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2年1月、2月,国务院国资委陆续印发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2〕1号)和《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2〕23号),以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两个意见”指出,要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数智化水平。新时期、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要求。
一、数智化对于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
数智化,可以理解为是数字化+智能化,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的更高诉求。在“数字化”概念的基础上,数智化更趋向于对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企业运用新一代数字与智能技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现更高经营绩效,更强竞争优势,更可持续发展,如钢铁企业数智孪生料场、智慧高炉等,是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成功实践。
对企业资金管理而言,大型企业由于企业集团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直属项目众多,具有经营规模大、地理区域分布广、业务类型繁多、资金周转量巨大的特点。资金管理看不见、管不住、成本高、风险高、数据多、报表难等问题突出,资金管理的难度和效率以及风险管控存在较大的挑战,客观上提出了资金管理加强数智化建设、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
二、数智化时代企业资金管理的变化
在数智化时代下,企业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梳理与整合,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和资源,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的数智化体系。数智化提质增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利用财务共享平台、司库建设、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等等,财务管理聚焦业财融合、风险防控与价值创造、大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极大的改变了传统资金管理的内容、边界,乃至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手段。数智化财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资金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为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带来质的提升。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提升了财务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效率,将资金管理人员从繁琐、机械、重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将工作精力集中在财务分析、战略支持活动上。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提高了内部控制制度水平。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对财务流程进行了重塑,减少了财务手工控制环节,降低了人为财务舞弊、人工出错的概率,降低了资金风险。最重要的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极大地推动了业务和财务的融合,让资金管理者能实时了解和掌控业务环节产生的数据,从而实现对数据的预警和分析,一旦发现数据风险,平台就可以发出信号,实现快速的反应。
(二)司库建设
司库管理模式是将企业的资金管理以及资金风险管理相融合,将银行账户管理、现金流管理、票据管理、应收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利率汇率管理、银行关系管理以及衍生品交易等一体化,为企业集团提供功能更为综合强大的数智化资金管理平台。
(三)供应链金融产品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以商品产业链为基础,以关键企业的信用作为背书,以产业链中实际交易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作为还款担保,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创新金融模式。在国内,供应链金融起源于商业银行,各大银行相继推出种类繁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如建设银行“E信通”、浙商银行“应收款链”、中行“融易达”等等。同时,各大中央企业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如由中国中车牵头组建的“中企云链”,宝武集团“宝武通宝”、五矿集团“五矿易付”等,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三、企业资金管理数智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资金管理数智化成功转型,有利于推动资金预测更加精准、经营决策更加科学、风险管控更加实时,有利于将财务人员从重复繁琐的低价值活动中解放出来,实现财务人员的合理配置和转型升级,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支撑。
但同时,资金管理数智化转型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对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人的挑战
这一数智化趋势中,首先面临变革挑战的是资金管理者本身。以往资金管理者往往停留在出纳的角色,花费大量时间于资金收付,基础事项繁琐、重复,同时大多高级资金管理人员对企业经营业务的理解和掌握不足。
数智化趋势下的资金管理的发展,使得如资金收付、账表核算等易于标准化的财务工作可以借助专业系统软件,实现线上集成统一处理,同时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系统中生成大量的数据待整理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渐趋发生变化。
企业将更关注资金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资金管理人员需运用科学方法,获取企业内外部有效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以期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其次,贯彻“业财融合”的理念,资金管理人员需提高对企业经营业务实质的理解,其业财数据分析的成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二)对管理的挑战
资金管理数智化转型是对现有制度和流程的重大变化,资金管理将趋于集约化运营,这就要求在转型过程中明确运行规则、管理范围、管控方式。
一是制定并统一整个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制度,如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办法,融资担保管理办法,账户、票据、资金结算等操作类管理办法,资金集中与债务融资等运营类业务管理办法,战略及资源配置类业务管理办法以及资金风险管理防控类管理办法等。
