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多变的气候条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类极端天气的出现使人们难以正常进行生产生活,而大部分民众对气象的防御的意识较为薄弱,同时缺乏完善的防灾避险常识。对此,在新发展阶段开展基层气象科普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基层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宣传内容形式单一
基层气象台站缺少专门的宣传科普部门,这项工作通常由对科普感兴趣的员工负责。但由于日常事务繁忙,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仅局限于传统媒体,例如,网站、报纸等,此方法缺乏创新,同时内容时效性差,科普信息枯燥,难以满足民众日益迫切的气象信息需求。
(二)奖惩制度不完善
基层气象单位在科普宣传工作中较为松散,仅遵照上级指示开展工作,这使得科普宣传工作实际情况与政策文件相脱节,同时,一部分人员在宣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未及时做出准确的宣传[1]。这主要是由于气象科普工作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及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导致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未落到实处。
(三)宣传人员素养较差
基层气象部门专业人员匮乏,部分人员身兼数职,不仅需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负责气象科普宣传。但宣传队伍的整体素养较差,文字运用能力弱,对信息的敏感度不足,缺乏专业的宣传经验,同时对宣传方式和社会热点缺乏了解,使得宣传队伍水平不高,稳定性难以保障。
(四)忽视宣传工作
部分基层气象员工忽视科普宣传工作,在思想上存在偏差,单纯认为这项工作是完成上级部门的指示。而领导人员对科普的重视度也有待加强,部门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未意识到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此外,部分单位过于注重科研工作,大量投用资金,但对于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则投入较少。
二、基层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改善措施
(一)创新气象科普内容形式
基层气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及单位的合作,拓宽气象科普工作渠道。建设完善的科普、研发、交流体系。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内容和手段,利用新方式促进这项工作水平的提升。第一,建设地区气象资源共享制度,防止重复建设问题的发生,做到集约化开展工作。第二,创新示范项目,使气象科普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实行开放合作的模式,打破社会化工作格局。加大资源投入,建设气象科普场所,为民众提供形式丰富的气象知识。充分了解群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明确区域气候特点,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其积极参与科普知识,抵御恶劣气象灾害。第三,在设计气象科普宣传内容时,需要融合插图、音频、动画等形式,结合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使群众接受度提升,促进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第四,加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按照不同行业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宣传和推广,使气象信息能够更贴合大众。根据不同年龄层设计气象影视节目,例如,对青少年,可利用其感兴趣的动画等。第五,实现部门间的高效沟通,共同为气象科普工作贡献一份力。例如,与报社记者进行交流,邀请其参加灾害天气、重要天气等新闻宣传工作,使其更好的发挥宣传效用,利用专业技能形成部门合力。充分融合社会公共资源提升气象科普传播性,推动基层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更好的发展。
(二)完善奖惩机制
重点监督和管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利用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工作稳定、持续的发展。例如,在年度工作计划中融入气象科普任务,为各个基层单位分配明确的工作任务,并做好监督与考核,保障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进行优化,制定定期发稿通报制度、任务分配制度、奖惩制度、人才激励政策等。对高质量完成任务的队伍进行奖励,可采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方式,如,评比先进单位或个人、年度表彰、绩效奖金激励等。在基层构建良好的气象科普宣传氛围,以此调动人员工作热情,促使其积极参与到这项任务当中,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三)建设高素质队伍
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能够有效促进基层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因此,应利用多样化的措施,鼓励专业化人才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例如,引进并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构建完善的用人制度,根据工作实际需求聘用符合条件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气象科普工作队伍的专业性。在城乡地区组建气象信息员队伍,发挥其在气象科普、灾害防御等方面的实际效用,提升民众对气象信息的认识,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群众,可有效提升其面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减少财产损失。此外,对基层气象部门人员进行轮岗锻炼,选派优秀的干部外出培训学习,提升其宣传认识,更好的应对科普宣传工作,加大对气象信息的敏感度。做好职业道德培养,建设良好的工作作风,提升干部人员的综合素养,从而在社会及基层气象部门内部营造良好的科普宣传氛围。
为气象科普人员组织培训交流活动。使其深入掌握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了解政策相关内容。提升对气象科普宣传信息的把控力度。构建教育培训制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批次组织培训,提升这项工作的针对性。例如,对其进行气象科普工作的知识与方法、科普人员晋升、科普创作技巧等内容的培训,提升基层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四)增强对科普宣传工作的认识
气象工作中科普宣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部门人员尤其是管理者更需要加强对气象科普工作的认知,转变传统理念,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明确科普宣传与业务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工作进行同步部署、安排、落实。利用完善的考核目标制度,与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关联,同步考核,并在月度、季度、年度工作总结中进行体现,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2]。相关人员应密切关注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了解人员素质的培养进度,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科普工作当中,充分激发工作热情,促进宣传工作更好的开展。转变传统的理念,不仅要重视科研,还要重点关注科普,将成果进行共享与交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的合理运用。
结束语:整体而言,基层气象科普工作需要得到进一步创新。在新发展阶段,科普宣传工作应组建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气象事业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协调各部门工作。多措并举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真正提升民众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梦婕,林倩,高毅超.基层农业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与改进建议[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11):20-22.
[2]任咏夏,郑进光,谢作钱.基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建设——以浙江省平阳县万全镇南山村为例[J].防灾博览,2022(05):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