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猪牛羊作为重要的家畜养殖品种,其也逐渐趋于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发展。疾病是影响养殖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发生大规模疫病,容易导致大量家畜患病,甚至造成死亡,为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要转变养殖理念,突破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创设优质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效益、保证动物健康,推动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1、猪牛羊疾病防治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1消毒不到位
消毒是家畜养殖中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消毒可以切断疫病传播源,进而确保家畜健康。但是当前一些养殖户在开展养殖生产中,对消毒工作缺乏重视,没有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消毒计划,消毒工作缺乏连续性、长期性和实效性。同时,消毒方法较多,部分养殖场主要依靠化学消毒,没有灵活采用其他消毒方式,消毒效果并不显著,为疫病传播留下可乘之机。
1.2用药不科学
在治疗猪牛羊疾病中,药物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药物预防或者治愈。但是当前部分养殖户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用药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体现在:第一,在没有确诊疾病后就盲目使用药物,仅仅根据自身经验和病畜的临床症状,容易出现药不对症的问题,不仅无法根治疾病,还会损伤家畜的健康;第二,没有根据药物说明控制药量,为了加速家畜痊愈,而随意增加药量,或者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而减少药量;第三,用药没有参考兽医的意见而盲目使用,甚至一些地方没有配备专职的兽医。
1.3检疫不到位
在猪牛羊养殖中,疫病是影响养殖效益最为常见的因素,通过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患病的家畜,进而在疫病传播早期进行控制,可降低经济损失。但是当前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没有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检疫工作,甚至在家畜出现症状后也没有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导致当地防疫部门无法掌握疫病流行情况,容易造成地域性疫病传播[1]。
1.4接种不及时
当前在猪牛羊疫病防治中,免疫接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通过免疫接种能够预防大部分疾病,保证动物健康。但是群体性免疫会增加养殖户的养殖成本,部分养殖户在经济效益的影响下,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当疫病传播后,其会在养殖场内部快速蔓延[2]。
1.5环境不洁净
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脏乱差的环境下,疫病发生率会明显增加,但是一些小型养殖场,对养殖环境缺乏管理,例如猪舍通风条件不好,内部空气流动较差、较为潮湿,容易滋生病毒或者细菌。又例如养殖户没有及时清理粪污,患病家畜的粪污作为疫病传染源,导致疫病在养殖场内快速流行。
2、猪牛羊疫病防治优化对策分析
2.1重视消毒管理
养殖户要给予消毒工作以高度重视,将消毒作为防治疾病最为重要的措施,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中。首先,灵活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包括化学药剂消毒、紫外线消毒、光照消毒以及火焰消毒等,根据介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消毒手段;其次,所有进入养殖场内部的人员和车辆都要进过消毒,外来人员不能随意进出养殖场,完善养殖场内的消毒器具;最后,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尤其对于大型养殖场,要保证消毒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2.2合理使用药物
当前在治疗猪牛羊疾病中,主要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但是在使用药物中,不能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 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要求和说明使用,发挥药物的防治作用,保证动物健康生长。首先,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在防治中严禁使用抗生素,违禁药物不能应用于生产中;其次,在使用药物之前,要先对家畜的疾病进行诊断,如果养殖户无法确诊,可邀请当地的兽医进行协助,只有在确定疾病类型后,才能针对性的使用药物,不能盲目用药;最后,对药量进行科学控制,不能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量,按照疗程使用药物,如果家畜在使用药物后病症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则要咨询当地兽医,调整药物类型和使用量,同时,养殖户也可考虑使用中药,不仅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同时治疗效果显著。
2.3落实检疫工作
检疫工作是防治疾病最为关键的举措,其可以提前发现疫病,便于养殖户进行控制,避免疫病扩散。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社会性宣传,提升广大养殖户的防疫意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检疫工作,避免发生矛盾冲突;其次,当养殖场内发现家畜异常情况后,要立即联系当地兽医站进行检疫,并且将这一情况上报到相关部门,对养殖场实行封闭式管理;最后,在确定患病家畜后,要立即实行全方面消毒管控,避免疫情在当地扩散,对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养殖器具进行消杀,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4]。
2.4重视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当前预防猪牛羊疾病最为重要的措施,尤其对于一些流行性和传染性较强的疫病,通过免疫接种可以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因此,养殖户要给予免疫接种以高度重视。首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加强免疫管理,对接种的家畜进行统计,避免发生遗漏情况,为疫病传播留下可乘之机;其次,养殖户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接种程序免疫,不能存在盲目接种的行为,保证疫苗质量优异。做好疫苗的运输和储存工作,避免其发生质变;最后,相关部门要派遣管理人员深入到辖区内的养殖场中,检查家畜的疫苗接种情况[5]。
2.5优化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与疫病发生密切相关,在洁净的养殖环境下,可以降低发生疫病发生率,因此,养殖户要注重优化养殖环境。第一,养殖场内的地面要保持整洁干燥,地面不能堆放任何与养殖无关的物品,定期在地面上喷洒生石灰,可起到一定的防潮和吸潮作用;第二,定期组织人员对养殖场内进行清扫,将粪污及时清扫出圈舍,堆放在统一位置,严禁随意排放到附近环境中;第三,做好养殖场内的防蚊虫处理,尤其是在夏季蚊虫较多的季节,可使用杀虫药物,减少养殖场内蚊虫数量;第四,做好圈舍的通风和温度管理,尤其在冬季要处理好通风和温度的关系,将圈舍中的污浊空气及时排放到室外[6]。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市场对猪牛羊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也带动了家畜养殖行业的发展,但是在规模化养殖下,疾病呈现地方性流行、交叉感染以及非典型症状等特点,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不及时、不科学,容易导致疫病快速传播。因此,养殖户要提升自身的防疫意识,将疾病防治工作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保证家畜动物健康,为我国居民通过放心、健康、卫生的家畜产品。
参考文献:
[1]姚智俊,张宇,张鹏涛,等. 猪牛羊疾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2):59-60.
[2]杨丽霞,李游,言天久. 猪牛羊病高效防治新技术探讨[J]. 兽医导刊,2021(20):114-115.
[3]艾则孜江·阿布力米提. 猪牛羊感染口蹄疫疫病的防治策略[J]. 新农民,2020(21):87.
[4]杨育强. 猪牛羊养殖中口蹄疫病的防治措施初探[J]. 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6):133.
[5]赵丽卿. 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见解[J]. 农家致富顾问,2018(16):46.
[6]吴永芬. 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J]. 农村科学实验,2022(5):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