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积极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现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接触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问题。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仅是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心,更是一种积极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道德、法治、社会、文化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同时,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确定活动主题
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之一。第一,主题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如家庭美德、校园文明、社会公德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某一单元或章节,确定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
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这一单元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爱家人,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为家人做一件小事、写一封感谢信等方式,体会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第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也是确定活动主题的重要途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通过参与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比如,针对当前的环境保护问题,可以确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确定活动主题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活动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学生,可以组织开展“探寻历史文化遗迹”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古迹等,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选择活动形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参观考察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在参观中了解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和革命传统。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加深学生对参观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社会调查也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交通安全、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在社会调查中,学生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调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志愿服务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活动形式。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主题演讲也是一种不错的活动形式。可以开展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演讲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听取其他同学的演讲,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三)加强活动指导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活动指导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指导方面,教师应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包括明确活动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例如,在社会调查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结果等。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活动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和综合素质。家长参与也是加强活动指导的重要途径。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共同指导学生。家长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和建议。同时,家长的参与也可以增强活动的教育效果,促进家校合作。社会支持方面,学校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如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这些单位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资源,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形式、加强活动指导和注重活动评价等策略,可以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正视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金建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索[J].读与写:上旬,2020.
[2]刘艳华.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