二是完善优化管理机制,包括厘清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各主体的边界和职责权限,构建企业集团总部统筹、平台实施、基层执行的管理组织,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形成企业集团统一管理、分级授权的资金库管理模式。
(三)对风险控制的挑战
1. 信息泄露的风险 企业构建智能财务管理系统时,一般会选择寻找第三方平台,将内部统计分析业务进行外包,但这极易泄露客户信息及企业内部机密信息。此外,如果后期系统保障设施不够完善,则可能面临系统被盗号或者不良黑客入侵的风险。
2. 人才培养的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可能使财务人员远离公司营销、采购、工程等具体业务,沦为后台服务岗位。财务人员不再与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直接接触,面对的仅仅是一堆生硬的数字和影像,这些数字往往无法确切表达公司的真实业务背景和各项财务状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有可能沦为弱势群体,人员流动率大幅度提高。
3. 供应链断裂风险 供应链融资主要是银行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向整个供应链提供融资的金融解决方案。在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的过程中,一旦核心企业出现资金风险,这种风险也就必然会随着交易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进而影响供应链的整体安全性。
四、企业资金管理数智化转型思路
数智化技术的兴起,给现代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助推着财务管理转型。
(一)思维创新
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发展,资金管理者要更新管理理念,运用数智化创新,拓展资金管理工作边界,运用效率赋能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运用数据的分析与挖掘,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协助发现全新商业领域。资金管理者的思维不断创新,进而将其贯穿于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变革与提升。
资金管理者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数智化浪潮中,必须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才能真正树立起“数智时代”资金管理人员的核心竞争力。管理者需要建立数智化人才梯队,完善人才培养配套机制,并通过加快培养与发展“懂财务知识+懂管理方法+懂技术工具 +懂数据科学+懂商业战略”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数智化发展的需求。
(二)利用数智技术深入推进业财融合
数智化转型过程中,资金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没有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公司业绩作为支撑,资金管理水平提升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当中。资金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深入公司具体经营业务,将财务专业知识运用到支持营销、结算与收费,支持“两金”压降当中去。利用财务共享平台把握项目收付款节点,及时预警收支不平衡风险;利用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拓展融资渠道,增强企业供应链竞争力;利用司库建设,服从集团层面资金整理调度,获取集团低利率融资等等。
资金管理者应提升预算管理能力。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编制资金年度预算、月度资金计划、每日资金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对企业所有资金收支进行全面把握,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深入到具体业务,制定项目资金收支预算,从源头把控资金风险,切实做到“以收定支”,优化配置资源,抓住资金这个“牛鼻子”,倒逼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三)做好转型过程中风险控制
转型过程中既面临外部风险,如企业经营环境急剧恶化造成流动性短缺的风险,也面临内部风险,如信息泄露、人才培养、供应链断裂的风险。资金管理者应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性,注重外部环境的预见性,合理分析和判断经济现象的变动趋势,提升资金管理技能,构建健全且完善的资金风险管控体系以及风险预警体系,合理安排资金,扩宽融资渠道,避免因为外部环境和政策法规等影响因素而造成不良的资金风险。
面对内部风险,资金管理者应准确识别各类风险,通过自建供应链金融产品平台或与第三方机构签订保密协议、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等把控供应链条上的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晋升机制,打造学习型组织,培养财务人员与公司共同发展的职业愿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工具的充分运用,使财务人员将工作重心从日常事务转移到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当中,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充分认识供应链产品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留存足额备付资金,维护企业良好征信,确保企业供应链安全。
结论与建议
数字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企业进入追求精细化管理阶段的需求助推企业资金管理数智化水平不断提升,财务共享平台、司库建设、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广泛使用成为资金管理者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深入推进业财融合、拓宽融资渠道的有力工具。数智化转型给资金管理带来的挑战首先是人的挑战,对旧观念的革新、新观念的重塑,还包括对制度、风险控制的挑战。企业资金管理者需加强思维创新,积极拥抱数智化浪潮,利用数智化技术推进业财融合,做好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不断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助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淑琴. 探究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22(14):152-154.
[2] 徐勇烈. 工程建筑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J].电气化铁道,2022(05):86-89.
[3] 肖丁香. 关于数智化趋势下的企业财务变革的思考[J].财务会计,2022(10):41-43.
[4] 宋霞. 企业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的路径探究[J].财会管 理,2022(0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