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蜜蜂养殖气候条件与精准气象服务研究
​毕玉珍1 常李强2 邢刚3 关秀敏4 刘福新4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毕玉珍1 常李强2 邢刚3 关秀敏4 刘福新4,. 古县蜜蜂养殖气候条件与精准气象服务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摘要:
结合蜜蜂生长的环境及蜜源要求,利用古县30年(1991-2020)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分析对比古县蜜蜂养殖所需气候条件、蜜蜂养殖的气候适宜性,开展了蜜源气候区划,通过分析气象灾害对蜜蜂养殖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建议。
关键词: 蜜蜂养殖气候适宜性气象服务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基金资助:

0 引言

蜜蜂养殖项目是古县县委县政府重点工程,充分利用古县蜜源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且蜜蜂产业环保、不争地、周期短、见效快,年年有收益,是实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

温度、雨雪、极端天气、湿度、光照等气候条件不仅会影响蜜源植物的生长,还影响蜜蜂个体的生长发育、生产活动以及蜂蜜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分析气象要素在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吐粉等过程中的影响,对提高蜜蜂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蜂蜜产品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古县气候特征分析

1.1气温

1741141830456866.png

图1古县1991-2020年各月平均、极端最低、极端最高气温

蜜蜂是变温昆虫,生产阶段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蜜蜂卵、虫、蛹等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34-35℃。温度低于32℃,发育期延长1-3天;温度高于36℃,就会缩短1-2天。其他阶段适宜温度为14-32℃。蜜蜂个体安全临界温度为:意蜂13℃,中蜂10℃。安全采集的温度:中蜂为10-40℃,意蜂为14-38℃;适宜采集和植物授粉的温度为20-30℃。当温度下降到14℃以下时,意蜂的个体渐呈冻僵状态,到6℃时冻僵,高于46℃时死亡;但群体蜜蜂适应性强,具有调节蜂巢内温度的能力。在-20℃下,蜂群还可在室外越冬。当气温下降到6℃以下时,蜂群依靠团集运动升高温度。

气温高且稳定的年份,蜜源植物开花期提前3-5天,养蜂可获丰收。遇春寒或干旱,会延迟开花期,减少泌蜜量。不同蜜源植物花期所要求的温度不同,但开花泌蜜的适宜温度为16-30℃。当温度低于10℃时,蜜腺萎缩,花蜜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当温度高于35℃,水分蒸腾过盛,花蜜分泌减少。昼夜温差越大,越能促进植物花蜜的分泌。如图1所示,综合来看,古县适合蜜蜂养殖。

1.2 降水

古县30年平均降水量为522.5mm,大部分年份在400~600mm之间,但季节间分布极不均衡,60%集中在7-9月。古县年降雪日数甚少,在10天左右,历年多在7~15天之间。历年最大积雪深度多在10-23cm之间。降水量适宜能促进蜜源植物正常生长,有利于花芽分化和花蕾开放。开花期每隔一星期左右下场小雨或中雨,雨后晴天时植物泌蜜特别丰富。4-5月份雨量充沛则可以预测我县洋槐蜜和荆条蜜丰产。

1.3 湿度

1741141850411230.png

表1 古县1991~2020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日照时数


蜜蜂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75-85%。在流蜜期生产季节,蜂巢内相对湿度要求40-65%,便于蒸发花蜜中的多余水分,提高蜂蜜的浓度。在非流蜜期,巢内适宜相对湿度为75-90%。空气过分干燥,蜂蜜失水结晶,以致蜜蜂无法取食。大部分蜜源植物开花泌蜜要求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0-80%,从表1 可见,古县湿度适宜蜜蜂养殖。

1.4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是蜜蜂生长的重要气象条件。由表1可以看出,古县年日照平均时数为春季和夏季最多,分别为568.0h和530.2h,其次是秋季为432.2h,冬季最少为384.0h;全年各月日照时数以3~10月较多,都在140h以上。

2古县灾害性天气分析

2.1 高温和低温

古县历年气温处于-20.1℃~40.8℃之间,而蜜蜂养殖的环境温度在-20℃~40℃之间,所以,古县是适宜发展蜜蜂养殖。古县夏季普遍高温,7、8月份平均气温在25℃左右,受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期影响,局部地区的温度可达到40.8℃,因此在夏季生产季节,应扩大巢门,蜂箱可安放在树荫下,调节巢内温度的消耗。越冬季节采用室内越冬时,室温应保持在0-2℃,室外越冬应根据气象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或者适时转地。

2.2 干旱

古县常出现季节性干旱,致使蜜源植物泌蜜减少、甚至停止泌蜜,或者花蜜浓稠,从而影响蜜蜂采集花蜜,但是,从降水分布上看4-9月降水基本可以满足蜜源植物所需水分。

2.3倒春寒

古县历年终霜日在3月15日至4月15日区间,历年发生倒春寒的几率为80%,会对蜜源植物和蜜蜂造成很大损失。

综合来说,古县地处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太阳辐射资源丰富,从南到北,温差梯次变更,地理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形成不同的蜜源植物,对发展蜜蜂养殖是有利的;从古县的气象灾害来说,没有特大自然灾害,冰雹30年平均仅有0.9日,也不是大面积的。

3 气象服务建议

3.1 提高小气候监测水平

充分利用已建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站等开展气象监测与分析,建立蜜源植物分布、泌蜜吐粉与气象条件关系,通过对高温、大风、暴雨、倒春寒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进一步完善气象数据库,为加强蜜蜂养殖产业专业性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3.2 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

针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有针对性地向蜜蜂养殖户提供精准的预报预警,提醒蜂农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如转地放蜂或者加强管理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3增加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将蜂民纳入气象服务数据库,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此外,还可以发展智慧APP的方式,便捷沟通反馈,使气象服务更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赵建航等.高效养蜂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杨冠煌,中蜂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3]李继莲,蜜蜂养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