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低碳环保视角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议题,尤其在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当下,采用绿色低碳环保视角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这一视角有助于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确保其长期传承和可访问性。通过采取低碳的旅游方式,减少了文化遗产地受到过度游客流量带来的损害,同时降低了文化遗产的维护成本。此外,绿色低碳环保视角还能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减少碳排放和减小生态环境压力,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另外,绿色低碳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别是那些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性的游客。这将为旅游业带来经济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二、当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资源利用粗放化
当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粗放化的问题。这一现象表现为对文化遗产地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开采,而不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管理。过多的游客流量和开发活动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导致文化遗产的质量下降,历史建筑物的磨损增加,甚至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粗放化的开发方式不仅损害了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质量。
(二)生态环境负荷过重
另一个问题是生态环境负荷过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通常伴随着大量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和垃圾产生。这会导致环境的负担增加,包括空气和水质污染、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的负担不仅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还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三)绿色理念认知不足
绿色理念的认知不足也是当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很多旅游从业者和游客对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理念不够清晰,缺乏对可持续性的认识。他们可能不了解如何采取更环保的旅游方式,也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现有的旅游习惯[1]。
三、绿色低碳环保视角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战略
(一)完善规划引导绿色开发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在制定文化旅游资源规划时,采用全面的视角,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护,以及可持续的旅游开发。这一全面的规划可以确保文化和自然资源得到适当的保护,同时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规划需要明确标明可持续性的目标和原则,以确保在开发过程中兼顾文化、经济和环保需求。例如,规划可以设定游客数量的上限,以减轻文化遗产地的负担[2]。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并强化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框架,以规范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该包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游客数量的控制、碳排放限制等方面的规定。例如,政府可以规定文化遗产地的开发项目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估,以确保它们符合环保标准。政府、文化机构、旅游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至关重要,以确保资源得到综合性的管理和开发。跨部门合作可以促进资源的综合规划和整合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例如,文化和环境部门可以共同制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标准,同时旅游管理部门可以确保游客数量的控制。在规划过程中,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和需求应该被积极纳入考虑[3]。这有助于建立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同时确保社区获得公平的经济和文化收益。例如,当地社区可以参与制定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以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保护。政府可以设立基金来支持当地社区参与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项目。
(二)推行低碳技术改造升级
鼓励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是实现低碳环保视角的重要一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具有环保特性,还具备可持续性,因为它们不会耗尽,且不会产生有害的碳排放。通过在文化旅游资源区域引入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同时提高资源的能源效率。这一举措有助于减轻环境负荷,提升资源的可持续性[4]。例如,在文化遗产地安装太阳能面板,不仅可以为能源需求提供可再生的电力,还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从而降低碳足迹。推广和采用节能技术是另一项关键的战略,可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大幅减少能源消耗。这包括采用高效的照明系统,如LED灯,以降低用电量。智能温控系统可确保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更加智能化,根据需要进行加热或制冷,减少能源浪费。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还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的可持续性。通过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实现更为环保和经济高效的运营方式。文化旅游资源的交通管理和优化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因素。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共享交通工具以及步行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有助于减少游客交通方式中的碳排放。同时,交通管理的优化也包括减少交通拥堵,以提高游客的出行体验。减少交通拥堵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还可以减少环境噪音和空气污染,从而提高文化旅游资源的质量。
(三)加强宣传培育绿色消费
积极展开广泛的宣传活动,向游客传达绿色旅游的理念和其重要性。这可以通过多样的传播途径实现,涵盖社交媒体、电视广告、宣传手册等,以强调绿色旅游的核心价值观,如减少碳排放、尊重当地文化和环保觉悟[5]。为游客提供有关文化旅游资源的信息和教育,包括环保实践、当地文化和历史背景。游客通常更愿意采取绿色旅游方式。积极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可持续的交通方式、低碳餐饮选择和环保住宿。这可通过与供应商合作,鼓励他们采用绿色技术和实践,以迎合绿色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绿色旅游选项可协助游客更容易采纳环保的旅游方式。制定奖励计划,以鼓励游客采取绿色旅游行为[6]。这些奖励可以包括优惠、礼品或其他激励措施,以奖励那些采用公共交通、节水、节能等环保实践的游客。这可激发游客采用更加环保的旅游方式,同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结语
这些战略的成功需要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从业者和游客之间的协同努力。只有在各方共同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绿色旅游的目标,确保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提高文化旅游的质量和可访问性。在未来,继续推动这些战略的实施将是保护我们丰富文化遗产和珍贵环境的关键,同时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栋.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乡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以周窝音乐小镇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66-2969.
[2]刘栋.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乡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以周窝音乐小镇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
[3] 宫园园.基于低碳经济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 2021.DOI:10.12239/j.issn.1671-7740.2021.12.026.
[4] 金智锦.都市圈视角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湘阴县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 2021(10):3.
[5] 刘中才.低碳经济导向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视角[J].求知, 2023(5):39-41.
[6] 陈琪.旅游民宿低碳环保的发展研究[J].旅游与摄影, 2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