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背景下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王晓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晓东,. 5G技术背景下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科学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150.
摘要: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在对5G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5G技术背景下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围绕网络安全目标、安全风险评估、安全威胁响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适合5G网络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并对这些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G技术背景下的网络安全管理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强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物理保护、安全培训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关键词: 5G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50
基金资助:

前言: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5G网络的广泛应用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技术上来讲,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等特点,使得网络攻击者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恶意攻击和数据窃取等行为。从应用场景来看,5G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一、5G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其主要特点包括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等。具体而言,5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每秒10Gbps以上,延迟仅为毫秒级别,而且具备较大的带宽和容量。这些特点使得5G网络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接入和更快的数据传输。

在应用场景方面,5G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工业物联网等。以智能家居为例,5G网络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连接和更高速的传输速率,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在智慧医疗领域,5G网络可以支持更加复杂的医疗设备和系统接入,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工业物联网领域,5G网络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数据交换,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问题和挑战

在5G技术背景下,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由于5G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用户更加关注隐私保护和身份认证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而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用户更加关注设备安全和生产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因此,网络安全管理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差异化的处理。

(二)新型威胁的出现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者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攻击手段和方法。例如,利用虚假基站进行诈骗、采用网络钓鱼进行窃取等等。这些新型威胁对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安全性与效率的平衡

5G技术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点,使得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提升网络的效率和性能。例如,加强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可能会影响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响应时间,因此需要在安全性和效率之间进行平衡。

三、5G技术背景下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

为了应对5G技术背景下的网络安全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策略和措施来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具体而言,这些策略和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管理的基础。在5G技术的应用中,身份认证需要更加严格和可靠。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身份认证的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更高级别的身份认证技术。

为了保障用户的身份真实可靠,在5G网络中可以采用基于生物特征识别、双重认证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面部识别等,它们能够准确地识别用户的身份,并避免了密码泄露等问题。而双重认证则需要用户提供两种或以上的身份信息来进行验证,例如密码和指纹、短信验证码和人脸识别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身份认证技术需要与用户习惯、使用场景相匹配。例如,在智能家居应用中,可以采用基于面部识别的身份认证技术;而在工业物联网应用中,可以采用基于指纹或身份证读取器的身份认证技术。因此,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身份认证技术,以保障用户的安全和便利。

(二)数据加密

网络数据的加密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在5G网络中,需要采用高级的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指将原始的数据经过算法处理后变成不可读的密文,并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解密还原成原始数据。在5G网络中,可以采用更加高级的加密算法和技术来进行数据加密,如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等。AES算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对称加密算法之一,它具有高安全性、速度快、资源占用小等优点,适合于在5G网络中应用。

除了加密算法的选择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加密方式。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中,可以使用基于Zigbee或Bluetooth Mesh的AES-CCM加密方式来保护传输数据;而在工业物联网领域中,可以采用基于TLS或DTLS的加密方式,以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安全和稳定。

(三)物理保护

在5G技术的应用场景中,网络安全面临着更多、更广泛的安全威胁。为了保障5G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更加先进的物理保护技术。

物理保护是指通过硬件和软件等手段对网络进行保护,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反病毒等方面的措施。在5G网络中,防火墙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视和过滤,识别并阻止恶意攻击流量。入侵检测则可以监测系统和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事件。反病毒技术则可以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避免它们对网络造成危害。

为了增强物理保护的效果,还需要采用一些高级的技术和策略。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入侵检测和恶意代码分析,以实现自动化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采用云安全技术,将网络安全管理和数据存储转移到云端,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将数据加密和隧道技术结合,实现远程安全访问。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5G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探讨了5G技术背景下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通过针对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新型威胁的出现以及安全性与效率的平衡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适合5G网络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取上述策略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5G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5G网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侠宇,沈鸿.5G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6.

[2] 孔祥通,高洪艳.5G时代商业银行信贷网络安全管理研究[J].商业2.0(经济管理),2020(1):1.

[3] 龚德旭.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No.157(01):115+284.

作者简介:王晓东,(1978年6月-),男,籍贯:朝阳,汉,本科,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