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分析
杨利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利平,. 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分析[J]. 国际护理学,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6.
摘要: 目的 分析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手术器械为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手术器械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方法,研究组按照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实施手术器械清洗,对比清洗质量与清洗后细菌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器械拆洗、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清洗后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实施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有助于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建议推广。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
DOI:10.12721/ccn.2023.157056
基金资助: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院内无菌器械的供应,具体包括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等工作,虽未直接参与到患者治疗过程中,但在维持医院体系的正常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手术理念、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器械应用越发广泛,对手术器械的管理也成为临床重点工作,科学的手术器械处理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而以往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的手术器械清洗方法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故本文提出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该方法重视细节,确保临床护理工作有迹可循,有助于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效果[1]。本文对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将2021年1--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手术器械和2022年1--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手术器械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手术器械包括连接线21件,光学镜头35件,操作器械108件,其他辅助器械36件。研究组手术器械包括连接线24件,光学镜头34件,操作器械112件,其他辅助器械30件。两组器械类型对比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手术器械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清洗;研究组手术器械采用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进行清晰,具体如下:(1)定期组织培训,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强化自身责任心,履行职责,落实责任到个人,严格按照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规范标准完成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基础操作水平。(2)完善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制度以及无菌物品质量追溯,定期考核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技能以及责任心,并进行针对性加强,保证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顺利实施,并对实际问题进行反馈与改进,在此基础上记录手术器械清洗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频率,针对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原因后及时干预,以降低发生频率,保证手术器械清洗质量[2]。(3)手术器械先进行预刷洗,后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清洗、消毒与保存,注重清洗细节,确保手术器械不超过标准清洗容纳数量,但也不可留有过多的间隙,确保清洗用水为纯化水,并应用多酶以及碱性清洗剂浸泡清洗,可以拆卸的器械应拆卸后清洗消毒,而精密细小的器械需要手工清洗消毒。若清洗后试纸测试结果为阳性,需重新按流程清洗。另外,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进行非必要触碰,清洗完成后进行质控,并记录监测结果。

1.3观察指标

采用核查记录表评估两组清洗质量,包括器械拆洗、清洗质量、消毒质量与包装质量,并对两组评分进行对比;于清洗完成后器械进行细菌培养,记录真菌、奈瑟菌属、链球菌属、棒状杆菌属检出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率表示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清洗质量

下表1指出,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表1对比两组清洗质量(x̄±s,分)39.png

2.2对比两组细菌检出率

下表2指出,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且研究组各种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

表2对比两组细菌检出率n(%)40.png

3. 讨论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术器械种类、功能的完善,使得手术器械供应、维护的难度不断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器械的难度,而以往临床常用的常规手术器械清洗已无法满足手术需求,故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清洗方式,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证手术器械使用安全性。

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主要围绕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实施一系列操作,通过培训的方式强化相关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专业素养与操作技能,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奠定基础;通过完善手术器械清洗制度以及无菌物品质量追溯制度的方式保证器械清洗质量有迹可循,确保清洗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监督与检测的方式了解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情况,以便及时查找薄弱环节并及时修正。另外,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要求工作人员完全按照预刷洗、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以及机械烘干的过程完成清洗工作,最大程度处理污渍与细菌,保证清洗质量[3]。本次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组清洗质量优于对照组,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流程有助于提高器械清洗质量,建议大力推广。

4. 参考文献

[1]刘春敏,李泳君,张爱芳,卫小艳.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4):163-165.

[2]宋芮.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22,20(06):23-25.

[3]王方园.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达标率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名医,2022(17):177-179.

作者简介:杨利平(1981-),女,籍贯:四川成都,学历:大专,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毒供应相关。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