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稳步发展,而一个好的体质是保证学生能正常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具体表现为:第一,体能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们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重复的训练内容来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其次,身体训练也有助于学生们进行自己的思考,在身体训练的时候,老师要对训练内容进行各种改进,这样学生才能在锻炼的时候,能够主动地去学到与体育有关的知识,以此来提升整个教学的效率。最后,体能训练还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素质,大多数的身体训练活动在进行过程中,都要求学生们互相配合,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不但能逐渐增强学生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体育课堂的教学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二、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理解程度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本身对体能训练不够重视,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同学都把文化成绩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体育成绩。在随后的体育教师进行身体训练时,学生难以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运动中去,有些学生觉得体育锻炼是很累的,这就导致了他们不愿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体能训练上,这就严重限制了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要想让学生的体能训练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让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训练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推动身体训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其次,要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练习中,体会到身体训练的重要性,老师可以通过体能竞赛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长跑、俯卧撑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能够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地增加他们对体育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自己的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二)更好的落实体能训练方式
对学生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活动,是教师进行身体训练的关键,但是,受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比较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采取了不科学的方法,这将不利于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长期这样会降低学生参加体能训练的兴趣,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们需要对过去所采取的体能训练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优化,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老师要主动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不断地提升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运动方案,才能确保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实际制订过程中,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来综合分析,例如,一些学生是否具有特殊体质,还有对训练场地的要求,在综合考量之后,才能制订出一套更为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因为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很重,他们能够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并不多,这就必须要在短期内完成相应的体能训练内容。首先,老师要制订更全面的身体训练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一套完善的方案,同时,体育老师也应该减少对体能训练的期待,因为有些学生因为体能方面的不同而落后,这一点应该在后面予以特别注意。其次,也要明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身体训练的过程中,要将有相同问题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老师要在摸清了内部成员的短板后,再进行集中训练,通过多次重复的训练,保证学生的体能训练成绩达标。
(三)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训练技巧
在现代体能训练的进程中,促进学生对现代体能训练的技能的熟悉与运用,通过正确的动作与技术来进行身体的锻炼,以实现现代体能训练的教学目的,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生在生理、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如果不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将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现代体能训练动作与技术的讲解,保证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动作,保证每一个学生在练习中所采用的姿势和技术都是正确的。现代的身体训练要求学生们长时间的坚持,在上课的时间之外,在休息的时候、假期的时候,也要坚持进行锻炼,做到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肌肉逐渐适应了运动的强度,从而出现了疼痛和酸痛的症状。放假期间不进行体育锻炼,返回教室练习时疼痛就会加重,所以老师要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进行指导,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能锻炼
众所周知,体能训练是一项艰苦而枯燥的工作,严重者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很多学生对体能训练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对体能训练的热情降低,因此,这就要求体育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实体能训练的内容,针对每一位初中生的发展心理特征和需要,研究和设计一套科学的初中体能训练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身体综合训练作为主要内容,比如在运动篮球体前进行变向旋转换手跑、运球后变向换手跑等。在技术新课的讲授过程中,老师既可以利用学生提问的方法,对其进行一定的技术渗透,即使是在不断的技术训练中,学生也能够一直保持着对技术问题的思考,例如:按球在击球的哪个位置?打网球应该落在什么地方?往哪个方向跑?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做转向和换手?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合适的传球?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让许多学生在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和控制下,更快地掌握某些技术性的动作,从而培养出许多学生的技术思维引导意识,在技术训练的不断推进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有极大的提升。技术指南中的领口令字诀化,也是老师对学生身体和运动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技术指南中有很多的口诀,比较常用的是“一大、二小、三高跳”,老师一般都是用最少的训练时间,快速地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演示,将符合技术说明的领口令字诀化,在每一次的练习中,都要对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修正,这样才能让每一次的训练都变得更有效率,就算学生有了技术上的问题,也不能停下下一次的练习,继续讲解,而只能是迅速地依次练习,对学生进行纠正。
总结:总之,在目前的教育领域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渐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特别是在进行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时地改进体内的体能训练内容,让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充分的交流,解决过去体能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体能训练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西林. 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方法 [J]. 体育风尚, 2023, (11): 119-121.
[2]刘桂. 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方法 [J]. 新体育, 2023, (04): 61-63.
[3]戴相地. 中学体育课中HIIT的设计与效果研究[D]. 江汉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