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管理是将企业文件作为处理对象,在部门间协作与交流基础上,有效整合与挖掘公文信息潜在价值,确保企业各项营运工作正常运转。在公文管理实践中,高质量的公文管理工作可实现企业信息间的互通互联、检查与监督。公文内容众多,有企业在管理过程可以通过公文形式传达信息,如日常工作中的批示性文件、会议记录等。因此,公文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运营成效。然而,因公文管理人员拟稿缺乏规范性,未严格遵循公文行文规则,公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公文管理时效性欠佳等问题,影响到公文管理质量与效率。为此,从具体问题着手,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方能从根源处提高管理成效。
一、国有企业公文管理中的问题
(一)公文拟稿缺乏规范性
国有企业公文拟稿需遵循相应的原则与规范,对体式、语言、意象等具有较高要求。但在现实中,部分国有企业文秘人员的综合素养欠佳,未给予此项工作充分重视,导致公文写作质量欠佳:一是文体使用不当。因未全面了解各类公文文种,出现自制文种、混用文种等问题;二是公文格式不当。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格式、抬头、公文要素、字体各有不同。而部分文秘工作者未合理应用元素,导致公文不符合行文规范。三是用词不严谨,出现口语化、命令化或者存在歧义的词语,降低了公文效力于严谨性。四是实用性欠佳。部分公文文件脱离国有企业实际,缺乏实用性,且出现较多的论述性文字,公文文件缺乏现实指导意义。
(二)未严格遵循公文行文规则
在编制公文时,工作人员需弄清发文机构的权责与行文机构间的从属关系,以便管理者与领导层有效确认公文性质。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文秘工作人员未重视行文规则,导致公文无序。具体情况如下:一是未结合程序行文。在文件未经会签基础上下发文件,或者其他部门职责事务的文件请示在未经过上级批复即下发文件,或者直接将文件报送给领导、越级行文等问题频现。二是未结合标准行文,出现发文规格不当、多头报送文件,一个请示文件存在诸多请示问题。三是在处理繁杂问题时,过于依赖发文,致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杂乱无序,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公文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健全的公文管理制度可保障日常工作有据可循。但在现实中,部分国有企业的公文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出现不同问题。各企业的运营情况具有差异,导致公文管理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对公文管理机制的全面性、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现有的工人管理机制缺陷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门管理工作的指导价值不够,除文件收发源、简单的流程图外,未涉及其他的企业公文管理工作指导规范。二是公文处理要求、人员、奖惩、考核、问责等方面的内容较为欠缺,缺乏对公文管理工作的切实指导,导致公文管理工作具有随意性,流于形式。三是公文更改、撤销、密级公文处理方面的要求也需完善。
(四)公文处理时效性欠佳
国有企业公文具有时效性,公文只有在特定时间内方能产生效用。从公文运行环节来看,因每日文件收发繁杂,若选择的处理流程、处理方式不当,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贯彻与落实。具体时效方面的短板如下:一是收发文件未做详细的登记,无法动态跟踪文件运行情况,导致文件压误或者出现损失。二是公文运行流程较为繁杂,流程程序众多,在要件、急件得不到及时有效办理后,直接影响到文件传达时效。
二、国有企业公文管理对策
(一)强化认知,提高公文拟稿规范性
公文管理问题存在的根源在公文管理人员或者文秘工作人员未充分认知公文管理重要性,疏于公文管理。为此,国有企业需强化公文管理人员认知,通过相应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其综合素养,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遵循各项公文拟稿规范、公文行文规则等。于国有企业而言,公文在日常行政管理中具有法律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兼具严肃性、权威性与规范性,是上下级沟通、内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法定依据。此外,公文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性的工作。公文使用质量直接影响国企管理工作成效,整个机构效能的发挥,或者决策事项能否贯彻落到实处。为此,国有企业需从认知上给予公共管理工作充分关注,注重人才培养,规范日常工作,以此推动公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遵循公文行为准则,提升公文运行质量
国有企业办公室负责审核公文的职责,其需适时与拟稿部门沟通与协调,全面提高公文行文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监管行文规则,对工作人员形成约束力,促使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行文规范,如坚持分开报告与请示的原则,发文协商一致原则,发文不越级原则,一文一事原则等。二是把好内容与程序关,文件内容需遵循国家相应法律规范,程序须符合相应程序流程。此外,需严格审查会签的部门是否都参与会签,会签部门意见是否统一。三是关注文字质量。重点审查公文文字是否符合行为目的,是否简明扼要,用语是否得当,行文是否条理清晰,结构是否严谨。四是做好收文入口审查。结合下级单位上报的公文有效检查及行文规则,是否具有保障格式,是否需要经由本单位实施审核等。
(三)完善公文管理制度规范
一是优化公文发文办理流程,明确各流程中经办人权责,确保公文处理流程符合相应规范。二是明确公文处理办法。结合公文管理各环节工作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公文处理方案,提高公文管理规范性、科学性。三是优化办公科室与工作人员考核机制。在公文办理过程中,会牵扯到诸多科室与人员,企业应明确相应的标准规范,提高公文管理流程与运行流程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此外,办公室可组织相应的绩效考核工作,结合公文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亦可将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挂钩,倒逼公文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工作规范。
(四)提高公文管理的时效性
确保公文管理时效是对公文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此,国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尽可能的简化公文管理与运行流程,确保文件便于操作,能高效地进行公文管理。二是做好督办催办工作。结合公文管理的重要性与时效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转办文件后需及时对接承办部门做好文件督办催办工作,核查公文,跟踪文件落实情况,防止漏办或压误文件。在催办过程中,可灵活运用电话询问或者催单等形式,确保催办文件得到及时的跟踪与处理,做到件件能处理,事事有着落。此外,在完成文件办理工作后,需要有效表明文件处理时间、单位与结果,并及时向分管或批示领导报备整体的文件处理情况。三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电子公文处理平台,助推公文朝着无纸化办公方向发展,提高公文办理成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文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性工作,具有严禁性、规范性,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运营状况。为此,从国有企业公文管理实际入手,对具体问题展开分析,方能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全面提高公文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千彬,张爽.企业公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2(07):61-63.
[2]徐小缦,张子君.企业公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4):53-54.
[3]王文博.公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9(22):4+10.
[4]王卓勃.企业公文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