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分析
黄铿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铿搏,. 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分析[J]. 无线电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6.
摘要:
随着高新科技和社会基础设施逐渐健全,通信工程获得了快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提供了便利,所以要不断创建通信工程。其中,线路敷设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整个通信工程建造质量效果,所以要采取先进的通信线路安装技术。为提高通信项目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通信项目中线路安装问题,然后探讨了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 通信项目线路敷设施工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036
基金资助:

新时期,通讯行业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信领域的发展成果同样显而易见。通信项目对技术要求很高,且建设困难,其中通信线路属于通信工程的核心,唯有从根本上了解通信线路安装技术,方可整体提高通信项目质量。通信线路敷设直接影响通信项目质量,是通信项目阶段覆盖面较广、专业性很强、综合程度很高的任务。通信线路安装技术具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和工作流程,唯有严格根据工作操作流程完成任务方可保质保量安装通信线路。所以,必须提升通信线路安装技术水平,全面分析各种因素,选取最佳工作方案,经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深入探究通信线路的科学选择、 线路安装的合理性及操作顺序的标准性等,以整体提高通信项目质量和通信服务效果。

1、通信项目中线路安装问题介绍

1.1通讯光缆外皮极易破损

通信项目线路安装中必定会用到通讯光缆,这是整个通信项目施工中最常见的原材料,光缆外皮作用是维护内部光纤完整,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外皮破损属于整个线路敷设中出现频率最大的问题。如果破损程度小则只会影响光纤顺利应用,若破损程度大则极易导致光纤破损断裂。引起光缆外皮破损的原因有三种,第一,光缆运输途中和其他金属物品出现摩擦从而引起表皮破损[1]。第二,监管者对现场监管不严,使得施工现场附近产生了外力损坏光缆表皮。第三,安装时造成的破坏,例如敷设时要采用许多较为尖锐的工具。但这些因素通常不会损坏光缆中的光纤,所以,就算光纤表皮损坏其依旧能够正常传递信号机信息。就施工方而言,若光缆可以正常运行仅仅是表皮破损就都更换的话,则会增加工程成本,但若不更换的话又会给工程后续操作埋下安全风险,所以是否更换要求施工者根据工程情况和多方面因素展开分析。

1.2通讯光纤接头损耗现象

除光缆外皮易破损以外,光纤接头损耗同样是大多数通信工程施工中常常面临的问题。就大多数通信项目对光缆接头的使用情况来说,敷设阶段经常产生光纤接头损耗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接续质量不达标。根本原因包括两种:①连接光纤时因切割或是焊接失误导致光纤熔接损耗。②第二,接续光纤时候因光时域反射仪检测结果错误引起接头损耗。

2、通信项目中通信线路安装技术要点

2.1架杆处理方法

(1)科学选取架杆类型。传输架杆的功能是支撑线缆,挑选架杆类型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如地质环境、水文环境等,并分析杆路组装形式,做好早期准备任务。架杆时要确定基坑,并做好基坑填埋工作,能够填埋砼材料,按照通信线路情况科学选取架杆形式安装。操作时要保障架杆间距合适,不同位置对杆距的要求不一样。若在市区架杆,架杆间距要保持在35-45m以内。若在郊区架杆,其间距要控制在50-55m以内[2]。若架杆时线路要跨过河流等地方,就要采用长杆档形式。当轻负荷范围的杆距大于70m,或是中负荷范围的杆距大于65m,或是高负荷范围的杆距大于50m时,要以长杆档为准安装架杆。针对支线线路,应当在路由中心确定电杆位置,使二者中心可以重合,差距要保持在50m之内。针对杆体来说,要确保上下垂直,防止杆面错位。角杆下方的夹角平分线上,电杆应当内移。不同材料的电杆内移区域也不同,针对水泥电杆来说,要将之内移距离保持在10-15cm内;针对木质电杆,要将之内移范围保持在20-30cm以内。收紧拉线过程,杆稍位置要稍微朝外角倾斜,使之刚好可以处在两边杆稍连接交叉点。

(2)选用先进机械辅助施工。安装光缆时要在户外操作,这样会增大线缆损坏几率,基于此光缆安装时要把转向滑轮设置在架杆上方,旨在利用机械设备完成线缆拖拽,能防止线缆破损。线缆安装环节,当通信线与电力线出现交叉时,要修整线路,使二者处在垂直状态。另外,严格控制高度,通常高度约6m,若穿越交通区,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升线缆高度。

(3)重视接地保护规划。当遇到雷雨天气时,雷电将可能破坏线缆,所以必须重视接地设计,防止线缆被雷击[3]。接地设计过程,要使用拉线,其可以发挥出导电作用。把拉线接地端利用铁钉固定,再将其深埋在地底,在拉线另一头要高于架杆 约10cm。采取这种方法,雷雨环境下拉线能把雷电引向大地。

2.2地表敷设

第一,施工设备进场开始基坑挖掘。挖掘时每隔15m要测定一次深度,这样能够使预埋管线处于同个高度,避免挖掘深度不够或是超挖。就电缆沟来说,施工时要遵循如下几点内容:①保证线路直,防止产生蛇形弯。②保证转角点圆滑,使之为圆弧状,不得有锐角。③确保线缆沟深度合适,结合现场地质条件设计线缆沟深度。④保证线缆沟下平整,防止塌方、凸起。��️确保沟下宽度标准,在线缆沟下要设置相关设施,若宽度不足,将影响设施安装效果。基坑挖掘结束后,要展开垫层处理,能以钢模板用作垫层料,并测量垫层高度,根据方案要求科学设定。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浇筑砼。值得注意的是,想保证砼和基础充分契合,就必须科学选择砼材料,砼浇筑结束后要及时养护[4]。这样能明显提高砼强度,以保障工程质量。第二,线路敷设以前,要仔细检测附近环境,以保障线路管道参数与方案相符。若检测时发现一些参数有明显差距,就要及时调整修正,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然后认真检测线缆,采取观察方法检查外观是否破损,无任何破损才能投用。应用砼掩埋线缆前,先清理基坑,确保基坑内无任何异物后才能施工,且灌浆环节保证浇筑速度固定与均匀,线路管道安装结束后检测缝隙,保证砼严密性。

2.3衰减测量方法

通信线路安装中,要仔细检查线路,这时要采用衰减测量方法。衰减测量环节要借助导管辐射测试设备,用来测定发生器发出的信号,再分析处置所接收的信号。使用衰减测量方法测定光缆线路时,要关注如下内容。①尽量减小测试偏差,经清理接插件促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②信号发射与接收的设备要选择相同的光缆,并将之放于对应位置。检测时若接收器显示0分贝,则要用850cm波长展开衰减测量。

2.4OTDR检测

这是通信线路安装中比较重要的检测技术,其精度高,能高效测量光缆质量。采用OTDR测试技术能够提升光缆熔断质量,并减少光缆损耗。施工者在光缆熔接时需要检测每个光缆。熔接结束后要及时装盒,这时要重新测量光缆质量。

3、结束语

总之,通信线路属于通信项目中的基础保障及技术重点,其安装技术关乎整个通信项目的服务质量与稳定性。实际施工中要结合线路情况及设计标准,关注线路材料实际测试、线路安装与施工顺序等,提升施工者专业技能与操作标准性,以避免通信线路安装故障,整体提升通信线路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魁.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5(01):1-3.

[2]闫飞.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2,24(21):11-13.

[3]王超,韦方明.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16):215-217.

[4]李涛.通信工程中的线路施工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12):182-18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