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的人们也愈发增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排出的污水也持续增加,而在此前提下,污水处理工作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污水处理工作可以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大自然水资源所产生的污染,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效率,同时优化社会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将一体化模块方法应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全面助力。
一、将一体化模块设计应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的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持续提升,人们生产生活所产出的污水也持续增多,若是任其排放到自然的江河湖泊中,会严重污染大自然水资源,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发展受阻,一旦这种受污染的水被人类直接取用,便会对于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带来无法补救的严重后果。所以,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便开始逐渐凸显了出来,将一体化模块设计应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可以高效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目的,充分防止人们生产生活对于大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有效提升人们生产生活的质量,确保社会均衡发展。与此同时,将一体化模块设计应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还可以实现以低成本处理污水的目的,实现对于水资源的保护,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在一体化模块设计的观念中,将废水看成了一项原料,通过对于废水的集中处理,达到净化水源的效果,从而对于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全方位节约水资源,为社会发展提全面提供助力。与此同时,通过将一体化模块设计应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还能有效实现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清洁水源的目的,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例如在污水中会存在丰富的营养物,如:氮元素、磷元素等,通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可以将其进行回收,随后应用与种植农作物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全方位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一体化模块设计的应用要求
针对于一体化模块设计的应用来说,若是想要将该项技术应用在小型污水处理场中,且保证应用的科学性,需要对于该项技术做出细致的分析与探究,随后依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设计规划工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厂区的实际功能需要以及建设发展需求,注意到工程设计符合环保需求,防止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产生污染,还需要将造价控制的思想应用到其中,在设计规划期间去除冗余步骤,优化场中人员配置,确保能够优质完成污水处理的各项环节,全面保证工程质量。
三、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应用一体化模块工艺流程
(一)总平面设计
针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一体化模块设计来说,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设计工作更加符合科学规律,并且优质完成污水处理的任务:1)根据地形图、工艺流程图的要求设置进行功能区划分;2)考虑近远期结合、便于分期建设,并使近期工程相对完整;3)流程力求简短、顺畅、避免迂回重复;4)变配电中心布置在靠近用电负荷大的构筑物处,以节省能耗;5)厂区绿化面积不小于30%,总平面布置满足消防要求;6)交通顺畅,便于施工与管理;7)厂前区远离恶臭源,尽可能布置成南北向;8)还需要实施污水分流,在污水收集完毕后,将其接入到厂区污水管道。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工程用地,本工程设计如图1所示,依照城市污水的处理流程,污水处理厂依照从南向北的顺序布置综合车间、预处理环节、二级处理环节、深度处理环节等[1]。综合车间含鼓风机房、配电间、污泥脱水机房、在线监控房、值班室和加药间。本次设计采取厂外一体化泵站,泵站内安装有粉碎式格栅,在预处理区中设置细格栅及平流沉砂池等,二级处理采用A2O生化池,深度处理主要包含沉淀池、转盘滤池、紫外消毒池等功能模块,出水环节采用明渠计量方式,在其中设置巴士计量槽1处,在建设的过程中,将预处理模块、二级处理模块与深度处理模块合并。
图一工程布置示意图
厂区中还要设置除臭系统,除臭系统要靠近预处理区和污泥处理设施,便于臭味的集中处理。在本次设计中,为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环境,将对所有可能产生异味的区域全部实行密封,统一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建筑情况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工程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二)管渠设置
针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渠道设置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中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工作:1)进水管布置:进水管主要来自城市污水排放管,通过将其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管相连实现对于污水的处理,本次设计结合实际设置有厂外一体化泵站,厂区进水管为压力管,进水管的管中标高为64.05m。2)出水管布置:出水管布置为巴士计量槽,将其沿着厂外的向北的方向,引到附近允许排放的河流中。3)工艺废水渠道设置:还需要将建筑物之间的工艺废水进行处理,建筑物之间以渠道的方式相互连接。4)空气管设置:在本次设计中,污水处理厂的空气管所采用材质均为不锈钢管道[2]。5)超越渠设置:平流沉淀池出水可以根据出水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转盘滤池,将其送入到后续的消毒环节之中。
四、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应用一体化模块工程设计
(一)进水预处理模块
本次设计厂区内预处理设施包括细格栅和平流沉砂池,依照雨、污合流污水量设计。针对于该处理模块来说,细格栅井中包含细格栅以及格栅渣传送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采用内径网板格栅的方式,其规格指标为宽900mm,格栅空间规格为5mm,在安装过程中的采用倾斜60°的方式进行安装。平流沉砂池设置在细格栅池之后,在达到峰值流量的时候,还需要保证水力停留时间,从而保证进水预处理工作的成效。
(二)二级处理模块
本工程二级处理采用的是A2O工艺,以达到同时脱氮除磷的目的。其中厌氧池中安装1台潜水推流器,以保证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污水通过水洞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安装1台潜水推流器,使原污水与混合回流液均匀混合反应后进入好氧池;好氧池底部安装板式曝气器,为硝化菌提供氧气,池中安装2台混合液回流泵,将污水回流至缺氧池中。为确保污水的二级处理达到相应的处理效果,还需要设计好反应池的停留时间,污泥产量系数、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等指标,从而保证反应池能够优质完成污水的二级处理工作,从而全面保证整体的污水处理工序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三)深度处理模块
深度处理是污水处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优质完成该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所以需要优质完成污水深度处理设计工作。深度处理模块包含沉淀池、转盘滤池、消毒池、巴士计量槽等。沉淀池的数量要求为1座,其规格为5.0m×26m,有效水深为3.3m. 同时为进一步去除出水中的SS,及达到除磷效果,使出水指标达到一级A标准的要求,还需要设置滤池1组。消毒池设置一座,设计处理能力要求为2000m3/d,要保证消毒池的有效容积符合标准,同时还要保证其在达到峰值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在三十分钟以上[4]。在出水端应用巴士计量槽的方式进行计量,本次设计的计量能力需要符合2000m3/d设计标准,从而高效完成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需求,且全面保证该项工作的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工作中,需要将一体化模块设计应用在其中,该设计方式与普通水厂设计相比的优势较为明显,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处理污水的目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产生,提高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全面保证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且优质完成污水处理工作的要求,确保污水处理厂能够实现稳定且高效的运营,实现污水处理的目的,确保其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永磊, 李军. 我国分散式中小型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J]. 水工业市场, 2012(03):39-44.
[2]屈连友, 张辰纲, 李永年. 集约化设计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5(2):102-102.
[3]庞丹, 张颖. AO一体化改良工艺在北方城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优势[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1):108-115.
[4]刘均, 陈国海. PROF IBUS-DP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设计[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3(0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