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长久以来,由于部分地区的预警技术、服务意识较为落后,导致无法有效预测气象灾害,给当地的生产活动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该地区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水平,对此,上级管理部门务必要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严格要求技术人员,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气象灾害预警方案,为我国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一、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能力的意义
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的意义在于及时向社会大众发出警报,避免发生生命财产的损害,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第一,在进行预警后,重点人群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在灾难发生时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身安全,例如储存食物、饮用水、急救品等,将人员伤亡降至最低。第二,一旦发生气象灾害,人员密集的地方会成为重灾区,相关组织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疏散人员。第三,要想确保政府相关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就要为其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如此,政府就可以利用行政权力进行救灾力量的合理调配,防患于未然。其中,决策用户包括了本行政区域各级党政领导、相关责任单位及应急责任人、重点防御单位以及由气象信息员、网格员、沿海市县渔船主等组成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人员等。近年来,我国各省份不断推进建立并完善决策用户信息更新和备案制度,每年要求各市县气象部门定期开展辖区内所有决策用户手机号码、相关责任单位应急电话及传真号码的更新收集、入库确认和备案上报工作,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行实时更新[1]。
二、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改进服务理念
对于气象灾害预警工作而言,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至关重要。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十分重视此项基层服务技术,相关部门需要充分总结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服务理念的改进,最终建立并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准则。除此之外,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监督考核也必须得到重视,以此来提高预警能力。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气象部门需要进行针对性预警,遵循“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理念。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地方防灾部门需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在气象灾害未来临之前作出准确的判断,通知全社会做好防灾准备工作。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气象灾害预警能力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相关部门需要对服务对象负责。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缓冲时间短以及毁灭性强等特点,一旦前期无法做出准确、快速的灾害预警,就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基层气象部门应该根据严重程度划分不同等级的区域开展警示工作。
(二)完善灾害预警制度
为了尽快实现基层气象灾害预警的规范化,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用户服务档案,确保预警工作顺利开展。预警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重大气象灾害响应制度、气象灾害互联网发布制度、气象灾害签发制度、气象灾害发短信制度以及气象灾害程度评估制度等。与此同时,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基层情况来制定灾害预警服务规范,例如服务对象、服务条件、服务方式、发布时机、服务流程以及配套设备等,还应该细化预警分类、预警级别以及发布渠道等,使得基层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灾害防控工作。对于上级领导部门而言,切忌“一刀切”式管理,向下级人员传达错误、片面、不规范的指令,以免对防控工作造成干扰。除此之外,气象部门必须重视服务对象对预警工作的满意程度,认真改进不足之处,并按月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汇报,在经验分享过程中提升其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水平。还可以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心,最终实现预警服务水平质的飞跃[2]。
(三)进行业务能力培训
首先,为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业务规章、管理制度以及培训准则等,促进地方气象部门的灾害预警服务水平。由于该项工作具有敏感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因此管理人员务必要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考虑得更加全面。其次,在进行基层气象预警业务培训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基础技能的锻炼,还要严格遵守各项服务规范。再次,整个培训流程应以气象信息的解读、传播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为切入点,以此加深工作人员的印象。最后,气象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动,借助其能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寻找志愿者在周边地区进行气象灾害科普宣传,为不同层次的人群提高气象灾害认知水平。
(四)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当地气象部门应该与高尖端的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以此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并且建立符合本地发展情况的监测体系。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天气进行有效追踪。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预警,使当地居民拥有更多反应时间,高效开展灾害预防工作。系统会主动记录此次气象灾害的相关数据,为下次预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准确的监测以及预警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防治成本,且对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较小。除此之外,系统一旦监测到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会自动通过线上平台通知预警工作人员,以方便其进行下一步操作。省、市县级业务部门应当加强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相互预报提示、预警提醒,促进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提高。
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质量,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势在必行。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人才招聘大会来招揽专业技术人员。其次,优秀的薪资待遇是留住人才的最佳方法,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本地工作人员能够学习更多的先进气象灾害预警技术,从而更加从容地应对日后的灾害。最后,务必要充分发挥出气象学特派专家的指导作用,将其经验与技术优势转化成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的成果,做好相关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
结论:综上所述,预防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预警技术的普及程度,并制定相关制度以规范预警流程。除此之外,气象领域的专家也应该对现有的预警服务体系进行重建,查缺补漏,为工作人员发明出更多的气象灾害科普产品,以简单易懂、诙谐幽默的形式进行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1]孔锋.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能力[J].中国安全生产,2022,17(06):26-27.
[2]袁正国,黄震宇,吴楠.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量化评价[J].气象与减灾研究,2021,44(04):3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