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
王善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善章,.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J]. 中国建筑,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1.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相应的国家推出一些绿色建筑相关的法规和文件,强调并推广绿色建筑。本人全面,加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运用能力,从而全面贯彻绿色建筑设计推广。作者从设计角度统筹考虑,并总结了一些绿色建筑设计的常用并有效的理念和设计手法,希望能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建筑设计;绿色设计;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111
基金资助: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是基于传统建筑发展而来,是建筑行业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延长建筑寿命、满足居民良好的居住需求等特点,而且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社会价值提供保障。

1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

1.1 充分利用再生资源

针对我国人均资源相对匮乏这种情况,应当合理规划资源以及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绿色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缓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1.2 减少能源消耗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消耗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化的效益,根据研究发现在运营阶段建筑的耗能最高,大约占总耗能的 70%。因此,在设计阶段要考虑通风、散热、采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外墙保温材料,将节能设计融入围护结构中,通过多种手段来降低能耗。同时,要控制建筑材料运输阶段的能耗,合理把控供应商及运送距离,并选择低耗能的材料,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减少能耗[1]

1.3 创建健康舒适的环境

从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减少破坏生态环境、减少废弃物质的排放,在绿色建筑的施工现场尽可能的选取原有的周围的天然绿植及天然水源,尽量选取低耗能污染小的建材,降低垃圾污染和废气的排放,实现生态健康的环境。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经过多年的推广和总结实践,目前形成了一些系统性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方法以及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总体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1 和谐原则

建筑作为人与自然共存交互作用的媒介之一,其建筑前期策划,建筑空间选择、建造过程和使用运营过程中的的消耗以及以上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扰动和影响等,建筑的本身应当体系和谐,系统和谐,与周边环境和谐的原则。

2.2 低耗能

建筑工程的内部环境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热能损耗是其中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很好的措施对各项问题进行处理。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内外平衡情况的合理控制,从而降低能耗,达到构建一个舒适、健康空间的目的[2]

2.3 舒适新原则

舒适要求与资源占用及能量消耗在建筑建造过程,使用运营过程。在绿色建筑中强调舒适原则不是以牺牲建筑的舒适度为前提,而是以满足人类居住办公活动等舒适要求为基本设定条件的,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价格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采用遮阳设置防止室内过热;尽可能的利用自然风来降热等均为了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3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

3.1 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

首先,在建筑选址方面尽可能选址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避开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及避开可能存在污染源的地方。其次,建筑设计中应当在室内—建筑—场地—外部的全程均无障碍;再次,建筑所在的室外小环境区域内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流。最后,室外景观设计中可设置透水铺装,并在铺装之导水引流将水循环利用[3]

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于能源和环保概念的宣传,绿色建筑对于能源尽可能地将能源开发利用的焦点放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上,有利保护环境,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损耗,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太阳能的实施利用,将太阳能与屋顶设计统一结合起来,降低建筑荷载。同时根据绿色建筑可以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变化特点,科学规划建筑物太阳能布局,将太阳能板错落的布置在绿色建筑的合适位置。为了使绿色建筑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应合理的设计建筑物朝向,最好将绿色建筑的方位限制在偏离正南方 以内,而且建筑物的朝向最好控制在与正南夹角的15°以内,使建筑居室的空间尽量获得最佳的朝向。

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在器具上考虑一些节水措施,满足实际的需要又能节约水;其次应充分开发利用中水系统,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再次,设计中多多考虑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

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应经过优化过的结构方案,将结构用材优化到最佳值,并且预拌混采用预拌凝土使用减少现场施工造成的材料浪费及污染,此外尽量多的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及刚性能钢材——技能满足设计需要又能节约材料;再有使再非结构构建的材料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并且进行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

3.5 建筑通风中的措施

绿色建筑在通风方面通风应尽可能充分的利用自然风,将流动的空气与外界环境连通,让建筑室内的空气始终保持清新自然的状态。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结合外部风环境,将绿色建筑沿风向法线布置,有效消除前排建筑对后排建筑风环境的影响,提高后排建筑的排风效率和排风质量,所以应综合的考虑建筑朝向的问题,充分的利用风向、组织风向,使绿色建筑获得最佳的通风效果[4]

3.6 建筑采光中的措施

新型的绿色建筑应当采取绿色环保的自然光源,自然光源是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节能的,是最好的光源,但是考虑实际天气情况及室内使用需要情况。

首先,设计中必须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挖掘自然采光的潜在价值,对于自然光线的强度和对比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强光对用户眼睛的伤害,合理的协调建筑采光和热量需求之间的平衡性。其次,要对绿色建筑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提高绿色建筑物的舒适度。应根据建筑外光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遮阳方法,科学的布置遮阳板,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遮阳庇荫的作用,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此外,在实施人工照明设计时,应秉承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原则,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节能灯具,降低对电力能源的消耗。

4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以及资源的快速消耗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变强以及政策的推动,绿色建筑理念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应运而生,以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涵得到了社会群体的信赖。在绿色建筑应用绿色环保设计策略、舒适性设计策略、经济性设计策略等,并尽快推进绿色建筑设计战略在建筑通风、建筑取能、建筑保温隔热、建筑采光中的实施,不仅可以减轻绿色建筑对能源的消耗,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人与建筑及环境的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66-67.

[2]丁舒.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68-69.

[3]高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20,6(06):130-131.

[4]房启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64+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