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及对策研究
何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芳,.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及对策研究[J]. 当代畜牧兽医,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38.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畜牧养殖一直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畜牧养殖方式从原来的散、小生产转变为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随之产生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为解决畜牧养殖污染矛盾,找出环境污染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减少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对策,为推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对策
DOI:10.12721/ccn.2022.157038
基金资助:

随着畜禽养殖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的同时,畜禽粪污大幅增加,由于还田利用不畅、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养殖技术不高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局部地区甚至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认真分析畜牧养殖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原因,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解决畜牧养殖场污染造成的系列问题,推动畜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1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

1.1 传统的养殖方式落后

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中,畜牧业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传统的养殖模式制约,缺乏对先进养殖技术的应用,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因环境污染影响生产。第一,部分养殖户依靠传统的养殖模式,并未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加之受到自身文化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并不全面,对畜禽产生的粪便认属于有机肥料,从而忽视了畜牧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第二,原来传统的农业主要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大多数地区将发展重点放在经济层面上,鼓励农户、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规模畜禽养殖,向土壤中排放的畜禽粪便超出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第三,科学技术力量支持不足,受人员配置、资金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缺乏足够的推广力度,难以为养殖户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造成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技术落后等[1]

1.2 畜牧粪污资源化利用落后

一是粪污处理配套设施相对落后。部分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严重不足,设施、设备老化,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甚至有些小型猪场无粪污处理设施直接排放。二是农牧结合脱节。规模养殖粪污产生量大,需要大面积的土地消纳,而现在种植业却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种植结构复杂,难以统一管理,土地流转难度大、限制多、成本高,不利于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导致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部分地区缺乏科学规划,养殖量超出了土地消纳能力,沼液远距离运输成本过高,导致农牧结合难度加大,农牧结合脱节。三是有机肥利用推广难度大。由于有机肥的使用劳动强度大、见效慢、成本高、无使用补贴等因素,造成有机肥的使用率低,推广难度大,从而导致畜禽粪污有机肥生产企业产能低,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1.3 养殖业污染环境防治经费不足。

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作。养殖业主有心无力,只能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沼气池、发酵池等处理设施,粪污经简单处理后就还田利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的粪便中含有硫化氢、氨气等恶臭味极大的有毒气体,这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若畜禽粪便以超出农田吸收限额的数量排入农田之中,则会使土壤出现硬化现象,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再进行农作物种植,使土壤的再利用性降低;若畜禽粪便与水结合,则会促使水源营养化饱和,生成污染性水源;畜禽粪便中还含有众多的寄生虫和有毒病菌,若与人类进行接触,则会造成生物污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和影响人们生活。

2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首先是要解决好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要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畜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2.1 保障场址选择合理性

在畜牧养殖场建设以前,应当做好场址选择工作,为科学解决畜牧养殖污染问题奠定基础。通过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划分禁养区和非禁养区,规范养殖场建设,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等,从源头上解决畜牧养殖污染问题。

2.2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对养殖户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养殖户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度,从而主动规范提升养殖方式。坚持从思想源头出发,以提升养殖户环境意识为主,确保养殖户能够自觉规范行为,减少对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提升养殖户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或是可以借助社交平台等,发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优势的基础上推送相关知识,对养殖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

2.3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规模养殖场发展生态养殖,改造圈舍设施,提升集约化、自动化、现代化养殖水平,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行规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推广智能化精准饲喂,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加强养殖环境自动化控制。重点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根据我国现阶段畜禽养殖现状和资源环境特点,一是源头减量。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改水冲粪为干清粪,实行雨污分离、回收污水循环清粪等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二是过程控制。确定适宜养殖规模,建设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加速粪污无害化处理过程,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三是末端利用。鼓励进行固体粪便堆肥或建立集中处理中心生产商品有机肥,促进畜禽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2.4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是 “畜-沼-园”种养结合模式。以养殖村、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种植示范区,配套沼气设施,铺设田间沼液管道,农用沼液粪污运输车等。全面推广以沼化处理为纽带的粮畜、果畜、菜畜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使养殖粪污基本实现就近还田利用。二是种养结合模式。以养殖场为中心,流转周边相应数量耕地或与周边种植户签订合作协议,将产生粪污全量收集,干湿分离后,干粪堆肥发酵后还田。污水经厌氧(沼化)处理后,将无害化处理的粪水与灌溉用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用。三是场内种养结合模式。以大型规模养殖场为中心,以租用或签订用肥合同的形式,按照3头猪一亩地配套,利用深坑发酵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发展专业化、品牌化绿色农业生产。四是小规模场就地就近消纳模式。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主体,建设封闭式发酵池和堆粪台,购置干湿分离机、排污泵、还田软管等设施设备,将养殖产生的粪污安全贮存,通过厌氧发酵腐熟后,在田间施肥时就近还田利用。

2.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方面抓监管,一方面抓设施改造提升。政府可制定科学的扶持政策,加大污染防治扶持力度及补贴比例,抓住关键环节,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力度。同时,增加有机肥厂资金投入,引导养殖场变废为宝,对养殖场粪污进行生态化处理。

2.6 形成监管合力

为改善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防治效果,强化政府监管、群众监督力度,深入推进畜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第一,强化政府监管职能。结合地区畜牧养殖情况,将针对性、适宜性的畜牧养殖防治方案制定出来,长期性、系统性强化畜牧养殖场监管,禁止各类养殖主体随意超标排放。第二,明确养殖业主主体责任。养殖业主要主动承担起污染防治的主体性责任,大力变革养殖方式,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完善配置,促使畜牧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第三,明确周边居民监督责任。强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民众做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义务监督员。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发力,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战,提升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防治成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进现代畜牧绿色发展中,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污染防治,在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找出畜牧污染问题,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黎丽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6(3):14.

[2]李猛,陆冬冬.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畜牧业环境,2020(8):15.

[3]王会.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分析[J].畜牧业环境,2020(8):19.

[4]包彩玲.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对策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9(6):157-1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