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良好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智力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五育教育之一,而体育锻炼正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因此,很多人认为学好文化课就行,体育无关紧要的思想是不可取的。新教育政策的出台也为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体育教师们应积极探索体育课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笔者将对体育锻炼对学生智力发展和学业水平的影响进行相关探析,并对如何在体育锻炼中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及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一、体育锻炼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有些学者相信,人类获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他们自身的智力原因,其余的都来自他们的情商和情感智能。因此,强化体育教学尤为必要,因为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发展,同时也可以调节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健身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训练完了,不但可以让他们的体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还能让他们原本的负面情绪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智力发展。有调查显示,锻炼能激发人们的精神状态,提升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需要指导他们进行有氧锻炼。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体器官与功能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体育运动和训练中,不同的器官系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对提高人体各方面的素质都有明显的作用,在各方面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会促进智力发展[1]。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设计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案,以便更好地应对体育教育目标,并且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智力发展。
二、体育锻炼对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影响
一直以来,学生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因此在校外培训的热潮下都跟风为孩子报了很多的课外培训班,使学生本就过重的作业负担上再次雪上加霜,增加了校外培训的负担。而这些很多是学生并不需要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孩子们的休息和锻炼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还产生了不少心理状况,学业成绩也没有得到提高。许多父母都不赞成孩子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运动上,觉得那样会消耗他们的精力。这种观念并不正确,因为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通过锻炼来提高注意力的,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他们的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血清素,还有一种叫做肾上腺激素的物质,这些物质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2]。多巴胺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成分,只有拥有了多巴胺,才能让人开心。一般来说,刚做完体育锻炼的人,都会有一种快活的感觉,这种锻炼会让他们的性情更加温和,还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因此,在体育课上,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让学生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与重要性,这样的话,他们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学业成绩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3]。
三、在体育锻炼中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文化课学习的对策研究
3.1提升信心,奠定基础
在体育锻炼中,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同时要确定一个教育目标,使其能够增强其对体育活动的信心。通过深刻认识自我,并继续鼓励自己去做更多的运动,他们就可以一直强化自己。体育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设定一个合适的教学目的,以促进其在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其运动能力的提高。有些同学由于在文化课上成绩稍逊于他人,因此被老师和父母批评,时间一长,就会让他们丧失自信,从而学业成绩也变得不理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在初中的体育教育中,把情感导入到体育运动中,让他们建立起自信,例如在跳高练习中,逐渐升高的旗杆会让学生的心理承受一定的压力,而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激励学生,他们就会把这些压力变成一种动力,从而超越自我。这种方法既能训练学生的情绪智力,又能培养他们好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4]。
3.2意志培养,自律发展
意志是自律的必要前提,人类的天性首先要享受的就是满足感,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总是要面临各种挑战,一个人要想得到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就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更强的意志力。由于初中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模仿别人的言行举止,所以,在严寒的冬季和酷暑的天气里,要积极地引导他们进行运动技能的锻炼,不要有逃避的心理。因此,在实践中,老师要有勇于挑战的精神,要勇于面对严寒酷暑,成为学生的楷模,使他们能够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逐步磨炼自己的意志。比如冬季严寒,老师们不能仅仅让学生们在室内学习,可以让他们在室外先做一些热身运动,活动一下身体的功能,让他们不会觉得冷,然后再指导他们进行其他的运动。这能让学生将来在面临困境时,有勇气去挑战,不轻易放弃,逐步提高自己的意志。只有在这种锻炼中,初中生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当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也能毅然决然地战胜困难,形成积极向上、不服输的精神[5]。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初中的意志培养对学生的情感智能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情感智能的不断发展,他们的学业表现也会水涨船高。
四、结语
总之,引导初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既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水平。为此,在实践中,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注重运动教育,并将其与各种教育活动相联系,开展更加细致地研究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体育训练,促进学生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文博.体育运动对初中生智力和学业产生的影响研究[J].体育师友,2016(3):53-55.
[2]李凌姝,季浏.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初中学报,2016(9):82-90.
[3]宋爱华.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智力发展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8):183-184.
[4]彭蕾.体育锻炼对中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24(1):39-40.
[5]崔晓波,李成明.我国中初中体质健康测试研究综述[J].长沙铁道学院报,2019,11(3):130-132.