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跳绳器材轻便,动作简单,不受场地限制,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以及耐力、体力、弹跳力,在强调“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的当下,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开展花样跳绳教学,完善学生身体机能与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五项全面发展型人才。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一)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还是学生,总喜欢把体育连同音乐和美术称之为“副课”,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小学只对语数外道德与法治等学校进行比较严格的测试,而对体育等一些副课的测试仅仅流于形式。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并不重视。特别是每学期临近期末时,为了提高其他学科教学成绩,往往把体育抛之脑后,挤占体育课复习其他学科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考核评价标准单一不科学
在如今的小学体育考核评价中,因为日常教学没有遵循教学大纲,小学体育教学毫无目的,并不都是学什么而最终就测试什么。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天的体育课大都是“放羊式”的教学,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到期末时,平时什么都没有学,随便测个短跑、立定跳远或者仰臣起坐等,根据学生的临场发挥给个成绩。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极其单一,且流于形式,并没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测试。
二、花样跳绳趣味体育课教学方法
(一)优化目标设计,精准设计活动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一般来说,教师常常根据目标中的各项要求进行教育活动的安排,以期学生在按部就班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能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实现各项能力的成长。所以,在小学低段开展花样跳绳运动时,为了指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练习,并让学生在练习中实现合作能力的成长,教师应当主动地优化目标内容,体现对学生合作精神的要求,以便精准设计出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安排合适的合作活动,逐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在实际组织学生练习花样跳绳前,教师就可以融合合作学习元素,为学生设定如下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几种花样跳绳的方法;了解练习花样跳绳的价值和意义;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一绳多玩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腿部力量;透过花样跳绳的练习,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跳法的自主创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
教师在花样跳绳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尝试更多跳绳玩法,相比学生独立的跳绳练习更能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合作学习体验。与此同时,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互帮互助,让跳绳基础差的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实现整体的进步与提升。例如,教师在花样跳绳课程中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跳短绳活动,拓展短绳的各种玩法,教师首先给学生设计《捉尾巴》的游戏,让学生将短绳别在腰间,在保证自己的尾巴不被其他人抓到的情况下,哪位学生抓到的尾巴数量最多即为获胜。在课前游戏环节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参与兴趣,游戏过后,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短绳的花样跳法,告诉学生只要用心学,认真学,都能跳出动作漂亮的花样跳绳。正式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并脚跳、单脚跳、左右前后开合跳等跳绳动作。在教师示范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选出小组合作练习中动作规范的学生作为小组代表,指导纠正组员跳绳动作错误,提出跳绳的注意事项。在基本跳法复习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人及多人合作跳,教师给学生讲解示范交叉跳绳跳法。教师选择一名学生和自己共同演示,教师和学生各拿一根跳绳,两人并排站好,将相邻两手的跳绳互换,形成一个叉号,即一手拿着自己的绳子,另一手拿着对方的绳子,此时,由教师喊出口号,两人同时跳绳。学生按照教师的口号与教师同时起跳,落地,学生在观看中被两人合作跳的花样跳绳所震撼到,学习兴趣高涨。
(三)加强师资力量,教师亲自示范
针对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需要学校加强对本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另外再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小学生花样跳绳学习的教师。专业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条件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科学学习方案,以促进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如单人摇绳跳、双人摇绳跳以及多人摇绳跳的练习,最简单的一人跳绳一人摇,教师可以进行示范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也能参与进来,并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创新,教师认真观察学生是否出现动作失误,并及时指出改正。
(四)严格把握跳绳基础
教师在开展体育花样跳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跳绳基础的提升,良好的基础是高质量教学工作开展的保障,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的时候,应先对学生跳绳基础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进行跳绳教学工作,对高质量教学工作的落实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跳绳基础的提升能够使得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学生对所学相关内容迅速地进行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进行花样跳绳教学的时候对学生跳绳基础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教学工作的时候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花样跳绳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五)设计丰富多样的花式动作
体能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师在设计花样跳绳时﹐应当尽可能地让动作多样化,丰富化。譬如﹐教师可以紧扣学生的弹跳能力、四肢协调能力、柔韧灵敏能力、持久耐力这四个维度来将花样跳绳的动作进行逐一拆解和划分。比如有的动作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有的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上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的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有的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肩背部力量等等。不同的动作对应不同的身体机能刺激部位,通过这种定向定点的训练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体能。
(六)制定科学合理的跳绳计划
在课堂中不难发现,动作别致﹐花样繁多的花样跳绳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很好玩,更多地带着一种玩游戏的状态去跳绳,这是应该值得教师警惕的现象﹐因为体能素养的提高﹐体育项目的练习,应当是有明确目的和量化指标的,而不是凭感觉“玩玩而已”,因此,要想发挥花样跳绳之于学生体能锻炼的意义,教师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练习计划。
比如﹐教师可根据跳绳的难度按照由易到难进行排列组合。例,教师可以将三组低难度的跳法作为预热﹐每组20次,三组依次跳完则合计60次。预热环节结束后,或是可以将班级学生按照能力高低进行对应难度难易有别进行练习,或是可以按照难度逐级递增进行对应频次的练习。通过这种层次性、条理化、进阶型的训练计划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
(七)丰富教学环节﹐激发跳绳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的节奏想要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适应,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增添新的教学内容,将花样跳绳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除了为学生提供较强的师资力量之外,还要求教师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在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为花样跳绳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以“花样跳绳”教材为例﹐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体育的教学特点,设计出个人跳绳-自愿组合―重组创新—分组展示四个教学环节。先以个人跳绳引导学生步入新课的学习之中,每名学生一根绳,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里自由跳出不同的花样﹐每种花样跳20下,比一比谁跳的花样最多,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基础的跳法﹐又能够鼓励学生多跳花样。
在第二部分的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由挑战自我向难度高的花样挑战。比如体育基础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跳双摇跳,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跳单人特短,技术很好的学生可以跳三摇、四摇。
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重组创新﹐即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技巧”上做出各种创新的花样跳法﹐可以两人一组跳外手转摇跳,可以三人一组跳短飞飞,也可以跳交错绳,或者8人一组跳长中短,还有的甚至可以跳十字波浪。学生根据自己的跳绳技巧自由选择不同的跳法。
最后再分组展示合作的成果。这样的教学比教师单一的指导示范效果要强得多。在这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更能够感受到花样跳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纵观全文,随着教育行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投入了更多的重视目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学生自身的身体素养了。在这样的一个教育环境下,教师可以将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以实践应用,加大对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重视,改变传统的跳绳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开展花样跳绳活动的兴趣,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下提高自身的身体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安,韩晓妹.沐浴阳光,健康成长——以初级花样跳绳为例谈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影响元素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20(1):79--80.
[2]潘雪峰.南通:共同沐浴阳光体育的光辉一“南通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暨“体育艺术2+1项目”现场推进会在如皋成功举行[J].体育教学,20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