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幼儿园是个人发展的基本时期,其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个时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音乐素质的提高同样重视,而将学前教育中的社会领域与音乐领域的整合研究,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教育潮流,以融合发展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学前教育社会领域与音乐领域融合意义
音乐是一种表现情绪的艺术,它可以引起孩子们内在情绪的共振。幼儿通过合唱等团体音乐活动,学习倾听、合作和交流,提高社会技巧。另外,乐曲中的旋律和韵律具有安抚情绪、促进情感沟通的作用,有助于幼儿培养正面的自我认识和共情能力。音乐是一种文化的主要载体,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把音乐与社会领域的教学结合起来,能够使孩子们在享受与研究各种类型的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性,加强对当地的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了解。音乐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它可以刺激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将音乐因素融合到社会领域合的情景中,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故事以及音乐表现形式,从而推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音乐和人的认识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通过对幼儿进行音乐锻炼,可以改善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及空间认识。将音乐与社会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社会观念通过歌曲、韵律操等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并记住有关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将社会领域与音乐领域相结合,以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能力为目标。透过融合发展,孩子们可以在不同的方面获得平衡的发展,从而为将来的学业与人生打下良好的根基。
二、学前教育社会领域与音乐领域融合发展策略
(一)明确融合发展的目标,构建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
将学前教育的社会领域和音乐领域相结合,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人文素质。所以,在制订教育对策时,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个目的。设置整合主题式课程,围绕特定的社会主题(如“家庭与社区”、“节日庆典”等),设计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音乐活动。比如,在“家与社区”这一主题,我们可以选择《我爱我的家》和《社区里的朋友》等歌曲,通过歌唱和舞蹈,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的职责,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将音乐与社会、语言、科学等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例如,在音乐活动中融入社会情感教育,通过歌曲《好朋友》教导幼儿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让孩子们亲自参加到音乐的实践中,去体会到音乐的美,体会到它所蕴含的感情和社会含义。比如《小小音乐家》,让孩子们练习各种乐器,体会音乐中的韵律,并学习如何与别人合作来进行表演。
(二)优化融合发展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一个特殊的音乐角,用不同的工具和音乐器具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去进行探究和创造的地方。要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音乐气氛,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可以运用墙壁的空间来陈列与音乐及社会方面有关的图像、作品及资料,例如:音乐家的画像、乐器的图画、社会行为规范的图解等,以创造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氛和学习气氛。老师要用积极的、鼓励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注意每位儿童的成绩与需要,并适时地予以表扬与引导。通过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归属。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促进儿童的合作与沟通。在协作学习中,孩子们学会倾听,尊重,理解,一起做事情,共享成果。
(三)采取多种融合发展方法
要使音乐领域和社会领域相结合,就要产生感情上的共振。可以挑选一些能引起孩子情绪上的共振的歌曲,比如温暖的家庭歌曲、欢乐的节日歌曲等,用唱歌跳舞的方式,在孩子的心中引起他们的感情共振,并与社会领域的教育相融合,指导儿童学习与交流感情。在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情指导,利用歌曲中的歌词、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对作品中的情绪进行感知和了解。比如《感恩的心》这首歌就是用一首充满感激之情的歌,让孩子们懂得感激,懂得珍惜周围的一切。把社会行为准则与音乐活动相结合,利用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儿童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会并践行社会准则。比如《洗手歌》就是用一首歌来教会孩子如何洗手;如《排队歌》中的一首儿歌,让孩子们学习排队等待的规矩。在音乐游戏中设定的角色扮演,也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各种社会活动的规则与责任。比如《小小厨师》让孩子们既当大厨又当客人,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做饭的技巧,学会用餐的礼节。还可以选取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的音乐,利用音乐鉴赏及演出的方式,使儿童认识并继承当地的文化。将多种文化因素融合于音乐教育之中,使儿童认识并尊重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比如,通过对各国的乐曲、乐器等进行讲解,使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
(四)加强教师培训与评估
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课程,邀请音乐教育专家和社会学领域的学者,为教师提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训内容应涵盖音乐教育理论、社会性发展理论以及两者融合的实践案例。教师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相关课程,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还要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对学习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改进。设立一套常规的评估制度,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教育目的的达成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儿童的学习成效。通过对儿童在音乐和社交方面的综合教育活动中的成绩进行评价,对他们的社交发展、情绪表达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进展进行评价。主动搜集父母对老师在音乐及社交方面的观点及建议。还应积极引导父母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并和老师一起关心孩子的成长,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深入探讨学前教育中社会领域与音乐领域的融合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的教学方式,不但给幼儿园带来了生机,而且为幼儿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借助这种富有吸引力的艺术,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所带给他们的欢乐和审美,而且还可以在社会活动中得到深层的情绪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浅谈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J].知识文库,2022,(16):84.
[2]周燕.家庭教育与社会力量对学前儿童音乐欣赏的作用[J].北方音乐,2021,36(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