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如今人们愈发重视自身健康,对鸡肉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如今生态鸡养殖已经成为主要趋势,生态鸡养殖的特点在于饲养过程中不能使用以往选用的手段缩短鸡成熟周期,只能采取天然方式养殖,以致于饲养成本较传统方式较高,如果饲养过程中鸡一旦出现某些问题定然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养殖单位必须要对生态鸡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探究,以此推动我国饲养业发展。
1生态鸡养殖特点
生态鸡又被称作笨鸡或土鸡,和传统饲养模式下的鸡有所不同,饲养过程中不能使用人工抗生素饲料进行催熟,划定某一区域让鸡自由活动,通过这种模式饲养的鸡不含有激素,肉质鲜美,富有营养元素,所以得到消费者青睐,从农业角度来看,尽管生态鸡饲养花费成本较高但符合我国当前生态发展趋势,是传统养殖技术和科学发展的产物。生态鸡养殖秉持放养原则,鸡群可随意捕食,同时以人工饲养作为辅助,能够使鸡群健康生长。虽然人工饲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但是饲养过程中不能使用化学添加剂、人工合成化学饲料等,以此来保证鸡肉品质,进而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生态鸡饲养期间,营养对集群生长而言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主要使用玉米、小麦等杂粮,萝卜、南瓜以及各类蔬菜,生态鸡饮水为山泉水,其中含有大量矿物元素,能够增强鸡群自身抵抗力,简单来说生态鸡是全新的养殖模式,应大力推广,从而生产安全食品,满足消费者提出的需求。
2生态鸡养殖区域选择
养鸡场是鸡群生长的关键,养鸡场的建立直接决定生态鸡生长状态,饮食等。为此养殖单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区域,养鸡场建设之前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基本情况,尽量选择阳光充足,地面干燥,生态环境较好,水源充足的区域。远离厂房、污水排放区、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为生态鸡群提供较为适宜的环境,使其能够正常生长。饲养阶段,养鸡场位置确定之后,需使其处于较为平缓的坡度,通常情况下高度不宜超过25°。
2.1山地
山地森林是生态鸡饲养主要场所,山区内绿植生长茂盛,且拥有大量昆虫,满足鸡群对饮食提出的需求,同时采取放样的方式可调节当地生态系统,并提升鸡群品质,提升竞争力拓展市场。
2.2草原
草原养殖是目前生态鸡养殖常见的方式,草原资源丰富,为鸡群提供了大量食物以及自由的活动空间,饲养成本投入减少。这种饲养模式对某些个体养殖单位而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3茶园
茶园同样可作为生态鸡饲养主要场所,可以在春秋交替之际将鸡投放到茶园中。这些鸡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啄食茶园内的害虫,在为鸡提供食物的同时,降低了茶园的病虫害。鸡的粪便能够为茶树生长提供肥料,同时减小了鸡粪的污染,是一项双赢的生态鸡养殖措施。
2.4竹园
竹园杂草和腐质较多,同时也有许多昆虫,这是非常适合生态鸡养殖的自然环境,生态鸡放养于竹园同样能够起到减少病虫害、肥沃土地的作用。
3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3.1鸡舍的搭建
搭建施鸡舍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考虑成本投资。一般来说,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搭建,既经济又方便。高度约2m,基本框架由杂木、藤条和稻草组成。屋顶所用的材料是石棉和其他预制防水材料制成的,其内要有供鸡食用的架子和供饮水用的水槽,以及养鸡饲料槽、保温灯具等。鸡舍面积一般由鸡的数量决定,控制在5只/m 2左右。房屋应坚固耐用,在抵御寒冷、雨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大型养殖场,也可以建造围栏来隔离和保护鸡群,为生态鸡的安全增加一道屏障。为了确保围栏的有效性,需要额外的水池、饲料桶、饮水用具和除湿器。还要有其它必要的设备,如热风炉和保温箱。
3.2科学选种
生态鸡选育的品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养鸡业的长远化发展。所以,在选取鸡品种时,需要进行市场考察,充分解读市场,规划资金投入和能够得到的经济收益,一般优先选取体型较小品种,要具有较强壮的身体素质、较强的觅食能力、灵活的活动能力、较强的免疫力和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如果饲养肉鸡,最好选择一种生长迅速而温和的杂交品种。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把控好鸡种的来源,首先要排除有严重疾病地区的农场(家庭),其次对病鸡和弱鸡,及时剔除,为了预防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山地土鸡是最常见的育种品种之一。
3.3合理设置养殖密度
生态鸡养殖能够较好的利用生态资源,但是也应该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在进行生态养殖的同时,也要贯彻绿色养殖理念,保护好生态环境,促使养殖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因此,在生态鸡养殖中,必须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具体要求是鸡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半径200m左右的范围内。其中80%以上的鸡需要控制在半径150m范围内,70%的鸡在半径100m范围内。鸡群与鸡群之间的距离应超过450m。鸡群的规模大小是决定生态鸡养殖的关键。过度的规模会严重破坏植被的生长,使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影响自然环境。而规模太小则不利于生态鸡养殖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从农民的经济利益出发,应该把鸡群的数量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实践结果表明,半径150m为鸡场最佳养殖面积,在这一范围内1500只鸡为最佳养殖数量。
3.4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是生态鸡养殖的关键环节。首先在雏鸡培育阶段,应该小心照顾小鸡。在为小鸡提供充足饮水和饲料的同时,要通过科学训练,让他们逐渐学会自觉进食昆虫和草料。其次要科学的管理饲料,合理添加钙、磷等元素,确保营养均衡。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下,放养时间的安排也不一样,养殖户应该明确这些特点,科学的安排放养时间和时长。不同年龄生态鸡的放养时间也不同。同时,为保证生态鸡的质量,生态鸡的饮用水质量要得到保障,必须来自清洁无污染水源。饲养时间根据鸡出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生态鸡一般7个月出栏。另外,要加强对疫情的防控,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及时对病鸡、死鸡、脏物和粪便的处理,确保鸡群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最关键的是要为鸡注射预防疫病的各种疫苗,最大限度的防止生态鸡生病。
4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较以往相比有显著提升,对生活物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鸡以及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生态鸡营养丰富口感较佳,拥有广阔市场,其重要性愈发显著。在当今社会,生态鸡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同时从事生态鸡养殖的人越来越多,而如何科学运用生态鸡养殖技术,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是每位从业者都必须要探析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宗华.浅析林下生态肉鸡养殖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No.520(04):149-149.
[2]杨明寅.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J].吉林畜牧兽医,2020,v.41;No.388(08):63-63.
[3]王正贤.农村生态鸡养殖技术[J].农家参谋,2020,No.664(16):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