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甘肃公司按照2020年国网总部物资管理重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已在甘肃省内建成兰州、张掖2个“检储配”一体化基地,通过国网公司评价验收并被评定为“先进级”。
在“检储配”一体化基地的质量检测环节中,甘肃公司均采用外包形式与检测机构签订合同,对检测机构管理水平缺乏系统考评。制定一套符合甘肃公司“检储配”一体化基地的质量检测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物资质量检测和供应能力,加强对检测机构质量检测工作质效监管,并与检测机构履约合同形成闭环管控,是甘肃公司物资事业部亟需研究的管理方向。
1理念和思路
甘肃公司物资事业部基于“检储配”一体化基地质量检测实际作业流程,从建立考核体系和应用考评结果两方面搭建质量检测考核评价体系。从四方面建立“检储配”一体化基地质量考核体系:分解影响因素,确定关键考核内容;界定考核内容,确当具体考核指标;判断指标性质,确定绩效考核周期;计算考核分数,分级设定考核目标。从首尾闭环管控,合同履约评价应用来应用质量检测考核评价分数。
2主要做法
2.1分解影响因素,确定关键考核内容
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之前,应该明确为什么要考核这个指标。因此,应该先找到关键绩效指标(KPI)。甘肃公司依据已建成的“检储配”一体化基地的实际质量检测作业流程,对质量检测业务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得到五大项具体的物资质量检测内容,分别是:
(1)设备核查。即核查检测设备标识情况、操作规范、检定证书、履历表等情况;
(2)检测环境核查。即核查检测基地环境是否具备温湿度控制、接地系统等条件,检测工作场地的消防、防触电等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3)人员资质及基本能力检查。即检查从业人员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具备检测工作所需要的资质及基本能力;
(4)检测操作抽样检查。即考察基地工作人员现场操作规范性、原理及标准的掌握程度等内容;
(5)检查报告质量核查。即对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的完整性与规范性等质量核查。
2.2界定考核内容,确定具体考核指标
运用目标管理(MBO)对设备核查、检测环境核查、人员资质及基本能力检查、检测操作抽样检查五大项关键考核内容进行具体考核指标的界定,使考核内容尽量全面。
(1)对检测设备进行核查时应从:设备标识、设备履历表、设备说明书、设备操作规范、检定证书五项考核指标入手;
(2)对检测环境核查进行考核时应从:环境条件和实验室布局两大考核指标入手,并由更为细致的考核指标支撑;
(3)对检测人员资质及基本能力考核时应从:人员资质和人员基本能力两方面入手,并由更为细致的考核指标支撑;
(4)对检测报告质量进行检查考核时应从:试验报告和原始记录两方面入手,并由更为细致的考核指标支撑。且因具体考核指标过多,采取部分考核指标抽查的形式;
(5)对检测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考核时应从:操作规范性、标准掌握情况、原理掌握情况、安全措施四方面入手,并由更为细致的考核指标支撑。且因具体考核指标过多,采取部分考核指标抽查的形式。
2.3判断指标性质,确定绩效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要视需要考核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定。考核周期过短,会增加管理成本的开支;绩效考核周期过长,又会降低绩效考核的准确性,不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改进,从而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
甘肃公司物资事业部从考核内容的考核复杂性与改进优化的时间周期考虑,综合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由甘肃公司物资事业部牵头,组成检查小组进行检查,每次检查结束后对各“检储配”一体化基地质量检测考核情况进行评议,并公布结果。
2.4计算考核分数,分级设定考核目标
对最终考核目标进行分级设置不仅可以对考核结果进行利用达到治用结合,逐步提高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还可以减轻员工为完成考核指标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减少考核目标确定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五项考核内容设定每项100分,加总总分500分,每项分数计算公式为:
(1)普查计分公式:项目总得分=[所有子项目总得分/项目满分]×100;
(2)抽查计分公式:项目总得分=[所有抽检项目总得分/抽检项目总分]×100。
因不同考核内容周期不同,最终考核分数按照百分比评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设计,分别是:优(≥90%)、良(<90%,≥80%)、一般(<80%,≥60%)、差(<60%)。对于第一次评级为差的检测机构进行警告批评,对总计有三次评级为差的检测机构,其年底绩效进行适当折损。
2.5首尾闭环管控,合同履约评价应用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及履约完成后,基于考核评价体系对检测机构合同履约进行管理。把核查设备、检测环节、人员资质及基本能力、检测操作和检查报告质量,作为招投标工作中对投标人的重要评分依据。[1]
将对检测机构的绩效评价结果切实融入合同履约管理,剔除资质差、检测态度不端的检测机构,从源头把关,提升检测机构的合同履约整体效率。
3结语
本文基于电网企业“检储配”一体化基地质量检测业务所制定应用的考核体系,具有与企业战略紧密关联、指标系统全面、层层分解便于落实等特点,可在石油、化工、交通等各行业国有企业中普遍使用。[2]
通过分解影响因素、界定考核内容、判断指标性质和计算考核分数来构建完整的考核体系,通过首尾闭环管控,实现合同履约评价应用来合理应用考评分数。助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强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新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 窦利娟. 电网企业物资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孙昊明.基于平衡计分卡理念重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J].经济师,2020(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