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儿过敏性紫癜作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多见于学龄期的儿童,发展部位多发生于下肢远端以及踝关节周围[1]。患儿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皮肤紫癜、关节肿胀等现象,不同患儿的起病症状、严重程度均有所差异。在疾病影响下,会造成患儿躯体不适,并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大多数患儿受病情影响,容易合并肾炎、关节炎等疾病,对这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和限制。临床开展护理工作时,需以提升患儿护理效果、加速康复为护理目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策实施干预,强化患儿家长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使之掌握对患儿的正确护理对策,便于为患儿提供更为优质的照护。对此,本研究将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后的护理价值,现将方法和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儿科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诊的因过敏性紫癜入院的60例小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借助随机分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人数为30例,为前一组开展常规护理对策,该组患儿男性例数为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4-12岁,平均(8.32±1.22)岁;疾病分型为:关节型10例,腹型12例,混合型8例;后一组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策,该组患儿男性例数为13例,女性17例,年龄为4-13岁,平均(8.44±1.34)岁;疾病分型为:关节型11例,腹型9例,混合型10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水平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注意观察患儿用药的不良反应,并针对患儿情况展开饮食、日常生活等护理。
观察组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1)组建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科室医生和护理人员需组建护理小组,共同学习过敏性紫癜的疾病知识,并展开培训等工作。对该组患儿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方案。(2)打造微信交流平台:借助微信群,在出院前将患儿家长拉入群内,引导其关注科室的公众号,定期将疾病相关知识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发送。在每周晚8点开展线上健康教育,教育期间引导患儿家长踊跃发言,教育后由科室医生对患儿家长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并强调患儿院外护理中需意的内容,规范服药、合理控制饮食,若患儿不适感强烈,可指导家长通过播放音乐、讲故事等方式患儿注意力。日常护理中,需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患儿抓伤皮肤。(3)随访工作:科室每月需开展一次医护家庭访视工作,在开展随访前三天,通过电话联系患儿家长,为之制作有关过敏性紫癜的宣教PPT,内容包含了患儿运动锻炼、疾病预防、及复诊相关内容。让患儿家长重点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形态以及皮疹面积是否扩大。
1.3观察指标
患儿康复情况观察:对患儿护理期间腹痛症状、关节疼痛症状、紫癜症状消失时间予以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组间计量资料应用(x̄±s)予以表述,经t检验获取结果;计数资料应用(%)予以表述,经χ²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儿康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于护理阶段,腹痛、关节疼痛及紫癜消失时间均更短于对照组(P<0.05)。由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对比(x̄±s,d)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小儿的健康管理问题提升了重视。在儿科疾病中,过敏性紫癜作为小儿患者的多见病,会导致患儿出现全身性的小血管炎症反应,导致患儿健康成长受到阻碍[3]。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策用于其中,能借助医院、家庭一体化的三方面护理优势,让医生、护士、患儿家庭共同决策护理对策,可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在上述研究中,为观察组开展医护一体化展开护理工作,该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康复时间更短,均能体现出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策更适宜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工作,能加速各项指标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晶晶,乔建云,弋曼,等.路径健康教育管理联合童趣化护理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家长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3):190-193.
[2]刘常玲.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3):146-148.
[3]郑丽娜.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干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01):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