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猪养殖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我国猪肉消费量日趋增多,我国猪肉消费量日趋增多。但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也面临不少弊端,其中生猪疫病是一个影响较为严重的因素。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席卷全国,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危害,使生猪的存栏量显著下降,猪肉价格显著升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正常饮食。为更好地防范生猪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在做好猪群养殖管理的同时,还应构建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保障生猪养殖安全。
1生猪饲养管理
1.1种公猪
种公猪是生猪养殖中一种重要的饲养类型,其具有不肥不瘦、四肢强健、肌肉比较发达、精力较充沛、性欲旺盛等特点,其主要的作用是确保生猪的配种繁殖,以此保障繁殖猪仔的健康优良,针对其的饲养管理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种公猪需要单独圈养,保障其无干扰的生活环境,在其单独圈养中,其的猪舍安排需要安置在向阳的位置,并要保持其的饲养中的安静无噪音,要注意,种公猪的猪舍必须要远离母猪的猪舍,杜绝其相互之间的接触,确保种公猪在饲养中不会受到母猪的影响,以此保障种公猪的养殖健康。养殖管理人员在针对其进行饲喂中,主要需要采用精饲料喂养,在此基础上,还需做好与其他饲料的均衡搭配,并根据种公猪在生长发育中的各个环节不同的需求去适当增加一些氨基酸、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同时,在利用种公猪进行配种时,为确保其能具有良好的新陈代谢能力,且能有效提升其的食欲,需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运动量,在此情况的推动下,不仅能有效增强种公猪的体质健康强壮,还能增强其的繁殖性能,在针对种公猪进行精液采集时,需要遵循一定时间间隔的原则,并在采集环节由专人做好监管控制,在落实保障精液质量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公猪的恢复生长。
1.2种母猪
对于种母猪,在进行其的饲养管理时,要确保不同类型的母猪采取针对性饲养措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后备母猪需要保证其的饲养营养均衡,并要确保其适当运动,并做好防疫工作。在母猪怀孕初期,其的饲料主要需要保障维生素的摄入量足够,并针对实际情况适当添加精料,其怀孕后期,则需要适当增加饲料的剂量,但要注意不宜过多,需要遵循促进胚胎发育但不会过高增加体质量的原则。哺乳期母猪较为虚弱,不可饲喂过多饲料,保障其的营养均衡做好预防即可,可采用发酵饲料和草粉,适当添加盐与糖的方式。
1.3仔猪
仔猪在饲养中,需要确保其能够摄入足够的母乳,并在保障足够水分以及养料的基础上进行各类营养元素的添加,特别是铁元素,要确保供给,另外,仔猪比较畏寒,需要特别注意保暖措施,由此有效保障其的生长发育健康,不断增强抵抗力,为后续断奶工作奠定基础。饲养密度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此为其留出足够的空间资源,并提升饲料的利用率,而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其的饲喂方式也是存在很大差异,较为多用的主要有干粉料饲喂、拌湿饲料饲喂、稀料饲喂、颗粒料饲喂等,对于饲养环境,需要根据天气条件变化而进行协调转换,夏季可洒水降温,冬季则可覆膜保温。
2疾病主要防治措施
2.1合理规划养殖地点
合理规划养殖地点是减少生猪传染病扩散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选择养殖地点时尽量选择人疏地广的偏远地带。四川地区处于平原与山丘地带的交界位置,因此为养殖地点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之处。当地政府应当专门规划出一块区域进行养殖生产,避免养殖户们混乱聚集,导致疾病传播风险加大,同时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破坏。除此之外,养殖场的排泄物也是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将养殖户集中起来有利于相关部门进行监管,避免养殖户私自弃置或堆放。
2.2封闭式养殖
注意改善生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能够提高生猪抗病力及免疫力。饲料能够为生猪提供主要的营养来源,很多疾病的发生是由饲料造成的,例如生猪食用了发霉、变质的饲料,而导致出现肠胃炎疾病,或者饲料搭配不合理造成营养缺乏,降低了疾病的抵抗力。对此,养殖户平常一定要重视饲料营养的合理搭配,可添加一些维生素或有机物质,保证饲料的质量。同时,也要避免给生猪食用变质、发霉等饲料,确保安全卫生。养殖场周围的人员往来密集、动物接触频繁,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疾病传染的媒介之一,一旦传染病暴发,将会导致大规模扩散,从而为畜牧产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地养殖场应当在场址四周设立有效的防护围墙,减少动物之间的相互接触。
2.3做好科学消杀措施
采取预防结合物理手段来共同对生猪饲养环境进行消杀清洁,以保证提高寄生虫防治与杀菌的工作效率。例如工作人员可采用紫外线杀菌灯等措施,每日定期进行杀菌灭毒。此外,还可配备火焰消毒灭菌喷灯,在春冬换季寄生虫高发期间进行彻底消毒防治。同时在使用化学药剂杀毒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高压喷雾设备,对土壤深层病毒进行消杀。
2.4合理选择饲料
在选择饲料喂养生猪的过程中,可以在特定季节前后(如春冬、秋冬)在饲料中搭配抗生素药品,以此提高生猪对传染疾病的抵抗能力。除此之外,为了加强生猪的免疫力,在日常喂养过程中还可以适量饲料中掺入菊花、薄荷、防风、土茯苓、陈皮等中草药进行喂养。另外,在生猪感冒生病期间,可以适量加入鱼腥草、板蓝根、安乃近等辅助治疗,可以避免疾病进一步扩散。
2.5研发基因工程疫苗
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可以将传染病菌中的某一基因片段进行人工处理,然后将这些物质合成带有免疫细胞的基因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这类疫苗首先是接种成功率高,同时不会含有感染性物质,对多种动物疾病都有着显著的预防效果。因此,将基因疫苗投入到生产使用中,对于现阶段的生猪养殖业来说可以创造极高的利益。
3结语
伴随着人们养殖理念的提升,养殖户也开始对生猪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加以重视,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做好消毒工作,在治疗时,要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提升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吕发丽.浅析生猪疾病防治的几点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8):234
[2]殷炳强.浅析生猪疾病防治的几点方案[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