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在电力工程项目具体进行施工前,技术人员便需要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各维度的预分析。通过预分析制定针对性技术管理纲要,然后在脑海中仔细推演,验证技术管理纲要的可行性。依据可行性报告对电力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出符合工程特点的项目可行性方案。随后,将项目方案提交至上级部门审批,上级部门审批通过后与合作方签订监理合同并顺利开展项目。同时,在项目开展后,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及时改进管理细则,此细则主要用来规范电力工程项目的后续实施。并且根据电力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对应编制施工作业指导反馈报告。施工承包商应该根据所签署合同本身存在的技术特点,对应规划具体的施工设计方案,并依据施工技术的特殊要求对此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定期审查。承包商应将审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如果在审查中发现了严重性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需要立即对该电力项目进行停顿整改,并且根据审查中承包商提出的工作建议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上述内容描述了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全部流程。
2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难点
2.1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部门配合度较低
技术管理的有效性会对施工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电力工程的内部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作为不同部门间紧密连接的轴承体,促进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项目管理部以及业务部等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在具体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均要意识到明晰的责任。但现阶段,由于各部门间涉及的业务量繁杂,不同部门间的配合难度相对较大,再加上近些年来电力技术管理部门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合同纠纷事故,也对电力工程的正常交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部门间衔接不紧密、管理不规范、信息不流通,是目前电力技术管理部门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只有优化碎片式管理流程,增进部门间的相互合作,才能保障施工的稳步推进。
2.2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不科学
科学的技术管理模式可以大大缩短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降低电力工程的施工成本,也可以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但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均未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模式,无法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细节化把控,也无法做好对技术施工的收尾工作。这也是近些年来技术施工合同纠纷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规范性的技术管理模式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极大的影响,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持续化、经济化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重视技术管理模式,优化技术管理流程。只有从本质上改进管理方式,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交工。
2.3综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综合管理水平会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综合管理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电力工程设计和具体施工规划。现阶段在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足,从而无法将综合管理手段应用得更加得心应手,甚至有些管理人员缺乏应用综合管理手段的基础意识。在综合管理框架不明晰的条件下,技术人员会对绩效概念认知匮乏,无法判别工程投资的重要性,进而无法准确计算工程造价。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电力设备及相关施工材料的价格随时间变化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工程造价计算不严谨,直接导致无法在预期金额下购买相应等级的电力施工设备,无法合理地控制施工经济成本,最终造成因预算不足而延误工期的结果。
3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对策
3.1增强技术管理团队人员培养
高素质管理人才是高效管理工作的前提。针对现有的电力技术管理人员,需加强其技术专业素养的培训。只有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才能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快速解决问题。只有管理人员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所学的现代化专业管理方式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具象化管理。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是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稳步创新和全面优化的关键步骤。考虑我国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工程技术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要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并且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将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在人才的筛选和招聘中,应该招聘电力工程各方面的专业化人才,招聘时重点考察人才各方面的专业素养;除对理论知识的考察,还要考察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电力企业若能不断吸收素质较高的人才,便能满足长久的发展。
3.2制定全面的技术管理制度
要想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技术管理的制度规定。遵守规定的前提是技术管理规范需要全面、完善、系统化,合理科学的技术管理规范可以让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工作时更加严谨。电力企业要对电力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制度规范基础知识考查,使施工人员达到相应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要加强电力公司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在公司内部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公司各部门间的信息流通,增进部门间的合作效率。要加强公司领导与职员间的沟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调动员工内心的工作热情,提升员工的自信心,并积极鼓励员工对技术管理制度提出改进建议。在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的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时更新电力施工设备,严格按照行业技术指标对电力工程进行技术管理。
3.3优化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优化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式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优化技术管理方式,首先应该增设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岗位,将原先的岗位进行拆分细化,将相应的管理职责合理分配给每一位技术管理人员。其次,应该设置独立的技术管理部门,单设部门可以使技术管理工作更为独立化。领导也应该深入各层级电力施工部门,主动与员工进行激励性沟通,了解员工在技术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员工的及时反馈可以改进原有的技术管理架构,进而有效提升电力企业技术管理的水平以及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旦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任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连带影响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营工作,还会进一步影响电力企业原有的经济收益,而且会对施工人员造成较大的生命安全隐患。为了让电力工程企业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持续进步,必须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克服在技术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同时,应该不断学习新型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实现电力工程企业技术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换代,并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从而提高电力工程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电力工程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上高.浅谈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难点及其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1317.
[2]柏军.探讨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2016(11):19.
[3]舒山.浅析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和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