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皮肤增厚、褪色和脱毛为共症牛病的诊断和治疗
孙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鹏,. 以皮肤增厚、褪色和脱毛为共症牛病的诊断和治疗[J]. 当代畜牧兽医,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74.
摘要: 牛在养殖期间会发生多种类型疾病,其中皮肤病较为常见且种类较多,引起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传染性比较强,在发生这类疾病时若没有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则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必须要掌握各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防控,以此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主要对以皮肤增厚、褪色和脱毛为共症牛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望可以为牛的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皮肤增厚;褪色;脱毛;牛病;诊断和治疗
DOI:10.12721/ccn.2021.157074
基金资助:

以皮肤增厚、褪色和脱毛为共症牛病具有综合性特点,一定要在发病时及时发现并做出准确诊断后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要了解以上述几种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证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与蔓延,促进牛群的健康生长。

1.以皮肤增厚、褪色和脱毛为共症牛病的临床症状

1.1住肉孢子虫病

在感染住肉孢子虫病的病牛会出现贫血和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食欲下降、快速消瘦、皮肤水肿,并伴有腹泻、无力、四肢颤抖和尾端传坏死等情况,还有一部分病牛四肢僵硬、伸直,妊娠母牛会出现流产症状,病情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牛出现死亡症状。对于发病比较慢的病牛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贫血、毛发干枯和消瘦等症状。

1.2铜缺乏症

病牛在出现铜缺乏症时会出现以下几种病症:第一,猝倒病,病牛会突然出现肢体不协调,无法控制,导致病跌坐不能站立,呈左立姿势,跌倒后无法爬起且有划水动作,发病后若没有及时治疗病牛会出现快速死亡的情况。第二,泥炭痢和泻痢病,一般在牛群放牧后,病牛会出现持续腹泻的症状,水样粪便,粪便颜色从黄绿色逐渐转变为黑色,虽然能够正常饮食但是病牛日渐消瘦,身体机能衰竭。第三,犊牛憔悴病,犊牛后肢出现不正常状态,慢慢消瘦,发育受阻,在日常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

1.3粒细胞病综合征

本病在一定的品系内呈家族性发生。发病不定,有的为出生后1月龄,有的是1岁以后。主要表现沉郁、厌食、消瘦、发热、体表淋巴结和脾肿大等全身症状;支气管肺炎李呼吸道感染;口、舌、齿龈以至胃肠的坏死性溃疡和肉芽肿性炎症,严重的齿周炎常波及上下锁骨而引起骨髓炎。病程l-3个月,绝大多数死亡。

2实验室检诊断

2.1住肉孢子虫病

住肉孢子虫卵囊在宿主体内孢子化,囊壁脆弱易于破裂,故在粪便中常见的是含有4个子孢子的孢子囊。

2.2铜缺乏痘

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均降低,很多红细胞体内有亨氏(Heinz)小体,但无明显的血红蛋白尿,贫血程度与血铜浓度降低成正比。血液生化学检查。血浆铜浓度由0.9~1.0 mg压降至0.7 mg·L-1。时,称为低铜血症。继续降至<0.5 mg·L-1,出现临床缺铜症。但继发性缺铜早期,可因高钼摄人而诱发血浆铜浓度升高。缺铜时血浆铜蓝蛋白酶活性下降,<30 mg·L-1 (正常值为45~100 mg·L-1),缺乏程度与血浆铜浓度成比例。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单胺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也下降,对慢性铜缺乏症有诊断意义。

肝铜检查:肝铜浓度出生犊牛为380 mg·kg-1,生后不久因合成铜蓝蛋白迅速下降。成牛缺铜时,肝铜由100 mg·kg-1降至15 mg·kg-1。,甚至仅为4 mg·kg-1。当肝铜(干物质)>100 mg·mg-1为正常,肝铜<30 mg·kg-1时为缺乏。因此,肝脏含铜量的测定比血液含铜量测定更有价值,因为发生变化更早。在继发性铜缺乏症时,饲料中的钼和无机硫酸盐以及组织中含钼量的测定有助于诊断。

2.3粒细胞痛综合征

炎性反应:有强烈的炎性反应,包括白细胞增多症(79.7×106~155.0×106个·L1);中胜粒细胞增多症(80%~86%);核型左移(杆状核和幼稚型为50%~80%);骨髓相显示粒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增大(9:1);高丙球蛋白血症(36.0±14.0 g·L1)。证病性检验:吞噬细胞杀菌功能缺陷,包括中性粒细胞杀菌指数降低,己糖单磷酸旁路(HMPS)活性与对硝基蓝四唑(NBT)还原作用减弱。分离到的病原菌主要有化脓性棒状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

3.治疗方法

3.1住肉孢子虫病

住肉包子虫病在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治疗药物,一般会采用氨丙啉、莫能菌素和拉沙菌素进行预防给药,能够对该疾病引起的病理损伤进行有效控制,降低病牛死亡率,但是对于肌肉中包囊的形成没有限制作用,主要起到防控作用。目前我国通过临床实验研究,采用伯氨喹加乙胺嘧啶和伯氨喹加氯喹交替使用治疗的方式在人工感染引起的水牛急性住肉孢子虫病治疗中起到了良好效果,死亡率明显下降,而见球痢灵、盐霉素和常山酮等药物无法对病牛的死亡进行控制,不能取得上述药物的治疗效果。

3.2铜缺乏症

在进行铜缺乏症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根据病牛的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补铜处理,选择适合病牛的口服液,如硫酸铜,按照4g·头-1·次-1的规格进行用药,每周1次,可以快速缓解相关疾病症状。也可以选择内部含有硫酸铜物质的食盐舐剂或者矿物质合剂进行治疗,也能够起到补充铜的作用,有利于疾病的快速治疗,满足病牛的生长需要。

3.3粒细胞病综合征

以往在进行粒细胞病综合征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的方法,但是这一疾病的致死率比较高,而且具有遗传性特点,所以抗生素疗法获得的效果相对有限,通过对该疾病的不断研究发现,磺胺异嗯唑药物应用到粒细胞病综合征治疗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能够刺激吞噬细胞,增强生物活性,有利于提高杀菌效果,所以在病程较长的病牛治疗中可以尝试运用。

结语:本文主要对以皮肤增厚、褪色和脱毛为共症的住肉孢子虫病、铜缺乏症、粒细胞病综合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了解不同疾病症状的特点,要能够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准确判断,这样才能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可续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一般会根据病牛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而后采用实验室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从而根据具体病症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措施,实现药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确保能够控制病情发展,使病牛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朱锦光.奶牛脱毛症的发生、诊断和防治措施[J].饲料博览,2018,310(02):70.

[2]郑洋.肉牛皮肤霉菌病的病原,症状与药物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7,(01):6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