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油藏油井合理间开制度探究
冯全梅 徐霞 马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冯全梅 徐霞 马伟,. 低渗油藏油井合理间开制度探究[J]. 天然气进展,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41.
摘要: 在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经常会由于地层堵塞从而导致油井供液能力不足,而机采井经常会由于受到电机轮径较小,从而使得集采系统参数不能进行持续下调。另外,如果机采井连通水井出现欠注现象,也会对其采取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虽然油田在采取间抽的方法后,使得油井生产实现了能量节约,避免出现抽空现象,但是由此也导致施工人员工作量增加,提升了油田的管理难度。通过对不断深入开发的油田中的低产、低压井的生产参数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生产井生产情况的差异性,试图通过沉没度等各项生产指标的监测,在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对生产井量体裁衣的制定间抽制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达到老区挖潜、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 低渗油藏;油井;间开制度;功图变化
DOI:10.12721/ccn.2021.157041
基金资助:

研究区块受储层物性制约,单井产能普遍较低。本文从油井间开机理分析入手,通过功图变化,液面恢复规律研究,合理流压变化,探究油井间开规律。旨在减少能耗、提高泵效,提高经济效益。

1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块位于平均孔隙度为11.5/9.2%,渗透率为0.39/0.4mD,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强非均质性油藏。区内生产井其中产量低于1t/d的井占全区油井70.4%,由于受低渗油田低孔低渗条件以及开发规律的制约,在开采过程中常常存在油井井供液不足现象,产量效益较低。通过确定合理的间开井生产工作制度可有效提高泵效,降低机械磨损,节约电能,提高经济效益。

2间抽井号的选定原则

在油层条件差,油井与周围水井连通较差的情况下,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的长期供液不足的低产低压井;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无法通过调节生产参数,或调整后仍达不到供采协调的生产井;日产液≤15t,沉没度长期低于100m,泵效小于30%的抽油机井。针对以上三种不同井的情况,我们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间抽制度。

3 矿场实践及合理间开制度的确定

3.1根据功图变化判断间开时间

原理:通过示功图的变化判断油井供液情况,并决定抽油机的启停。根据单井井间开前的数字化实时功图,可以明显反应该井液面变化,确定该井合理间开时间为12h。

3.2根据合理流压和液面恢复规律确定间开时间

理论依据:当流压降低时,在地层压力一定情况下,生产压差增大,单井产量提高。但当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会引起油井脱气半径扩大,使液体在油层和井筒中流动条件变差,原油粘度也会增大,从而降低原油渗流能力,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确定一个合理流压可以使产量达到最佳。理想的间开恢复液面对应流压应该保持在合理流压范围内。

3.2.1合理流压的确定

综合油藏工程、矿场统计及数值模拟结果,根据实验区生产动态,拟合各单元的合理流压。

3.2.2液面恢复规律研究

在不同单元,选择6口井进行动液面连续监测,绘制液面恢复曲线,结合该区合理流压,确定合理间开时间。合理流压7.0Mpa对应液面1783m选取液面恢复较快区间合理间开政策为开12停12合理流压7.0Mpa对应液面2064m选取液面恢复较快区间合理间开政策为开12停12合理流压7.0Mpa对应液面1805m选取液面恢复较快区间合理间开政策为开12停12合理流压7.0Mpa对应液面1821m选取液面恢复较快区间合理间开政策为开12停12合理流压8.0Mpa对应液面1954m选取液面恢复较快区间合理间开政策为开4停20。

3.3现场试验效果

通过对产液量、液面深度,沉没度、数字化功图、泵效、油井综合生产情况进行优化选井,分三批次对全区低产低效井进行间开实验。结合液面恢复规律,共计优化间开井246井次,单井产能基本稳定,泵效17.2↑28.5%,年减少用电量165.4万度,减少电费102.6万元,平均检泵周期836天,较同期823天延长13天。

3.4 注意事项

(1)在采取间抽方法后,由于一些间抽井电机轮径相对较小,因此无法实现生产参数的合理下调,这样就会导致机采井含水量降低。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尽量避免采取间抽方法。可以充分考虑使用变频控制箱或者变频电机来实现电机转速自动调整,充分结合井下实际出液量,来及时调整电机参数。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费用。(2)气候因素影响。刚进入冬季后,如遇环境温度较低,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定期针对间抽井进行启停机,但是一些进口设备经常会出现冻结现象,由此就会对其正常起抽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要经过相应的处理后才能继续启抽,而恶劣的作业环境导致很多作业人员对间抽井管理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情绪,由此就会对间抽井管理制度的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4 结论

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提前设定的周期来进行量油操作,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间抽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或者是机采井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产量大幅下降现象。与此同时,油田企业还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的机采井产量异常汇报制度,当量油工实际进行量油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是机采井出现了产量大幅下降现象,必须要及时向生产管理部门进行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1)对于低产低效井,执行合理的间开制度,其产量并不会降,甚至可以增加。并且可以降低能耗,提高泵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通过数字化功图的变化可以初步判定间开时间,结合液面的变化以及间开时间计算公式可以确立比较合理的间开时间。(3)根据液面恢复规律,结合不同单元合理流压,确定区域间开制度,适应性较好。

参考文献

[1]樊平天.低渗透油藏间采周期确定方法研究及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

[2]赵士振.合理间开让低效井增效[J].石油化工应用,2011.

[3]余建胜.制定油井合理生产制度实现节能降耗[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

[4]唐鑫.低渗透油藏间开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J].西南石油学报,20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