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应用,仅供参考。
1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1高精度测绘
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方面,主要是结合卫星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进行测绘。它在大规模地质工程测绘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充分保证测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推广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测绘模式中人力物力浪费的问题。提高测量精度,并且卫星和接受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并不会受到天气因素制约,测绘条件不会受到约束,影响测绘过程的因素减少,整体测绘效率相对较高,能够使传统测绘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获得有效弥补。地理信息技术存在一定便利性,相关测绘人员可以凭借计算机模块当中的辅助功能展开自动读数,在对设备进行设置之后,能够更为稳定、准确地对测绘数据进行获取,能够使地质工程测绘结果获得确保。立足于测绘精确度层面,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其对于促进地质工程测绘准确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所涉及到的测绘卫星处于地球之外120km的轨道上,可以对地面上地貌地形、尺寸等进行掌握,并且其精确程度能够和地质工程测绘要求充分符合 。与此同时地质工程测绘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使传统数据整合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有效解决,相关测绘人员在对测绘位置以及检验标准进行确定之后,应用计算机系统功能可以有效筛选并辨别数据,同时还可以自动保存特定数据,对于后续工作的有序展开极为有利[1]。
1.2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在地质测绘过程中,与传统技术相比,GPS测绘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地面接收点,采集更多的数据,存储大量的信息。同时,各种数据信息也可以传输并保存到手机中。在传统数据采集的情况下,相关的测量操作是手动的,不但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致使测量数据存在偏差。由于GPS测绘技术具有精准性、效率高等特点,能有效处理各种数据信息,确定地理方位。与此同时,在应用该技术时,可有效处理各种数据信息。在部分大中规模的地质报告中,通常会将图中符号融入整个地形图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更加直观地展现出相关特征此外,对图中符号进行详细分析,可通过颜色确定山体各区域的具体强度。想要掌握整个的状况,直接展示地图即可。通过该方法,可满足地理探究中对信息数据的各项需求。在测绘中,科学、合理地应用GPS测绘技术,可有效提升测绘水平和效率,并为其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1.3数字化测图
目前,在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上,可以采取电子平板化、国内外产业整合等措施。其中,在应用内外行业一体化处理模式时,需要使用相关仪器设备有效采集各种现场数据。在数字测绘过程中,可以确定每个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在对一处地形进行测绘时,需使用各种比例尺,如果应用传统的平板测图方法,容易发生重复测量的情况,降低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成图期间出现误差,在采集数据过程中,需确保其准确性。在具体作业时,需根据相关规定,对全部控制点进行监测,相关人员还需按照成图标准,完整描述的各种特征,通过人工绘制草图的方式,展现出不同测点的数据信息。每结束一个测点作业,就需要对其信息进行备份和存储。在后期作业过程中,可以此为基础,实现数字建模效果,进而可为测绘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1.4立体式输出
在测绘的后期,处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复杂的,不仅需要常规的数据护理,而且需要测绘人员的测绘和测绘。通常这一环节需要相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成为传统地质工程测绘中测绘人员工作压力和负担的重要来源,依照以往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绘图制图以及数据处理工作的主要特征为数据复核困难性高、信息处理量大等,一旦数据异常,则需要调整其他关联数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测绘人员提出了一定要求。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技术人员能够对以上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应用其软件关联以及数据输出等功能,可以自动处理测绘中所收集到的有关数据,并给出与之相匹配的测绘图,确保测试人员集中注意力,提高图纸精准程度。与此同时配套软件的应用,可以精细化处理测绘图,确保数据信息能够逐渐转化为立体三维地理模型图,进而呈现测绘区域当中的地形地貌起伏、海拔高度等,辅助相关测绘人员对区域内地貌地形现实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促进地质工程测绘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事实上,立体式输出功能可以立足于本质层面使传统测绘模式数据输出率低这一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对于地质工程测绘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2]。
2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2.1在野外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由于野外地理条件复杂,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地质工程调查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充分准备。首先,工作人员应将选点设置在相对空旷的区域,保证15度以上的高角度没有遮挡物,这样才能保证信号的正常运行。第二,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准确估计积水面和点位之间的距离,避免产生多路径效应。第三,工作人员应该将选点安排在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的区域,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第四,选点应该与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电线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电磁场对测绘工作产生影响。第五,工作人员还应当做好观测工作。在进行GPS静态测量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相同时间段内开启接收机,同时确保移动天线位置的稳定性,还应当对天气状况、观测卫星号、实时定位经纬度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第六,工作人员还应当对观测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以卫星数据为变量基础,推算出具体的坐标值,从而获取明确的参数信息。
2.2在水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利用三维测量方法测量水深和平面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下地形图的精度。传统的水下地形测绘只能利用无线电定位设备测量相应的平面位置信息,不能适应复杂的地质环境,增加了测绘工作的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测绘数据的有效性,而GPS技术在水下地质测绘工作中进行应用,能够突破平面位置测量的局限性,提高对复杂地形环境的适应程度,从而保障定位精度,为地质工程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奠定坚实的基础[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测绘工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地理信息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测绘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工程测绘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相关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提高自身的测绘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能够使测绘质量以及整体效率获得确保,相关建筑单位需要切实将地理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相融合,在本质上使传统测绘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获得有效弥补。为了能够达到地质工程测绘目标,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地质工程测绘现实情况分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文斌.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32):66.
[2]赵烨锋,赵元睿.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240-241.
[3]陈真友.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