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林业资源的经营及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也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强化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建立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建设的基础之上,只有充分落实好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才能够保障我国林业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及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对植树造林力度的强化、对封山育林工作的落实。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加强对中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提升中幼林的成活率和增长率,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我国日益严峻的森林生态资源发展态势,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中幼林抚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工作已经成为了广大林业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发展课题。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理念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在专业研究领域中的定义为:在保障资源开发及利用程度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不会给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带来资源威胁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诸多的林业从业人员针对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一致认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是基于资源可持续性保护建设的指导理念下,通过可持续化的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经营管理方式,实现对林业生产力的维系与更新,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森林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挥,使森林资源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给后代人的生产及生产带来资源危机。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通过可持续化发展的手段来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与管理,推动森林资源总量及质量的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是基于资源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基础知识进行提出的,此理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化的认可和推广,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建设工作的重要社会价值,我国越来越多的林业工作者也开始投入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研究工作中【1】。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完善 政策,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强化对森林生态环境及系统功能的优化建设,保障森林资源开发及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加强对包括天然林资源和商品林资源在内的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及管理建设,开展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二、中幼林抚育的重要价值
在我国以往很长一段的发展时期下,过于粗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也加剧了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的发展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由此,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显得更加急迫和重要。通过林业资源的有效经营和建设,能够实现对水土流失现象的缓解、对空气污染的净化和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具有着重要的社会发展价值。在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中幼林生长阶段下,其根系较为脆弱,难以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养成分,进而严重影响了中幼林的成活率【2】。除此之外,中幼林阶段下,林木尚未粗壮,在在于强风暴雨天气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折断等问题,与此同时,各种外界因素也很容易给中幼林时期的树木造成损伤威胁。这要求我国相关林木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对中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保障中幼林在生长时期能够获得充分的养分、水分和阳光,避免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升中幼林的成活率。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中幼林抚育技术的开展措施
(一)生态公益林中的中幼林抚育
生态公益林中的中幼林抚育工作开展,应充分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及建设发展任务的总体指导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生态公益林的自然资源情况和区位特点,并进一步根据中幼林采伐方式的不同进行抚育类型的划分。首先,是定株抚育技术的应用开展,林业人员需要对密度过大的中幼林进行适当的伐除,对密度过于稀疏的中幼林进行适当的种植填补,此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防护林的功能及树种结构等因素。其次,是生态疏伐技术的应用开展,对生态林中的有害木种和有益木种进行分类,伐除有害木种,保留有益木种。再者,是防特林卫生伐技术的应用开展,针对森林内部结构特征整体发展情况欠佳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有害林木的伐除力度,强化和提升森林内部结构特征发展的整体稳定性和健康水平,保障生态森林和自然保护区内林木防护功能价值的有效发挥。在此过程中,林业人员主要需要进行有害木伐除、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程度的合理控制等。最后,是特用林景观疏伐技术的应用开展,是充分结合森林设计审美,通过对森林林木景观的塑造,实现对森林林木景观观赏价值的提升,强化森林林木多样性的发展。
(二)商品林中的中幼林抚育
商品林抚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强化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充分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合理手段强化对经济效益的提升,积极开展定向培育,强化集约经营与管理。根据中幼林采伐方式的不同进行透光伐和生长伐这两种不同抚育类型的划分。首先,是透光伐抚育技术的应用开展,旨在有计划地伐除非目的树种和不良植株,改善目的树种和优良植株的生存空间,以促进中幼林的有效生长。此项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和调整林木分组。在此过程中,林业人员需要对有害的林木种类、感染虫害及发育不良的林木、种植及生长密度过大的林木等进行有效的伐除。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需要合理控制在0.5-0.6之间。其次,是生长伐抚育技术的应用开展,旨在对林分密度进行优化调整,伐除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加速优良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三)中幼林抚育技术的开展要点
首先,是强化对树种组成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树木植株种类的多样性发展。在林木抚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对生长茁壮的林木进行保留,尤其是针对阔叶型乔木需要进行重点的抚育保护,对枯死、虫害等不良树种进行及时的伐除,保留好必要的下层灌木,提升森林的生态防护能力【3】。其次,是对不同大小的林木层的合理优化建设,强化多层次复层林木的生态系统的建设,在加强高林木种类植株抚育的同时,进一步保留其他较低层的健康树木种类和杂灌木。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林业资源保护及建设工作而言,有关本部门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提升对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建设,在开展森林资源环境的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指导原则,因地制宜,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类型和建设需求,对天然林资源和商品林资源中的中幼林进行合理抚育,切实提升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中幼林抚育技术应用建设水平,促进我国林业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林.林业种植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探讨——以山毛榉为例[J].新农业,2023(09):29-30.
[2]刘军,刘佳.海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技术模型设计[J].热带林业,2023,51(01):17-21+25.
[3]王相娥,翟春龙,牛红芹等.浅谈杨树中幼林抚育中的问题及抚育管理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1):146-147.
[4]赵磊,郝爱龙.中幼林抚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新农业,2021(21):48-49.
[5]乐金良.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研究[J].绿色科技,2020(01):135-137.DOI:10.16663/j.cnki.lskj.2020.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