铁兼顾人防工程的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工作涉及较多专业的交叉施工,需要土建、装修、机电设备、轨道、供电(接触网)、FAS、 通信、信号等各专业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质量。
4、施工条件受限
由于地铁施工工作场地狭小、环境恶劣,区间人防设备位于区间正线或出入段线轨行区,人防设备的安装、调试通常与地铁其他专业,如轨道、接触网安装阶段交叉进行,所以区间人防设备的安装条件受限。区间人防设备安装过程时常间断,连续性较差。
5、管理难度大
地铁工程线路长、站点多,在人防设备安装上各防护单元位置不同,受制于区间工法及埋深的影响,施工工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统筹安排,区间人防设备的安装管理难度大。
三、地铁兼顾人防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地铁兼顾人防工程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1、为了确保密闭要求,人防门四周的门框墙需要一次性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不能二次施工,穿过门框墙的所有管线均需要进行防护密闭处理。结束防护结构浇筑作业后,不可对其采取剔凿修补措施,且后续不允许开孔凿洞,应维持其完整性;人防门的门框、封堵框及结构需预埋套管等,必须做到一次性预埋到位,不可遗漏。
2、由于口部是整个人防工程中最为薄弱的部位,人防门是整个地铁人防工程中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最为多发的部位。区间人防门在安装时一定要能够完全贴合轨道,在进行钢板预埋以及安装下门框时,一定要有专业的测量人员,对高程、里程进行反复的测量之后,并且隐蔽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固定。
3、吊环对于人防工程至关重要,不仅用于人防门吊装,且对于后期人防门调试和维护保养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人防工程质量检查中,经常出现吊环材质使用错误、吊环漏设少设、吊环位置偏差过大、未进行防腐处理等质量问题。
4、人防设备由于受到主体工程的影响,所以在进度安排方面缺乏独立性,它们的安装时间与进度需要根据地铁工程土建施工的进度来进行制定,这就使得地铁人防设备安装进度不可控制。[3]
四、采用EPC项目管理模式对于业主和项目承包单位的意义
EPC项目管理模式对于项目建设效果的提升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1、采用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对于业主方的意义
(1)EPC项目管理模式高度强调设计、采购和施工三大阶段的协调性。业主方在招投标环节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即可确定工程承包单位,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还能降低招投标成本。鉴于人防工程的特点,在工程立项阶段就能确定人防设计方案,所以人防工程的设计工作能够提前进行。通过设计与采购的结合,在设计环节采购工作前置,进一步地缩短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有效提升项目建设效率。
(2)采用EPC项目管理模式,业主方通常只负责整体性、原则性、目标性地把控,可减少人防专业管理人员的投入,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有效地克服和弥补业主方在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加强项目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和造价的控制。
(3)EPC项目管理模式可以采用固定总价形式,原则上合同总价不予调整,从本质上促进了承包单位加强设计、施工全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如果承包单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控制不当导致设计、采购和施工等阶段的成本增加,风险由总承包商承担,业主方所承担的风险得以明显降低。
2、采用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对于项目承包单位的意义
(1)EPC项目管理模式下,承包商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并承担所有风险与责任。为做好工程,获得更多利润,需要工程中各个环节保持紧密联系,保证设计和施工的充分匹配,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发挥技术优势,确保工程质量,在规定工期内顺利完成施工,达到减少投资、避免浪费、资源合理化应用以及利润空间最大化的目的。
(2)EPC项目承包单位为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避免了各参建单位推诿扯皮现象,提升了管理效率。
(3)EPC项目承包单位应更注重项目进度的合理规划,与各相关专业施工工序的衔接及工期制定上应统筹协调、合理安排,避免窝工,以达到施工进度的要求。可以采取诸多措施,例如:通过“设计施工并行”模式,可最大限度利用项目每个阶段的重叠时间,缩短从设计到项目完成的时间;进一步与设备加工厂家合理安排设备生产计划,精确管理每一种设备的生产、供货、运输时间,并匹配现场施工时间,合理缩短工期;加强进度管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物资基础条件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保障整体工程建设的有序性。
(4)由于地铁人防专业与建筑、结构、轨道、通信、信号、通风、供电、给排水、限界等其他专业接口多,协调工作量大、难度高,人防设备生厂和施工单位技术能力相对薄弱,所以,由设计牵头的承包模式在地铁人防工程中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计主导作用,有效贯彻设计意图,利于质量控制,提升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未来人防工程总承包发展的主要方向,有利于人防工程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5)在设计阶段,对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关键阶段进行预先策划,全盘规划整个项目的建设轨迹,做到统筹全局,确保各个环节衔接合理、顺畅。 使人防项目建设始终处于强有力的支撑下,使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深度结合、有机组织在一起,充分发挥管理和技术优势。
结束语
EPC承包模式将成为未来地铁人防工程建设模式的重要发展趋势。为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第一,地铁人防工程采用EPC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EPC项目管理模式,对承包单位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工程实际推进中,也存在以下问题:(1)以设计单位牵头作为EPC承包单位对招投标时业绩要求方面存在劣势。(2)对EPC项目负责人资质要求相对更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之外,还要做到整合资源,沟通协调,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第二,后期的发展方向(1)未来EPC项目模式也可探索将人防设备维护列入承包内容,积极采用 BIM 建造模式,推广建造信息化,提升参建各方及各专业间的协同能力,尤其对于后期维护和监控意义重大。(2)随着地铁工程与周围商业一体化开发项目方案的复杂化,对于人防设计和人防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满足平时使用要求,又要满足人防的防护和密闭特性。这就需要设计单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北京人防工程规划建设研究课题组. 统筹与融合:北京人防工程规划建设.北京规划建设,2015.
[2] 胡慧茹. 城市轨道交通人防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房地产世界,2021:87-89.
[3] 孙志峰. 地铁兼顾人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城市建筑,2020(17):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