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5G 的移动通讯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包含完整连接的“世界”,这也被誉为存在于2020年的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目前5G 的最大运行速度可能会达到10 Gbit/s,这个数字接近于当下 LTE 的100倍。因而5G技术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未来,5G 同样会专注于研究和推动更尖端的科技,增强频段的性能,减少传输的延迟,从而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商业需求。
但是,5G 网络未来必须依赖通讯技术来为用户提供 eMBB、uRLLC 以及 mMTC这三种主要的服务。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4G 移动通信系统里,有70%的服务是在室内进行的。随着5G 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同时其行业领域也在逐渐拓宽,这使得室内的移动网络覆盖变得越来越关键,成为了5G 时代中运营商的主要竞争优势。而4G 移动网络构建的完善,使得小基站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信号覆盖的面积远低于传统的大型基站。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对4G 流量有较大需求的室内环境,更好地实现了网络数据的有效分配,从而优化用户的使用感受。总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信号频率的不断增长,5G小基站凭借其在发射能力、布局模式以及覆盖区域等方面的优点,有望展现出更强的影响力。
二、5G小基站协议栈架构
5G小基站协议栈架构主要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两部分。控制面主要负责处理信令信息,包括无线资源管理、连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用户面则主要负责处理用户数据。在5G架构中,CU(Control Unit)和DU(Data Unit)的划分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CU,原BBU的非实时部分,将分割出来,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而DU,BBU的剩余功能,重新定义为DU,负责处理实时协议和服务。
此外,基于开放架构的5G小基站正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种架构的优点在于它的成本效益和部署灵活性。总的来说,5G小基站协议栈架构的设计旨在通过优化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处理,以及采用新的CU和DU划分方式,提高网络性能和管理效率。同时,开放架构的使用使得小基站更具灵活性和经济性,有助于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应用。
三、5G小基站协议栈功能模块
(一)物理层模块
物理层模块是协议栈的最底层,主要负责将数据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在5G小基站中,物理层模块需要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如OFDM、MIMO等。另外,5G小基站的物理层模块负责处理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包括射频处理和天线功能,主要任务是将数据转换为无线电波并进行传输,同时也负责接收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回数据。具体来说,5G NR无线系统支持多种频道,下行信道包括PDSCH(DL共享信道),PBCH(广播信道),PDCCH(DL控制信道);上行信道则包括PRACH(随机接入信道),PUSCH(UL共享信道),PUCCH(UL控制信道)。此外,5G小基站物理层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算法性能、实时性、架构稳定性、扩展性和自动化。例如,物理层算法需要能实现3GPP标准要求的feature,同时满足5G低时延要求,并支持NSA和SA模式,TDD和FDD双工方式。还需要灵活支持option 7.1/7.2/8等功能切分。
(二)链路层模块
5G小基站的链路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包括数据链路接入、媒体访问控制和逻辑链路控制等功能。在这一层中,数据会被分割并添加相应的头部和尾部信息,以便于在网络上的传输。具体来说,链路层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链路接入:将用户数据封装成帧,然后通过物理层发送到网络中。(2)媒体访问控制:决定哪个设备有权访问网络,以避免数据传输冲突。(3)逻辑链路控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此外,5G系统中的SDAP子层是一个全新的协议子层,它在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RC层协议模块作为5G系统的空口协议栈中的控制中心,也对链路层的功能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网络层模块
网络层模块主要负责路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包括网络接入、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等功能。在5G小基站中,网络层模块需要支持多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在这一层中,数据包会根据其目的地址被路由到正确的输出端口,从而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具体来说,网络层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1)网络接入:将用户设备连接到网络上,包括设备的认证和授权等过程。(2)移动性管理:处理用户设备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以保证通信的连续性。(3)会话管理:负责建立、维护和终止用户设备的会话。
(四)应用层模块
5G小基站的应用层模块主要负责处理用户的业务逻辑,包括业务的生成、管理和释放等功能。简单来说,应用层模块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所需的服务。在5G小基站中,应用层模块需要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程序,如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数据传输等。在这一层中,用户的数据请求会被转化为网络可以识别和处理的形式,然后通过下层的网络进行传输。具体来说,应用层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1)业务生成: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相应的业务。比方说,像是高清影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在线医疗、工业、导航以及数据分析等领域。(2)业务管理:对生成的业务进行管理,包括业务的质量控制、计费等。(3)业务释放:当用户不再需要某项业务时,将其从网络中删除。
四、5G小基站协议栈实现
(一)硬件平台
5G小基站的硬件平台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等组成部分。处理器是硬件平台的核心,主要负责执行各种协议和算法。存储器则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可以是高速缓存、内存或硬盘等。接口则是连接各个硬件模块的桥梁,包括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在实现协议栈时,需要考虑硬件平台的性能和资源限制。在具体设备形态上,5G基站可以划分为BBU-AAU、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Antenna、一体化gNB等不同的架构。其中,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小基站的逻辑架构相同,但处理能力远不如宏站由多块基带板组成的设备,小基站相当于宏基站的一个基带单板。此外,根据覆盖范围大小,小基站又可以细分为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这些不同类型的小基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部署,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无线覆盖需求。
(二)软件平台
5G小基站的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编译器等组成部分。都是软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决定了小基站的性能和功能。同时,通过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和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小基站的性能和功能,满足不同场景和应用的需求。因此,在实现协议栈时,需要考虑软件平台的支持能力和开发效率。
(三)协议栈实现方法
5G小基站协议栈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硬件加速的方法,另一种是基于软件模拟的方法。在具体实现上,高层协议栈、物理层以及射频单元构成了小基站的主要技术架构。对于基于硬件加速的方法,硬件加速器可以用于处理协议栈中的一些关键功能,如加密、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其高性能和低功耗,但缺点是成本较高且不够灵活。另一方面,基于软件模拟的方法则使用处理器来执行协议栈中的所有功能。虽然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其性能和功耗相对较差。因此,如何有效实现协议栈的软件架构,优化其性能和功能,是5G小基站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5G小基站协议栈软件技术,包括协议栈架构、协议栈功能模块、协议栈实现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5G小基站协议栈的研究,可以为5G小基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5G小基站协议栈软件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伟坪,马海军,丁海斌等.小基站射频分布系统应用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23,43(10):42-46+63.
[2] 封静娴,杨涛.基于5G小基站的室内定位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23,49(04):11-15.
[3] 李俊.应用于4G/5G小基站的无线网络智能AI技术[J].长江信息通信,2023,36(03):215-217.
[4] 宋仕斌,杜廷,邓力为.基于细分场景的5G小基站部署研究[J].智能物联技术,2022,5(04):19-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