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消毒剂的选择
蔡川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蔡川,.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消毒剂的选择[J]. 当代畜牧兽医,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004.
摘要:
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生物安全得到各猪场的非常重视,如果选择效果不确切的消毒剂就是最大的生物安全漏洞之一,只有选择对非洲猪瘟病毒最有效的消毒剂,才能保证消毒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确保消毒效果。作者总结介绍了各种常用消毒剂的特点和如何选择使用。
关键词: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消毒剂选择
DOI:10.12721/ccn.2022.157004
基金资助:

在各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生物安全逐渐得到各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消毒措施随之也得到了全面开展。针对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消毒剂,猪场该怎样进行选择最有效的消毒剂来应对非洲猪瘟,仍然是一个困扰着很多猪场的问题。

一、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消毒分子较为稳定,通过与水融合产生次氯酸,进而杀灭微生物活性,其杀灭微生物的成分通常以有效氯表示[1]。次氯酸的分子颗粒较小,能够快速进入动物体内,并扩散到细菌的表面,直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菌体内,致使菌体的蛋白发生氧化,促使细菌死亡。此外,含氯消毒剂能够杀灭多种微生物,比如病毒、真菌、细菌芽孢等。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无机氯化合物和有机氯化合物。其中无机氯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产生化学反应,失去原本有效成分。而有机氯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反应,只有溶于水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化学变化。

含氯消毒剂的优点是物美价廉,使用方便,可以用于杀灭各种微生物。缺点是容易与水体发生反应,且对器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部分含氯消毒剂的性质稳定性较差,容易丧失有效氯。对于非洲猪瘟病来说,这类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使用时建议有效氯的浓度值含量为2.3%。

二、含碘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是常用的消毒剂类型之一,碘元素十分活泼,进而碘具有其他一般消毒剂没有的优良渗透性。同时,碘主要通过沉淀作用和卤化作用来杀灭微生物,具体工作机理为:游离碘穿透细胞壁后,和蛋白质氨基酸链某些元素有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出现卤化现象,进而促使其丧失生物活性。而碘类消毒剂在低温状态下依旧保持良好的杀菌效果[2]。随着温度的升高,碘类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会出现变化。当温度在10-30 度波动时,碘类消毒剂杀菌效果不变,而当温度超过40度时,碘类消毒剂的游离碘浓度明显降低,杀菌作用削减。此外,有机物的增加也会影响碘类的杀菌能力,且两者呈反比关系,有机物增加而杀菌能力下降。但高浓度的碘类消毒剂受有机物的干扰不明显。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碘类消毒剂大多以有机碘为主,主要工作机理为通过碘与表面活性剂络合而制成,其中表面活性剂具有助熔、稳定和载体等作用。含碘消毒剂的常用药剂有碘水、碘伏、甘油等,其中碘伏包含聚维酮碘、聚醇醚碘等。此外,碘类消毒剂的杀灭作用根据细菌、真菌的病毒结构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除了真菌孢子和细菌芽孢,能够杀灭大部分的微生物。同时,硬度过大的地下水会对聚维酮碘的消毒作用产生影响。

碘酸溶液的消毒效果高于一般碘药剂,对非洲猪瘟病毒而言,属于高效消毒剂。碘酸溶液别名叫复合碘溶液,主要成分有碘、硫酸、表面活性剂等,百胜-30就属于符合碘溶液。通常而言,对于非洲猪瘟病毒,普通的碘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要想获得强杀菌效果,碘酸溶液最佳。

三、醇类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的杀菌机理为通过凝固蛋白质,致使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消毒剂。这类消毒剂的常用成分为乙醇和异丙醇,该消毒剂能够杀灭细菌的繁殖体,且破坏亲脂性病毒,比如非洲猪瘟病毒,达到病毒消杀效果[3]。但这类消毒剂对亲水性的病毒效果不理想,且受有机物的影响较大,比较容易挥发。通常要用浸泡消毒或人工反复擦拭,来确保其作用时间。这类消毒剂与温度呈反比关系,温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同时,其能够与碘、氯已定等协同杀菌,进而经常作为溶剂来加强碘、洗必泰等消毒剂的效果和作用,获得更好的消毒效果。

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作用不同,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日常浸泡和擦拭消毒,比如手部皮肤消毒。70%的异丙醇溶液作用基本类似。对非洲猪瘟病毒,醇类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

(四)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杀菌机理为通过与有机物结合,释放新生态氧,进而促使细菌体内活性氧化,达到杀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蛋白质等物质发生致死性的变化,不能合成,细胞呼吸酶活性消亡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有过氧乙酸、臭氧、二氧化氯等。猪场中常用过氧乙酸等药物,进行细菌和病毒的消杀。这就由于过氧乙酸属于高效消毒剂,有着极强的杀菌能力,无论是其使用时产生的气体还是溶液。能够充分杀灭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等,同时也能将细菌毒素破坏掉。

臭氧分子较为灵活,不稳定,且容易分解,常常一边生成一边分解,因而应用臭氧消毒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浓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为50毫升/立方米。臭氧的半衰期为16-30分钟。第二,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其维持时间为2小时。第三,再洗湿度为405-80%,且湿度与效果成正比,湿度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强,但随着湿度的增加,臭氧的分解速度也随着增快。因此在物品消毒时间中,应用超声雾化消毒机作为辅助。同时在臭氧熏蒸时,将稀释后的瑞全消倒入超声雾化消毒机中,进行超声雾化消毒,增加湿度的同时也能发挥很好的消毒作用。第四,臭氧的密度较大,会出现下沉现象,因此臭氧机要放置在高处。

二氧化氯能够穿透和吸附细胞壁,并释放出原子氧,把细胞体内的酶氧化,进而起到杀菌的效果。二氧化氯的安全性能较高,且无毒性,无“三致”效应。三致效应指是否会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二氧化氯不会与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以及其他的有毒性质的物质。因此总体而言,二氧化氯是安全系数高,使用时不会释放有毒气体,氯代反应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产生。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优势在于其极易和水发生反应,杀菌能力强,且杀菌速度快,杀菌的类型广,同时具有可降解、无毒、无残留毒性等优点。但不足之处在于其性质不够稳定,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且易分解,腐蚀性较强。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没有分解之前具有刺激性或毒性,同时能够漂白或腐蚀物品。这类消毒剂的成分不同,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效果不同,臭氧为主的过氧化物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过氧乙酸为主的过氧化物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非洲猪瘟病毒,高效的消毒剂有碘酸符合溶液,氯制药剂等,中效消毒剂有醇类、普通碘制剂、过氧化物类等,还有很多其他低中高的消毒剂没有涉及到,但是消毒剂的合理复配,能够有效提升消毒效果。因此,一定要选择能够对非洲猪瘟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同时根据区域的不同,合理选择低中高效消毒剂,这样能够迅速杀灭病毒,且合理控制病毒的扩散区域,保证猪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磊、王祎、杨郇垚、谷丽.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消毒剂的选择[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 No.370(10):140-141.

[2]郝红玲. 在非洲猪瘟防控中消毒剂选择和使用误区[J]. 山东畜牧兽医, 2020(3):42-43.

[3]李洪宇, 陈华丽, 赵宝凯. 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消毒剂选择与有效消毒建议[J]. 今日养猪业, 2020, No.116(02):68-7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