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也正逐步变成了一种热门词语。大数据具备了海量的数据数量和规模、高速的数据流动、丰富的类型和价值密度较低四大特点。近年来,大数据分析的运用日益凸现其优越性,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公共安全与行政管理方面起到的影响也愈来愈大,这里面自然也涉及气象范畴。气象部门向政府和公众提供的各种天气业务信息,都取决于对天气数据和有关业务数据的有效管理,基于海量数据分析之上的气象业务"大数据时代"已到来。在如此的历史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天气业务中的运用,将成为未来中国天气行业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话题之一。
2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理念
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才是关键,丰富的数据管理资料促进着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但是如果只有如此庞大的数量而不加以深入发掘与分析,是不能够在海量数据集群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天气领域是信息化建立较快的领域,天气信息和资源庞大而丰富,包括陆地、天空、雷达、卫星以及各种数据模式天气预报的信息,基于上述海量数据之上的天气预报、气候预警及其他专业天气服务等在产业内部的价值,已经被人们充分认识和发掘或正在更为深入的发掘之中,但这种海量气象信息在其他领域的相关业务还处于摸索过程,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所以,大数据分析运用于天气业务的初衷,应该是把其他天气类的数据资料如地球资料、雷达、卫星与各种数据方法预报的大量天气信息结合碰撞,并加以深入挖掘研究,从而获得价值数据,从而进行天气服务的升级与服务方法的革新。
3国外气象服务中大数据应用情况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由于气象服务行业市场已放开多年,以营利为目的的气象服务行业数量较多,商业化模式也比较完善,有不少将气象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于其他服务行业的成功例子。例如德国气象机构所研究的"啤酒指数",就是将天气资料与德国啤酒业销售资料相互碰撞后,挖掘分析的产物。"啤酒指数"的主要内容为:当温度超过22℃,啤酒就开始劲销,而此后温度再每提高1℃,一大罐藏的啤酒一天内就能多销三十万瓶。按照西方经济学德尔菲气象原理,公司在气象服务中投入一元就可以获得约九十八万元的经济收益。如果商家在制造、生产、营销计划中充分考虑气象影响,不但可以减少经济损失,还能够变成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有助于公司预测和制定产品市场营销规划。所以利用这样的数据分析结果,商家可以通过天气预报,及时制订采购或产品推广规划,提高销售额。
4大数据在国内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4.1现阶段气象服务中大数据应用情况
在中国,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气象业务上的运用也将陆续展开。气象部门与旅游、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单位进行战略协作,挖掘出天气信息在上述领域中信息的应用,获得了一定的进展。而旅游资源富集的广东、江苏、湖北等地气象部门,也十分重视气候资源建设、旅游产品建设,并于近期组织旅游人员根据各个地区花期特征,提出不同的花期天气预报服务产品,社会各界反应不错,给旅游者带来了有意义的旅游选择。
4.2未来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趋势探讨
中国天气大数据的运用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差异,未来应全面发掘天气与其他气象信息关系的重要意义,加大与各领域之间的协作,展现了更大的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应用的核心内容仍然是"气象+"概念,即对气象资料与非气象数据的碰撞分析,只不过对碰撞的范围需求更宽,对碰撞的层次要求也更进一步,碰撞的内容也更加多样。
4.2.1“气象+”范围更广
天气数据是十分宝贵的统计资料和信息资源,与行业的关联性都十分高,除了当前的与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旅游等部门间的协作,天气机构将与更多其他部门、社会团体或公司与组织开展协作,发现气象资料和所接触到的信息资料间的联系。案例:气象+保险行业,与保险联合将气象信息和保险理赔信息融合后,推出更加有意思的气象险种,为本部门合理创收、创造新商机。又例如与电网领域建立技术协作,利用天气大数据分析与电力部门所提供的输电线路信号进行关联分析,以预报导线覆冰厚度等,并为在冬季时可能会遭受导线覆冰电力或天气灾难影响区域的电网安全,提供决策气象咨询等服务。
4.2.2“气象+”程度更深
与气象联系较密切的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产业,都属于中国较早与气象组织建立联系的范畴。但尽管这些部门联动服务开展得较早,但相互之间的数据挖掘碰撞程度却还没有加深,例如气象十旅游,包括中国传统的旅游景点天气预报、有地方特点的赏花赏叶天气预报等,同时还能够将天气数据与旅游景区GIS、道路交通数据、地热力分布、人口特征等大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旅游资源研究、特色景区推介和多样化旅行路径选择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4.2.3“气象+”更多元化
现阶段,对天气信息和专业数据的挖掘与碰撞还多是两两相加,所以未来要拓宽"气象+"的发展视野,多去探索多元融合。天气数据处理系统已趋于成熟完善,天气技术人员对内部天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已了如指掌,而对外部行业数据以及网络数据则多是被动接收状态,所以,掌握与天气有关的国内外行业资讯,发现其与天气数据间的关系并加以多元结合,将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天气业务提供更多机会。
5结论
大数据处理时代对气象业务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机会。气象工作的蓬勃发展,与气象事业紧随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大数据分析在气象业务领域的运用,将可以打破现有业务障碍,拓展气象业务新思路,增强业务功能,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高义梅.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22,41(15):153-155.
[2]宗熠.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析[J].河南科技,2021,40(33):123-125.
[3]区永光.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33):78-79.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3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