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建筑领域当中,每一个建筑工程的建造全过程以及良好的发展都与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个项目工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建设,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没有进行良好的管理,那么就会造成资金严重浪费的问题。因此在对工程实际开始建设之前,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就是说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内,既能够保证建筑物拥有良好的质量又能够极大程度上的使工程造价成本较低,这也是建筑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前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建筑企业承揽一项建筑工程时,目的是为了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达成,更重要的是在建筑项目中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投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投资的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降低造价或者将造价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它综合了法律、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对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的造价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包括预测、监督、控制和优化等等,从而可以全面实现项目投资的整体效益。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有很多不同的含义,通常认为工程造价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投资费用,二是产品价格。投资费用是从投资者角度来分析的,属于投资管理范围,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实际的全部开支各预期资金的投资费用;而产品价格主要是反映工程在市场交易中的价格,这是属于承包商方面来讨论的,是价格管理的范围,它们有不同的经济过程和意义。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应该具有独特的含义,但包含的内涵却是丰富多彩的,故工程造价应该是工程建造的价格,是建造工程项目全部投入的成本费用。造价投资是一种行为过程,它包含工程项目资金的投入、项目实施、项目控制和资金回收等几方面内容,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造价、过程控制和竣工之后的结算。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投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投资上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没有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将人力、物力和资金充分地进行合理化利用。自从建筑产品进入市场后,受社会经济的影响,市场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我国各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上还没有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信息传播的速度没不快。通常在这一管理和投资过程中,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三性一静”、“四算”分离和“三超”上,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2.工程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对进行建设前期阶段不太重视,也不会过多地去进行设计和预算,没有做好充分的工程造价预算,就进行工程造价投资,通过把重点放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或者是工程进行到最后的核算阶段,因此往往造成投资超限的现象。
3.缺乏健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但都不太健全,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咨询作用。大多数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规模都比较小,实力不雄厚,而且技术力量也不强大,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太完善,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基础差,行业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受主管部门的约束过多,严重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所以很难适应千变万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
4.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必需要获得工程造价师资格证才能进行实践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工程造价人员虽然已经取得了从业资格,但是综合素质和技术并不高,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都是在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意志下进行工作,所开展的工作内容也很单一,服务的领域也不宽广,甚至有少数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是无证上岗的,很难满足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因此,急需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三、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投资的具体策略
1.摒弃落后的工程造价投资意识
对于人们的工程造价投资意识来说,如果仍停留在传统的投资观念上,那么将无法使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投资观念,形成全新的工程造价投资意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造价出资工作中意识仍较为落后。因此一定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升级与优化,在现实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与解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对工程项目投资目标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与控制。
2.大力增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如今是科技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技术与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造价投资来说也是如此。并且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及投资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在网络上了解市场中材料价格,方便企业进行材料价格对比与测定,从而更好的面对市场竞争,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因此,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力度,高度重视工程造价和投资的信息化管理,将是我国工程造价领域和建筑业的必经之路。
3.建立完善的工程计价体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建筑经济责任制度还存在很多弊端,而且有很多制度都还不完善,对建筑内部的具体事宜分工不细致,也不到位,很难形成统一和完善的责任制度。再加之很多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计价人员在建筑项目管理造价上没有认识的底蕴,全凭粗浅意识里的想法一意孤行,所以很容易造成造价失去控制的现象。为了避免造成资金流失,保证施工企业获得最高的投资利益,就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计价体系,并且有效推行,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使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更加有效地实行。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如雨后春笋,正在不断蓬勃兴起,无论是电力还是建筑等行业,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导致了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各企业要想从众多企业中脱颍而出,就要在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投资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彭芳.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2]周之涛.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7:235-236.
[3]陈勇;徐可芳;何泉浪;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